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海底撈首家快餐店:節省人力是未來發展核心

“自助點餐、結賬,出品只需十幾秒,80平店面只有5名員工”。這是海底撈旗下首家快餐店“十八汆” 的經營特點。

海底撈為什麼做快餐,背後揭示了哪些經營趨勢?

仔細梳理之後,我們發現,疫情蕭條期,高效、強悍是第一生存法則,效率高的公司才是現階段的好公司。

揭秘海底撈首家快餐店:節省人力是未來發展核心

01

海底撈快餐店

顧客從進店到結賬只需1分鐘

繼發力U鼎冒菜、投資海盜蝦飯,收購"Hao Noodle"麵館品牌後,海底撈多元化發展又有新進展,悄悄開始進軍快餐業

旗下首家快餐廳“十八汆”(cuan)麵館近期被媒體披露,位於北京酒仙橋。

揭秘海底撈首家快餐店:節省人力是未來發展核心

▲十八汆店內環境圖、產品圖

其最大的特點是自主化。一字型的動線設計,顧客按照“自取餐盤、自選小菜飲品、選擇麵條澆頭、自助結賬 ”四個步驟來點餐。

菜品是以秋葵、木耳等小菜為主,還有一些酸梅湯、果茶。面類有菠菜面和白麥面兩種可以選擇,涵蓋炸醬麵、金湯肥牛等8種澆頭,出品效率高,幾十秒就可以出一份面。

揭秘海底撈首家快餐店:節省人力是未來發展核心

▲價格從9元到15元,非常親民

結賬也是自助的,顧客把餐盤放在指定位置,智能機器會掃描出菜品價格,顧客手機支付即可,不需要員工介入。

從進店到自助結賬,整個流程大概只需要一分鐘時間。

大概80平米的店鋪,有42個餐位,一共只有五個員工。三位員工在開放式廚房準備菜品,兩位在就餐區做一些衛生等雜事。

02

海底撈從來不想只止步於火鍋

其實,海底撈開快餐店,對業內人來說毫不意外。

海底撈在火鍋市場早已成為不可逾越的頭部企業,也預示著他在這個賽道的天花板將近。所以,選擇餐飲中的高性價比項目,擴大顧客基數,是很正常的。

海底撈從來不想只止步於火鍋,而是一直在追求多品牌、多品類、多場景、多業態的佈局。

因為海底撈有強悍的供應鏈體系,再加上強大的管理組織力,切入新的餐飲賽道,不僅能為自身供應鏈賦予更多的能量,還能豐富自己的餐飲賽道。

無獨有偶,日前,西貝的又一新快餐項目也被曝光,品牌名為“弓長張”,定位國民食堂,主打33道現炒下飯菜。

雖然,賈國龍每一次的快餐嘗試幾乎都以折戟告終,但他大有撞了南牆也不回頭的架勢。

揭秘海底撈首家快餐店:節省人力是未來發展核心

快餐的價值不言而喻,西貝鍥而不捨地做快餐,就是尋找第二增長曲線。賈國龍曾說,餐飲業的最高境界其實是做快餐,能迅速大規模複製到全球才算做企業, 才能把西貝推成國際大牌。

03

“節省人工”是未來海底撈的核心

而做快餐的核心是什麼?就是效率。

從上述十八汆麵館的門店模型中,我們能看出來,海底撈深諳此道。從門店的裝修到產品定價,從菜單設計到動線設計,一切動作都為了打造極致的人效和坪效。

其實,海底撈一直都在優化內部效率。最顯著的動作就是藉助智能化設備減少人工成本。海底撈很早就開啟了火鍋自動化進程。

2018年,曾豪擲1.3億打造的智慧餐廳。其自主研發的IKMS智慧總廚大腦,實時監控、管理,從點單到配菜到上桌,實現後廚自動化生產。

據說為海底撈節省近37% 的人工成本

在智慧餐廳,機械臂和傳菜機器人,配菜、傳菜環節均實現了無人操作;數據顯示,用餐高峰期,一臺機器人可以代替3~4名服務員,傳菜的速度提升了約30%。

揭秘海底撈首家快餐店:節省人力是未來發展核心

▲餐飲智能化已成大勢所趨

海底撈對新技術的追逐從來沒有停止過

在上市路演時,公佈30%的募資用於科技研發,以大幅提升勞動效率。最新財報顯示,截止2019年,海底撈開了3家新技術餐廳,超1000臺傳菜機器人,500家餐廳部署後廚清洗設備。

