“卖房炒股”江湖重现,投资者的焦虑与疯狂?

时隔多年,“卖房炒股”又一次成为热门话题,近期一则江浙地区确实已有不少人士将房地产套现资金投入股市的新闻刷爆朋友圈。“卖房炒股”上一次出现在市场上是2017年,和现在不同的是当时被列为十大败家行为的亚军,仅次于卖房创业。

“卖房炒股”江湖重现,投资者的焦虑与疯狂?

在房住不炒的大方针下,楼市调控越来越紧,而股市不断受到管理层的呵护,美联储不断降息,是不是真的应该“卖房炒股”了。


01 最有名的“卖房炒股”者

“卖房炒股”的实践者中最有名的可能是雷立刚,一生中4次卖房炒股。

雷立刚是一名有22年投资经验的股民,毕业于四川大学法律系,曾在某省级机关工作,出版过文学作品,还得过巴金文学奖,在湖南电视台当过编导,在《科幻世界》杂志当过编辑,随后又在四川师范大学任教,如今专职炒股,他曾四次卖房炒股。

第一次卖房是2001年6月,65平方房子卖价4万元,结局是亏掉90%缩水成4千元。其自我总结错在判断不出牛熊转折,说:“卖房之前,先辨牛熊”。卖房唯一的时机,只能是熊市末期或者牛市初期。同时他也认为要判别牛熊,是非常不易的。

第二次卖房是2004年6月,73平方房子卖了25万元。结局:亏掉99%。买进了大族激光与新合成。这两只票经过10多年后证明,确实算是长线牛股。如果一直持有到如今,都是赚几十倍了。可是在那时缺乏鉴别长线牛股的眼光,也缺乏持股信心,都在短期暴跌后割肉了。

第二次卖房炒股,就因为提前动手了一年,导致了又一次挫败。

他总结说,熊市哪怕已经跌了3年,许多股票哪怕从100元已经跌到了10元,但是,此时你卖房炒股,风险依然是巨大的,因为即便你10元满仓买入别人100元成本的股票,但这只票有可能跌到匪夷所思的1元去,那么,你尽管比之前那人每股少花90元,但你损失的程度,其实和他差别不大,他损失99%,你损失90%,你们的结局非常相似。

这使我意识到,不能只看股票价格跌了很多,就去贸然卖房买股。而必须深刻地研究趋势,研究市场情绪,研究人心。务必等熊市末期,或者牛市已经到来。才去卖房炒股。

最为“可贵”的是他从未因以上两次卖房炒股失败了,就垂头丧气、妄自菲薄。

2012年12月第三次卖房,房子41平方,卖价32万元。结局:赚了30倍,但股灾没保住。从2012年12月到2015年6月,利用全程一倍融资杠杆,做到了1600多万,两年半时间,赚了31倍。

2015年6月初,他经过两河森林公园那里的保利别墅区,每幢400多万的样子。差点下手买一栋。可又觉得,身边不少认识的人都是几千万身家,自己起码也要做到2000万之上才享受啊。一念之差,就继续过苦行僧似的生活。而且一直当到了今天。

第四次卖房,2017年8月1日,房子70平方,卖价50万元。结局:未知,等候命运的裁决。

作为一名资深股民、在投资中有过30倍获益的经历的老鸟,雷立刚并不主张股民都去卖房炒股,认为“卖房炒股”是破釜沉舟之事。没有金刚钻,不可揽瓷器活。

大家知道上一次卖房炒股言论盛行是什么时间?是2014年下半年,楼市熊了几年,调控最为严格,而股市已经有明显牛市趋势的时候。

那时候卖房炒股的人应该发财了吧?如果在2015年5月看,的确如此。但是时间拉到2016年2月,经过连续暴跌和熔断的资本市场,已经洗白了绝大部分参与的中产,奥迪进去、奥拓出来的已经是高手了,摩拜出来的才是主流。

要知道,雷立刚也赚了30倍,但是最终两手空空离开市场。


02 大师的建议

炒股前先问问自己有房子吗?

美国著名麦哲伦基金经理林奇在他的《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一书第四章“进入股市前的自我测试”开篇就写到:说过要投资股票钱投资者要问自己三个问题,第一个就是“我有一套房子吗?”

