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聲告白》:唯有正視生命困境,才能突破悲劇命運得以重生

文 | 葶子

原創作品,抄襲必究。歡迎點擊上方關注

《無聲告白》:唯有正視生命困境,才能突破悲劇命運得以重生


《無聲告白》這部小說,出自美籍華裔女作家伍綺詩之筆。

講述的是:16歲女孩莉迪亞因過度承載父母期望而不堪重負,最終走向了不歸路,家人懷著悲痛的心情尋找殺害莉迪亞的兇手,到最後卻發現將女兒推向死亡的正是自己。

作品開篇就交代了莉迪亞死亡的事實,而後所有事件都是圍繞迪莉婭為何死亡展開的;在這種抽絲剝繭的敘述方式中,浮現出來的不僅有原生家庭的捆綁,還有種族歧視和身份危機,這些複雜的因素糅雜在一起,使故事極具感染力和穿透性。

作為伍綺詩女士的首部作品,《無聲告白》從構思到出版用了整整六年時間。

也是這漫長六年的心血澆灌,讓小說一經出版便迅速在歐美文壇中生根發芽,並橫掃眾國暢銷榜單;伍綺詩也憑藉此書擊敗了斯蒂芬·金、村上春樹等著名作家,成為2014年度最具實力且眾望所歸的黑馬。

這部作品文筆看似溫婉細膩,但字裡行間無不透露著對複雜人性的犀利剖析;隨著情節的展開,作者伍綺詩也用罕見的洞察力,精準迅猛地挖掘到了讀者內心深處的秘密,這其中便包括成長的困惑和人生的困境。

所以,在揭示莉迪亞死亡真相的過程中,也能清楚看到家庭成員因困惑和困境的交織而產生的自我束縛,這種束縛亦以連鎖反應的形式擊破了莉迪亞的人生。

接下來,我便以生命的三種困境為主線,來探討故事悲劇的成因;並將結合故事內容,談談對自我價值的思考。


【生存困境導致的自身悲劇:因生活充滿歧視和偏見,便用追逐優越感的方式來遮掩內心自卑】

《無聲告白》的故事背景是建立在上世紀70時代的美國,在當時社會,種族歧視要比想象的更加嚴峻和理所當然;這種約定俗成的社會認知也為外籍移民的身心帶來巨大的損傷。

莉迪亞的父親詹姆斯·李,便是這弱勢群體中的一員。

作為移民美國的二代華裔,他的外貌長相和社會地位也註定讓他成為被周圍人孤立的對象。

小時候的詹姆斯,為了避免同學們的捉弄和取笑,便用最沉默且帶有偏激性的方式來自我保護。

比如:為了讓自己說話沒有口音,他從五年級開始,便不再和從事低廉勞動的父母講中文;

再比如:為了讓自己不再受到嘲笑和捉弄,他將自己包裹起來,不再與任何人交朋友。

這種孤獨痛苦的生活環境,對於身心處於發育階段的詹姆斯來說無疑是巨大的陰影,自卑的性格也由此形成;同樣的,在強烈的自卑感中,為了得到別人的認同和肯定,他只好用優異的學習成績來證明自己。

刻苦的努力讓詹姆斯考取了哈佛大學,但卻沒有改變種族歧視帶來的人生影響。本來有資格留校任教的他,卻因為華裔身份,只能去普通大學擔任老師。

種族歧視帶來的傷痛,讓詹姆斯內心強烈渴望融入人群;但也因為內心的自卑感,讓他無法從偏見和歧視的陰影中抬頭挺胸的走出來。

《無聲告白》:唯有正視生命困境,才能突破悲劇命運得以重生

相比詹姆斯渴望"融入人群",妻子瑪麗琳的追求正好相反;對瑪麗琳來講,她最大理想便是成為與眾不同的人,她渴望在人群中脫穎而出,渴望被別人注意和關注。

因為從小生活在單親家庭中,瑪麗琳深切感受到失敗婚姻對母親人生的影響,這種成長環境也使她的性格變得要強,瑪麗琳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擺脫身為女性卻命不由己的局面。

