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东县:小庭院做出增收大文章

齐齐哈尔新闻网4月13日讯(高辉 苏广鑫)“刘婶儿,今年开春多抓点鸡雏、鹅雏,散养在院子里,到入冬的时候我给您联系销路,您看咋样?”“嫂子,房前屋后的半亩地别浪费了,伺候好了不但能卖出一些贴补家用,还能得补助金呢。” “侯叔,今年食用菌养殖的奖补政策不变,您就放心扩大规模吧。”近几日,齐齐哈尔市克东县驻村工作队、帮扶干部通过电话、微信等途径,广泛宣传今年县里新出台的奖补政策,提前帮贫困户做好庭院经济发展规划,开发利用农村房前屋后,邻居荒弃院落,在发展传统农业产业的基础上,重点打造成本低、收益高、见效快的特色种养产业。

“去年我种了12.5万袋木耳,按照县里的奖补政策,每袋能享受0.6元的奖补,光是奖补金就得了7.5万元,这让我发展木耳养殖的信心更足了。”今年68岁的克东县润津乡礼让村村民侯江兴奋地说:“听扶贫干部说今年奖补政策不变,我打算再扩大点规模,种上15万袋木耳,虽然早就光荣脱贫了,可我还想致富奔小康呢。”

2019年,克东县163户贫困户通过发展特色养殖,户均增收1400元。如今,尝到了“甜头”的老百姓除备春耕之外,还有一项重要的“活计”,那就是搞庭院经济。

“目前全县借助庭院经济奖补政策发展特色种养的脱贫户已经达到了5500户。”笔者在克东县扶贫办了解到,今年该县突出抓好发展小院经济,在小庭院做出增收大文章。制定了《克东县庭院经济发展实施方案》,印制了《2020年脱贫攻坚若干奖励补助政策》宣传单,根据乡村资源、庭院状况、气候特点、行销渠道等,实行因村制宜、因户施策、一村一品、一户一业,科学规划,全面发展。“天伟、源晟等农业产业化企业也制定了订单回收协议,采取订单、认购、代销、自主销售等方式,让贫困群众种前有订单、有计划,产品有销路、有效益。”

与此同时,克东县合理安排培训计划,适时组织相关生产加工主体、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以及贫困户典型现场讲解、现身说法,开展送技术、送服务活动,实现有条件的贫困户“1户1人1技能”全覆盖,确保贫困户种的好、养的好、效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