很少有人会在一次又一次的住房买卖中连续亏钱,而在股票市场上一次又一次的股票买卖中连续赔钱却屡见不鲜。很少有人因为购买一套房子而赔个精光,结果一大早醒来发现自己购买的房屋竟然已经被宣布资不抵债或者陷入破产,而这种悲惨的命运却经常出现在许多公司证券上。”

要知道,林奇是管理初始2000万美元、13年翻了700倍至140亿美元基金的经理,即使这样一位大牛,他的建议也是先买一套房。

原因林奇表达的也很清楚了,房产是一种非常适合普通人的投资品,而股票恰恰不是。投资人误以为股市开户简单、资金门槛很低、看K线图好像不难,就忽视了“一盈二平七亏”的股市规律。

“卖房炒股”江湖重现,投资者的焦虑与疯狂?

03 雷立刚的教训

我们回顾一下雷立刚的经历可以发现几点。

一是他认为不会判断牛熊就不应该卖房炒股,那么我想问问那些要卖房炒股的,在过去的人生中,你们判断准确过楼市和股市的牛熊吗?尤其是在牛市和熊市还没有确认之前,就敢于坚定地说马上到来的就是牛市、或者熊市。

二是他认为自己缺乏判断牛股的眼光,也没有长期持有的信心,尤其是个股暴跌后长期持有的信心?

请问准备卖房炒股的投资人,你们有这样的眼光和信心吗?

过去暴跌的茅台、伊利,长期下跌的招行、平安可是连很多专业的机构都拿不住的,这可都是大牛股呀,确定你们能找到下一只茅台、平安、招行,并且一直拿下去,无论涨跌?

三是他也曾赚了30倍,最后因为股灾又“一夜回到解放前”。辉煌的业绩也不能确保善终。

请问准备卖房炒股的投资者,你有过辉煌的业绩吗?你经历过股灾吗?在股灾中你独善其身了吗?

四是2017年也算是股市低迷的时候了,而且还走出一波波澜壮阔的白马行情,20余年投资经验的资深人士雷立刚还在的等待命运的裁决,那么准备卖房炒股的投资人,你们认为自己一出手命运就会青睐吗?

以上问题,我个人看法很不乐观。


04 过度自信与急于发财

这么多人要卖房炒股,根本上还是过度自信的结果。

对比现实生活,投资人在投资市场中的过度自信程度严重得多。在股市中,55%的投资人认为自己的水平高于其他人,而真实市场只有10%的人可以盈利。可以想象投资市场的过度自信到了怎样一种地步。

在卖房炒股中的第一个过度自信就是自以为可以判断市场的高低点,懂得资产的轮动,抓住资产的轮动。

这种投资人中大部分都是小白或者没有吃过大亏的,盲目相信房子已经涨完了、盲目相信房子不涨就该股市涨了、盲目相信股市很快就要头也不回的上涨。这三点缺少任何一点,“卖房炒股”都几乎是错误的。房子是否真的涨完了,涨完了是不是就要跌,如果不跌的话一卖一买的百分之十几的成本怎么消化,股市会不会再盘整几年,会不会先跌个20%再上涨,这些问题不知道投资人是不是真正分析过。

第二个过度自信是以为炒股和投资房产一样简单。

先别说投资房产其实并不简单,这从2017年前后入楼市、尤其是高杠杆入楼市的投资人很多已经熬不住了就可以看出来,还有很多杠杆不高但是基本不涨而焦虑咨询我的,因为要用钱但是卖不掉。股市投资更为复杂,几千只股票应该怎么选。选对了又应该何时买,什么叫是企业的基本面,怎么看K线(虽然我几乎不看),这些问题不知道投资人是不是真正思考过。

第三个过度自信是对自己的资金驾驭能力过度自信。

你敢于投入几十万甚至几百万买房,但是否真的敢于把几十万几百万全部投入股市,要知道深圳市场80%的账户在50万以下的,资金量对于股民考验很大,因为你可以每分钟都看到自己的盈亏。你是不是确定能和买了房子一样晚上踏踏实实的睡觉,这些问题不知道投资人是否亲身体验过、经历过。

还有一点就是急于发财。普通人很少有人企图通过能力的提升去慢慢获取财富、匹配财富、积累财富的。都是妄图抓住一两次“改变命运”的机会,一下子从乌鸡变成凤凰。但是凡是“改变命运”的机会,大多数时候都是改变他人命运的机会,对于你自己是“让命运更糟糕”的机会,乌鸡没有变成凤凰、当然也没有变成乌鸦,因为变成乌鸦还是幸运的,搀合着一些“心灵鸡汤”,乌鸡最终变成了“乌鸡汤”倒是真的。