“為了讓員工工作更加輕鬆,使他們能更好地服務顧客。”

自動化對於海底撈來說,一方面可以削減其員工成本。另一方面,自動化也能為其帶來,甚至可能超過其節省人工成本的效益。

如優化顧客體驗,提高配餐、鍋底配置效率,減少錯誤率,以及使各門店體驗一致性更高等。

揭秘海底撈首家快餐店:節省人力是未來發展核心

▲藉助智能化設備降低人工成本,已成眾多餐企的共識

正如海底撈CEO張勇所說:“我相信新技術對傳統產業帶來的,不應該是顛覆,應該是提高效率 。”

尤其隨著海底撈門店的快速擴張,人力成本的不斷上漲,它的經營核心之一就是節省人力。

04

高效的公司才是現階段最好的公司

藉助智能化設備,只是降本提效的一種手段。餐飲業 環節 繁多 ,內部 持續 優化、 降 本 提效 的機會很多 。

樂凱撒創始人餅哥舉了兩個小例子:比如去年11月能源費用比10月降低20多萬,是空調的原因;今年把深圳配送倉儲外包,日配改成雙日配,可以節約400萬。“省出來的都是淨利潤。”

深圳的一家企業“拌粉君”,就是一位效率主義者,老闆何煒提起的一個細節:全員參與研發,把燙粉時間從15秒縮短到10秒,讓客人少等5秒。一個5秒不顯眼,無數個5秒堆起來,就是巨大的效率增益。

尤其在今年整體餐飲業十分嚴峻的形勢下,又加上消費降級,消費者對價格更敏感了,做“極致性價比”成為餐飲經營者的共識。

那麼怎麼做到極致性價比?比拼的就是效率。

揭秘海底撈首家快餐店:節省人力是未來發展核心

可以看到,魯西肥牛和香天下等川渝火鍋品牌都在革廚房的命,找到淨菜合作商,採購標準化的份裝淨菜產品,就是為了提高坪效和人效。

魯西肥牛80%的產品採用標準化供應,直接降低6%的成本。

據瞭解,珮姐老火鍋、受氣牛肉、李子壩等幾十家品牌,為了把成本管控做到極致,都與專業的第三方公司建立合作。

種種現象證明,進化出這個時代的高效生存能力是當務之急。

都知道,餐飲是一個生態圈式的長鏈條市場,其中能提效的環節很多,食材、人員、能源損耗......如果你毫無頭緒,餐見君建議從兩個方向梳理。

對外降低採購成本

對於連鎖火鍋店,食材成本是個大頭,尤其在佔比70%~80%的核心食材上,必須儘可能降低採購成本。

舉個例子,食材花椒用量比較大。一般好點的火鍋店都用茂汶花椒,一家營業額150萬/月的火鍋店,一個月大約用200-300斤,基地直採大約可以便宜10元左右,對餐飲店來說這些節省下來的都是淨利潤。

揭秘海底撈首家快餐店:節省人力是未來發展核心

再比如吃火鍋幾乎必點的毛肚,鴨腸,牛肉,連鎖店單店用量都很大,有一定的議價空間。

單一個鮮毛肚,去年很多店進貨價格約35元,也有連鎖店進價31-32元,這個價格差一個月營業額40萬的店,這一個食材一個月相差大約1500塊。

對內降低管理損耗

根據採訪調查,餐見君總結了自查清單:

1、制定菜品出菜標準。

2、訓練強化廚師按標準實施並完善。

3、淨菜率管理(供應商送貨標準)收貨標準,出成率統計。

4、每個菜品獨立核算食材成本和佔比。

關於供應商管理 ,對一個供應商確實有風險,需要最少一個備用供應商。除此之外,你還要做:

1、做價格波動表

2、定期市場調研詢價

3、最好採用定期報價15天/30天

4、供應商送貨質量管理,有問題如何退換貨問題提前協商好

正如樂凱撒餅哥所說,過去是品牌溢價,現在是效率增益,過去是向外要效益,現在要向內要競爭力。 所以,高效的公司才是這個階段最好的公司。

唯有在人效、坪效、供應鏈效率、生產效率、利潤率等多個層面拼命提效,才能確保在2020年這段很長的危機時期活下去、活得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