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爱情本该是这个模样

文|二十四桥LL


冯骥才《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爱情本该是这个模样


短篇小说《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由冯骥才所著,改编的同名动画片曾获得第十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片提名。

小说主要讲述了一对夫妻由于身高差距(女方比男方高17厘米)不符合人们的习惯,而遭到了嘲笑和恶意的揣测,甚至遭到迫害。但这种种不幸并未对他们的感情造成影响,体现了他们之间纯粹的爱情。


冯骥才《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爱情本该是这个模样


看完这篇小说后,确实有被感动到。使人相信爱情本该是这个模样,它与人的美丑、高矮、贫富等外在无关,而是两个人想要在一起的那种纯粹情感。只是当人的欲望多了之后,爱情慢慢变了味道。

面对违反世人习惯的现象,不要恶意去揣测

人们对违反世人习惯的现象,更多的可能是怀着恶意去揣测,而不是抱以善意。

换句话说,在面对难以理解的事情时,人们很难会往好的方面想,而是往坏的方面去琢磨。这可以说是一种偏见。

比如漂亮的女孩儿找了个有钱的男朋友,有人会说她傍大款、拜金,难听点的甚至会把她归于小三一类;比如穷小子找了个有钱的女朋友,有人会说他小白脸、吃软饭,再难听的会说他是做鸭的。

很少人会说他们在一起,真的只是因为爱情。人们很难也不愿相信差距太大的两个人会拥有这份么好,这样的结合一定掺杂着利益或其它不可告人的秘密。


冯骥才《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爱情本该是这个模样


回到小说中。高女人身高超群,但相貌平平,身材像一块硬挺挺的搓板。矮男人身高矮小,上大学时有个绰号叫“武大郎”,皮肤柔细光滑。

他俩在一起不仅没有夫妻相,反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反差。因此,邻居老是嘲笑他们,总是在暗地里猜测他们为什么会在一起。会不会有不可告人的秘密?他们开始恶意揣测着。其中,裁缝老婆尤为积极。

凭借多年的经验,又经过苦苦地琢磨,裁缝老婆想到了一个能服众的道理,即高女人和矮男人夫妇之间必定一方有生理缺陷,毕竟他们结婚三年还没孩子。但这个猜想很快就不攻自破,因为高女人怀孕了。


冯骥才《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爱情本该是这个模样


不过裁缝老婆还不罢休,她成了居民代表后终于又发现了一个秘密。高女人是普通化验员,收入不足六十元。而矮男人是总工程师,收入一百八十多元。由此她得出一个结论,高女人肯定是为了地位、为了钱、为了过好日子才嫁给矮男人。

裁缝老婆也好,其他邻居也好,他们都不愿意相信高女人和矮男人在一起是因为爱情,他们一厢情愿的以为就是高女人贪图矮男人的钱。而在矮男人遭到批斗后,他们也情愿相信他把国家的科技情报献给外国资本家,以谋求利益。

事实到底如何他们根本不清楚,他们只愿意相信自己看到的,以及通过一系列毫无根据地揣测得出的结论。

联想到现代社会的网络暴力,许多网友在不清楚事实的情况下,便开始中伤他人。这种将基于自己带有恶意的揣测强加给他人,而没有基于事实的做法,不仅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也是对别人的无情伤害。

我想,当有违反世人习惯的现象出现时,不要不假思索地对当事人施加恶意。而是应该等待真相浮出水面,然后再去就事论事地讨论,这才是可取的方式。

高女人和矮男人深切、纯粹的爱情

纵观全文,不难发现高女人和矮男人之间是切实存在纯粹的爱情的,而不是想邻居们揣测的那样,是基于利益的结合。

书中有一段这样的描写:“两人在一起,没有谐调,只有对比,可是他俩还总在一起,形影不离。”

可见,他俩之间有深切的感情。如果只是为了传宗接代而结婚,哪来的形影不离?


冯骥才《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爱情本该是这个模样


孩子出生前,他俩在下雨天一起出门,总是高女人打伞。孩子出生后,每逢大太阳或下雨天,他们出门时便由高女人抱着孩子,矮男人打伞。由于身高上的差距,难免要高举着。他们依旧形影不离,邻居仍在各种揣测。

矮男人入狱后,邻居说高女人最多再等一年就得改嫁。但她没有,依旧这么生活着,等待着。矮男人出狱后,他们又开始形影不离地一起上班,一起下班回家,就如同从前一样。

高女人得了脑血栓后,矮男人悉心照顾她,不离不弃。高女人因病去世后,他谢绝了所有前来帮他续弦的人。几年过去,他依旧单身独居,下雨天撑伞时仍半举着伞。

“这时,人们有种奇妙的感觉,觉得拿伞下好像有长长一大块空间,空空的,世界上任什么东西也填补不上。”

高女人和矮男人的形影不离、相濡以沫,以及遭受苦难的不离不弃。我想,爱情最美不过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