芒格说过,想得到一样东西,最可靠的方法是让自己配得上它。


05
真正的策略

要知道之所以对于普通人股市是“一盈二平七亏”,而楼市赚钱的人是大多数,不是因为标的的问题,而是策略的问题。

散户的亏损主要来源于频繁交易(持仓时间短),无论国内、国外的股票市场都是一样。我见过连续几个月每个交易日都要买卖的账户,不到200万账户,手续费接近20万。亏损额度比手续费还低,也就是说如果不要这么频繁交易,很可能还是盈利的。这种连续追涨杀跌只适合天才,普通人这么做只是给券商和市场打工而已。

所以我有一句话:“像炒股一样炒房,也会亏损;像投资房产一样投资股票,也会盈利。”

对于投资,真正的策略都是便宜的时候买入后长期持有,因为任何真正的投资品(不是伪投资品)的价值都要通过时间的流逝慢慢体现出来,无论是公司的好转(针对股票)还是城市的成熟(针对不动产)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都需要时间的发酵。


06 卖房炒股的建议

说了这么多,那么对于准备“卖房炒股”的人有什么建议呢?以下建议适合普通投资人,自认为是极具天赋的大师级投资人并不适合,其实他们都不应该读这篇文章。

一是如果资金量够,一定要先买房,最好有两套以上,再将多出来的资金投入股市,当然能够永远不进股市最佳,毕竟只有10%的人能从股市获利。

二是资金不够买房的人,一定先好好赚钱、攒钱去买房,学习买房的知识技能,准备好买房的资质和贷款的资质,然后去踩盘,先买房。

三是那些非要进入股市感受一下的人,请先学习一下经济学、管理学、财务学知识,了解一下什么叫企业盈利模式,什么叫行业经济规律,什么叫产品分析,三张报表里面大概能看出来什么东西。不要给我说什么财务造假,好像你能看懂财务造假似的。记住,看不起某种分析法是因为你懂,就好像你能视金钱如粪土是因为你真的有过钱,而不是只有粪土。

四是如果真的觉得上面的东西太难懂,要从看似简单的技术派看图开始学习,那么先去通读技术派书籍,搞懂不同层次结构,知道K线、组合、图形、均线、量价基本的原理和层次关系,有几个用得得心应手的技术指标。

再去连续追踪半年以上每日涨幅榜前20和跌幅榜前20的股票走势图,从5分钟K线图形到年K线图形。虽然我认为这样做依旧没什么用,因为技术派根本就是天才的派别,普通人完全无法学会。

五是房股投资的最佳模式。就是务必保留一定的楼市仓位,再去股票市场,而且楼市仓位要大。股市仓位只是为了保持流动性和加深理解投资本质。股市赚钱了就换成房子,房子赚钱了继续换成房子。股市的资产量要和自己在股市的能力匹配,与其看着直线拉升的分时图妄想暴富,不如让自己具备与暴富匹配的能力,能力不到,暴穷比暴富来得更快。

六是如果真的房子多的投资人,那么能不能卖房炒股呢?答案是如果你曾经在股市上操作过百万以资金上并且获利的话,是可以的。这里要说明的是,对于房产投资人而言,6套以下房产的都被认为是刚入行的,都算还不达标的,距离“多”还差的很远,所以准备卖房炒股,第7套才应该有这个念头,而真的要实施,还要再多几套。


07
更奇葩的观点

你以为卖房炒股是奇葩吗?那去看看2014年的网络,卖房换美元的--曾经大神在房观卖力的倡导卖了房子换美元,并说2014年8月1日后就再也换不成美元了,并且人民币会同时大跌的。

卖房换存余额宝的--曾经有大神在房观卖力的倡导卖了房子存余额宝,小算盘打的精细,详细论证了存钱比买房划算。

卖房换美食旅游的--曾经大神在房观卖力的倡导别买房子吃美食并游历祖国的大好河山。

当楼市被高压限制、当不同的投资品迎来了属于它们的春天,让投资人“卖房买X”的言论会再次喧嚣,但是投资人请记住,喧嚣永远是投资的敌人,尤其男性投资人要记住听老婆的话:“人多的地方不要去”。


以上为正文,来自六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