所以在成長過程中,她一直處於好強的挑戰中。比如學習男孩子的手工課,選擇男孩子才會學習的化學專業,立志成為偉大的醫生。

在對女性群體充滿偏見的70年代,並沒有多少女性出現在科學界、醫學界這種神聖的崗位中,所以,在眾人的印象中,瑪麗琳的行為舉止完全屬於離經叛道。

從兩個人的成長經歷來看,詹姆斯和瑪麗琳所秉承的人生觀是完全背道而馳的,他們一個渴望融入人群,一個渴望與眾不同;兩份觀念的對立,也註定會衍生出不盡人意的悲劇。

但若是僅僅用價值觀的對立,來展現家庭矛盾的根本,未免落入了俗套;所以作者伍綺詩又以犀利的筆觸剖析出最根本的人性特徵來呈現兩人的相同點,那就是渴求他人的認同和欣賞。

無論是詹姆斯還是瑪麗琳,他們行為中最深層的動力便是對重視的渴求;這種相同的目的,將兩個人的情感交織推向了更復雜的層面。

不同的價值觀和同等的根本人性,兩者間在對立中交織,也在交織中對立;在這種情感和觀念的碰撞中,所產生的行為選擇也帶有扭曲性色彩。

雖然人性的根源深處,強烈渴求著他人的欣賞,但是這份渴求中,所產生的行為也對自身命運有著決定性作用:有人因渴求追尋自我價值,也有人因渴求而滿足他人期待。

詹姆斯和瑪麗琳則明顯屬於後者,兩人的奮發圖強都是建立在追求優越感上,其本質是為了掩蓋內心的極度自卑。

《無聲告白》:唯有正視生命困境,才能突破悲劇命運得以重生

人們最深刻的痛苦,莫過於真實的生命意義和過高的自我期待產生了不可跨越的鴻溝,所以,詹姆斯和瑪麗琳的結合,也是無形中將這種痛苦放大,從而埋下了家庭悲劇的隱患。

整個故事雖然是圍繞瑪麗琳一家展開的,但作者通過著重描述詹姆斯和瑪麗琳的成長經歷,來清晰揭示故事脈絡的同時,也折射出70年代的美國社會對種族歧視和性別偏見的普遍態度。

這種歧視和偏見的態度,使詹姆斯和瑪麗琳被囚禁在生存困境中,終其一生,也未曾想辦法掙脫開,這種自卑感帶來的束縛,既是自我悲劇的溯源,也是家庭悲劇的導火線。

同樣,這種生存困境也是身為華裔二代作者的親身遭遇,伍綺詩特殊的成長經歷,也使故事所流露的感情是真實飽滿的,這種感情更是觸碰到了身處異國且甘苦自知的華人淚點。

我想,這也是《無聲告白》能夠以不俗成績橫穿歐美文壇的重要原因。


【理想困境導致的家庭悲劇:當自身理想化為泡沫,便以愛的名義自私剝奪掉孩子的人生意義】

詹姆斯和瑪麗琳這對夫妻的結合更像是各取所需。

詹姆斯愛上瑪麗琳,是因為瑪麗琳是普通平淡的白人女孩,他想要融入人群和美國社會的這份渴望,因為瑪麗琳的出現獲得了希望;

而瑪麗琳愛上詹姆斯,則是因為詹姆斯黑頭髮和黑眼睛帶來的與眾不同,站在丈夫詹姆斯身邊,也就獲得了人群中的耀眼性。

在看似感性的愛情中,其實飽含了兩人對自己理想的寄託和對對方的深切期望,這也使本該純粹的愛情糅雜了太多其它成分。

兩人以為對方能夠成全自己的人生理想,卻沒想到伴隨著兩人的結合,理想也更加遙遠。

在70年代的美國,種族歧視深入人心,跨越種族的婚姻更是惹人非議,詹姆斯的華裔身份讓這個本來幸福的家庭一度被孤立;而妻子瑪麗琳為了家庭,不得不放棄成為醫生的崇高理想,成為了普通的家庭主婦。

