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素汐《通往春天的列车》独挑大梁,小成本电影有哪些优势呢?

是金子就会发光,这句话在任素汐更是如此继《无名之辈》之后,任素汐参演的《银河补习班》《我和我的祖国》电影之中,都给观众奉献了精彩的演绎。如果说这几部电影任素汐只是配角的话,那么《通往春天的列车》便是她首部独挑大梁的作品。

任素汐《通往春天的列车》独挑大梁,小成本电影有哪些优势呢?

都是由任素汐主演,《通往春天的列车》、《无名之辈》都是讲述平凡的故事、小成本、都是年轻的演员。《通往春天的列车》相比《无名之辈》能否成为另一部票房黑马电影呢?目前,还不得而知。

同样都是小成本,同样都是喜剧题材,还都由任素汐主演,可以说这两部电影的成功也让很多观众记住了任素汐,对其主演的作品也是饱含期待。能否成为另一部票房黑马电影呢?让我们共同期待吧!

任素汐《通往春天的列车》独挑大梁,小成本电影有哪些优势呢?

纵观近几年国产电影票房排行榜,可以很轻易的发现一个趋势,即喜剧电影数量增多和其票房的持续走高。以2018年上映的电影为例,票房排名前六的国产电影,其中四部都是喜剧或具有喜剧元素的电影。

任素汐《通往春天的列车》独挑大梁,小成本电影有哪些优势呢?

喜剧作为一种类型元素,从最初的简单使用,正在全面对接其他类型元素,形成了一系列具有本土特色的复合型喜剧电影。比如喜剧+悬疑的《唐人街探案》,已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口碑系列电影。而喜剧+爱情的《超时空同居》、喜剧+剧情的《无名之辈》成本仅有5000万,但是依靠作品的精彩演绎,深受观众的喜爱,更是获得了7.98亿总票的好成绩。

喜剧电影一般为小成本电影规模较小,制作周期相对短。喜剧电影拉低了影视投资的收益红线,为电影提供了更多可能。相对于科幻片、动作片之类的“大片”,喜剧片可谓是最“物美价廉”的影片类型。

投资电影和所有投资一样,都是伴随着风险,但是风险一般都是在可控的范围内才叫理财,关注电影投资的人们,经常发现一些小成本的电影也是大有人欢迎的,没名气的导演,主演也都不怎么出名,怎么还会有这么多人追逐呢?

任素汐《通往春天的列车》独挑大梁,小成本电影有哪些优势呢?

说起小成本高收益的电影,2016年上映的《驴得水》以及2018年的《无名之辈》总是会被拿出来作为经典案例:前者1000万的成本,票房却达到了1.72亿,票房回报率6.4倍左右,力压同年上映的《美人鱼》、《湄公河行动》等一系列票房破10亿元的电影。而后者成本也不高,3000万,票房却达到了7.94亿,票房回报率9.3倍。

任素汐《通往春天的列车》独挑大梁,小成本电影有哪些优势呢?

对于投资者,假设一部电影成本是5000万,那么大概需要1.5亿左右才能回本。相比小成本而言,而成本高的电影就需要更高的票房才能回本。

像2019年初上映的《老师·好》同样是个典范,身为主演的于谦本身是演小品的,并不是专业的演员,可以说是跨行出演了,最终票房也不能说高,只有3亿多,但因为成本低只有800万,投资回报率达到了13倍。

任素汐《通往春天的列车》独挑大梁,小成本电影有哪些优势呢?

而沈腾主演的《西虹市首富》虽然票房达到了25.47亿,但是成本也在1.5亿,投资回报率只有6.14倍,连《老师·好》的一半都不到。相比之下,那些成本高的电影就需要更高的票房才能回本,而这就是小成本电影的优势。相比之下低成本电影的确受到大众的青睐。

不管是《我不是药神》,还是去年的《少年的你》正是有好的口碑也可以带动电影的票房,虽然没有那些名气大的演员阵容带来的票房大,但通过黑色幽默的艺术手法去映射现实,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矛盾与冲突。往往能成为既叫座又卖座的优秀作品。所以,近些年这类题材的电影尽管没有什么大明星出演,依旧取得了不俗票房的原因。

任素汐《通往春天的列车》独挑大梁,小成本电影有哪些优势呢?

《中国爷爷》是一部集合了老中青三个阶段的优秀演员的电影,12月26日,电影《中国爷爷》项目启动会于北京召开。该片不仅聚集了以唐国强、郭凯敏、马书良、宗利群、车晓彤、由立平、宋佳伦、王丽云等为首的一众老戏骨,还有被誉为中国“四菜”(斯泰尼康摄影机稳定器)第一的导演程源海,曾参与执导了《我的父亲母亲》、《太阳照常升起》、《霸王别姬》、《小别离》、《色戒》、《如懿传》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作品。

如此优秀的演员加盟由上海博赢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的电影《中国爷爷》,会给影片带来怎样的惊喜,又会向观众呈现怎样的角色呢,让我们敬请期待!

任素汐《通往春天的列车》独挑大梁,小成本电影有哪些优势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