終其一生,他們的理想未曾實現;但基於對理想的不甘心,兩人便把心血傾注在孩子身上,希望將孩子培養成自己期望的模樣,這種選擇中,透露出來的是理想困境引發的家庭悲劇。

《無聲告白》:唯有正視生命困境,才能突破悲劇命運得以重生

女兒莉迪亞是家中乖巧聽話的孩子,好強的性格也讓母親瑪麗琳看到了年輕時的自己,遂將無法實現的夢想傾注在女兒身上。

為了讓莉迪亞實現自己的醫生夢,她幫助莉迪亞提前學習高年級的物理學科,不斷詢問莉迪亞的生物成績,每逢節日,送給莉迪亞的都是一本本厚實的醫學書。

父親詹姆斯也是如此,為了填補自己想融入美國社會的遺憾,他期待子女成為學校的社交明星,也成為他的驕傲。

最開始,父親想將兒子內斯培養成喜歡的樣子,但是內斯在少年時期的種種表現,卻讓詹姆斯看到了當年自己的影子,這讓以合群為目的的他感到生氣又感到恐懼。

所以,女兒莉迪亞也成為了父親的培養目標。他要求女兒給同學定期打電話,鼓勵女兒經常出去和同學們聚會,甚至買來關於社交技巧的書籍送給女兒。

夫妻兩人的選擇,僅僅是因為莉迪亞幸運繼承了父母個字好看的基因,讓父母從她身上能夠找到彼此理想的寄託。

但這份期望的背後,卻是因為追求自我優越感失敗後,以修補自身缺陷產生的控制慾;這份對完美主義的自私追求,是自身無法擺脫理想困境的軟弱,也是以愛為形式對女兒人生意義的剝奪。

《無聲告白》:唯有正視生命困境,才能突破悲劇命運得以重生

兩人打著愛的幌子,卻用要求來表達愛,用失望來施加壓力,最終把愛的傾斜變成了孩子沉重的負擔。這種令人窒息的愛不僅僅發生在美國,在中國更是滿目皆是。

在我們現實生活中,有太多父母和詹姆斯夫妻兩人一樣,將自己未實現的願望,全部寄託在孩子身上;這種偽善意的愛,也讓孩子從原生家庭中承載著巨大的壓力,經受著刻骨的傷痛。

這也是為何《無聲告白》這部小說在中國市場發行時,能引起眾人的矚目和震撼。它裡面呈現的故事是我們親身遭受過的,但表達的思想卻是我們未曾重視和反思的。

未能打破理想的困境本身就是一場悲劇,但又通過對孩子的精神施壓和親情綁架,無意識中也構造了孩子的人生悲劇。這是詹姆斯和瑪麗琳呈現出的家庭教育的不幸,而這種不幸也折射出萬千家庭的現狀。

用藝術解構生活,更加重了悲劇的破壞力。

這也使作品帶來的情感震顫,在我們心頭揮之不去;在這種強烈的影響下,很多人也評價這部小說是對武志紅先生《為何家會傷人》的生動演繹。


【情感困境導致的人生悲劇:因曲意迎合父母期望而不堪重負,便以最極端的方式突破情感困境】

對莉迪亞來說,原生家庭的期望和束縛,讓她徹底陷入了情感困境中。

她渴望擁有自己的人生,卻不敢違抗父母的意願,更不敢驚擾這個家庭得之不易的平靜。

在莉迪亞5歲那年,母親瑪麗琳因為想要再次追尋理想而選擇了離家出走,留下孤獨的孩子和手足無措的丈夫。

母親的行為,讓年幼的莉迪亞過早體會到了分離的痛苦和不安,也徹底打破了她心中的安全屏障,讓其丟失了獲得安全感的源泉,從而造成了莉迪亞的自我犧牲人格。

為了祈禱母親迴歸家庭,她暗下決定:如果母親能夠回來,自己一定做好媽媽吩咐的事情,絕不讓媽媽失望。

母愛的缺失,讓莉迪亞過早的長大,更讓莉迪亞過早的失去了真實意義的人生。

所以當母親瑪麗琳再次迴歸家庭後,莉迪亞便義無反顧履行自己的誓言,扮演起聽話乖巧的孩子。

為保家庭和諧,她將自己的人生奉獻給父母,讓父母將未完成的理想載入其中;

為保父母開心,她將自己的感受撇掉,接受父母對自己人生的指手畫腳。

整整十年,莉迪亞既要聽從母親的話,成為與眾不同的人,又要順從父親的安排,努力融入人群,在這種強烈衝突的教育理念中,莉迪亞自身人格也飽受創傷,成為性格孤僻且行為古怪的人。

《無聲告白》:唯有正視生命困境,才能突破悲劇命運得以重生

但為了掩蓋真相,她也不得不學會撒謊,告訴母親自己學習成績很好,也告訴父親自己的社交能力很棒。

可實際上,出生在華裔家庭的她,也如父母年輕時飽受著周圍人的異樣目光和深深質疑,除了哥哥內斯,她沒有任何朋友。

但自詡深愛女兒的父母,卻始終未察覺到有異樣,更不曾引導女兒去正確面對種族歧視;反而用倡導優秀和合群的方式,讓女兒卑微的接受周圍人的排斥。

父母的希望有多大,莉迪亞的絕望就有多大,在她痛苦且自閉的十六歲生日過後,不堪重負的她便用沉入湖底的方式進行了最極端的反抗。

莉迪亞的死,讓整個家庭籠罩在痛苦中,伴著這種強烈的痛苦,每個人都在尋找莉迪亞死亡的真相。

在作品中有個寓意深刻的描寫:莉迪亞去世後,母親瑪麗琳來到她的房間,試圖通過日記本來找到女兒死亡的蛛絲馬跡,可當她懷著希望翻開日記本時,卻發現裡邊一片空白。

茫然無措的母親並不知道:這本空白的日記,才是莉迪亞的真實人生。

自五歲那年,她的人生一直被父母規劃著,自己也努力迎合父母以此滿足他們的期待;但這漫長的歲月中,她卻始終不曾為自己真實的活過一天。

沒有自我價值的人生,又怎麼能有值得記錄的事情?這些嶄新的空白頁,實則是莉迪亞對人生最無聲的控訴和反抗。

《無聲告白》:唯有正視生命困境,才能突破悲劇命運得以重生

所以,從這種程度來看,莉迪亞的死亡實則是代表了重生。

對於自己而言,她的一生是曲意迎合的,但在死亡的瞬間卻徹底找回了自己的價值和意義;

對於家庭而言,這場死亡也讓家庭成員找到了丟失的溫暖和親情,使家庭的婚姻關係和親子關係都得到了重塑。

用生命的逝去喚醒人性的覺醒,用無聲的吶喊擊破人生的重重困境,這種沉重的表達方式,也使作品主題思想直擊人心。

誠然,《無聲告白》是一部悲傷的作品,但當我們從悲傷的情緒中脫離出來,也能對自己的人生有更加清楚的認知。

我們這一生,無法達到完美,也無法通過別人的修補實現完美;同樣的,我們的存在,也無法修補他人的遺憾,更無法圓滿他人殘缺的人生。

所以,永遠不要把自己理想寄託在別人身上,也永遠不該過分在意別人的期望。

就如書籍中廣為人知的那句話:我們終其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也唯有活成真正的自己,才有勇氣和力量打破人生的重重困境。


【放在最後的話】

伍綺詩的《無聲告白》是一部需要耐著性子細細品讀的經典作品,當然這並非是指故事情節不吸引人,或者語句晦澀難懂。

而是因為在緩慢推進的敘述中,總是藏著令人意外的線索,這些線索令故事章節銜接緊密,從而完整展現了莉迪亞死亡的真相,若是不小心錯過某部分,便無法體會其中的深意。

當細碎的線索完整拼湊起來後,你會發現真相令人酸楚而又令人覺悟,這種閱讀體驗也是作品"深情力透紙背"的集中體現。

故事可能無法讓我們感受到溫暖,但卻展現出人世間的真實。

就比如故事中的人物,他們身上都有獨特代表性:無論是詹姆斯的自卑還是瑪麗琳的好強,是納斯的孤獨還是漢娜的不被重視,這些遭遇和情緒都是我們每個人最真實的情感體現。

在這部沉重的作品中,作者想要表達的不僅個人價值與家庭期望的對立,更將人生的重重困境呈現在我們面前,用困境的連鎖反應構造了沉重的悲劇,然後藉助最深刻的死亡來喚醒我們的覺醒,讓深陷困境的人們明白:

唯有奮起反抗,才能浴火重生。

也希望你我透過這部作品,能夠看到最真實的自己,用擲地有聲的態度,活出響亮的人生。


葶子:以橫豎為尺,撇捺為度,丈量出自己的愜意江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