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害怕別人向我傾訴悲傷,怎麼迴應才能讓他感到安慰?”

2011年3月11日,日本發生了東日本大地震(比512汶川地震強度還高,而且引發了福島核洩漏)。

在阿川佐和子的書《與其誇誇奇談,不如靜心聆聽》中,她提到地震發生時,雖然自己沒有在受災區,但是一想到那些直面災難的同胞,心裡就感到萬分空虛,什麼事也做不下去。

想要幫上忙,可是就算去了災區又能幹什麼呢?毫無目的跑去災區和旅遊似乎沒什麼區別。

抱著愧疚的心情過了兩個月 ,阿川遇到了準備將“東日本大地震”做成報道的系井先生。

傾聽的力量

地震發生後,系川先生與阿川有著一樣的想法,所以他在網上結識到一名受災女性後,很坦誠地向對方吐露了心聲:當時馬上就想去災區,但是卻不知道自己應該去哪裡,又能夠做什麼。

“我很害怕別人向我傾訴悲傷,怎麼回應才能讓他感到安慰?”

對方是這樣回答他的:如果您要去災區,有幾個地方我希望您能去看看。

首先希望能去看看避難所的災民,陪他們說說話。

因為避難所的人都經過了九死一生,即使向對方傾訴自己失去了家人,可能也只會得到一句:“是嗎?我的經歷更慘。”沒人會耐心地聽他們的傾訴。

所以,如果能有人去避難所陪他們聊聊天,他們就會明白自己並不是孤獨的,也沒有被社會遺忘。

原來僅僅是“傾聽”就可以安慰到他人啊!

安慰親友時,只做到傾聽是不夠的

突然遇到朋友說到家人去世的話題,如果他會繼續說下去還好,若是開始沉默,我就會手足無措:

繼續沉默似乎不太好,轉移話題好像太刻意,接著說又怕說不到點子上,令他更不開心。

會告訴我這樣的事情說明他很信任我,可是我究竟要怎麼做才能真正安慰到他呢?

“我很害怕別人向我傾訴悲傷,怎麼回應才能讓他感到安慰?”

再比如說我媽常會在忘帶鑰匙或者打破東西后對我感嘆:“我果然老了,不中用了。”

我總是直接慣性的回應:“才沒有呢!”我媽總說我是在應付她。

其實我自己聽起來都像是應付,但是我心裡真的沒有這麼想呀!要怎麼才能讓她相信我呢?

阿川的《與其誇誇其談,不如靜心聆聽》裡就提到了這種情況:

當事人雖然嘴上謙虛,但心裡想聽到的其實是溫暖的安慰。正因為意志消沉,所以在吐露出軟弱的心聲後,當事人會格外注意對方會作何反應

既然對方會重視我的反應,究竟怎麼做才能安慰到向我傾訴的人呢?

怎麼做能讓對方真正感受到安慰?

阿川佐和子在書中中大量列舉了自己在採訪中的經歷,其中,多次提到了“被傾聽”的重要性

先是回顧採訪高任和夫時的對話告訴讀者:不止是女性需要有個傾訴對象,在我們眼裡“話越少越靠譜”的男性也是需要“被傾聽”的。

再是通過採訪北野武時問到94年因摩托車事故,面部神經遭到創傷的事情:北野武留下了眼睛容易乾的後遺症,所以就算他已迴歸演藝圈多年,眼睛總是時刻提醒他當時的恐慌,這個恐慌永遠不會因為時間而消散,讓他把心聲說出來也是一種安慰。

“我很害怕別人向我傾訴悲傷,怎麼回應才能讓他感到安慰?”

阿川並沒有系統地將這些與“被傾聽”相關的採訪收集在一起,我將散落在書中的各個章節中的它們提煉出來,總結出了安慰他人時的法門。

除了認真聽他傾訴以外,還需要注意以下4點:

1:尊重對方的節奏

人在講述悲傷心情的時候,情緒可能是不穩定的,也許導致說話斷續或者邏輯不清。

這個時候千萬不要搶話或者去試圖問清楚邏輯,只需要耐心地聽他說完就好。

2:與對方的視線高度一致

如果想表示親切,一般人跟小朋友講話的時候都會蹲下身來,讓視線可以跟小朋友平視。

“我很害怕別人向我傾訴悲傷,怎麼回應才能讓他感到安慰?”

這個道理對成年人也通用,安慰別人的時候,與他視線高度一致是很重要的。

當你意識到對方此時的話語是需要被安慰的時候你是站著的,而你是坐著的,就馬上站起來。

反之也一樣,保證和他的視線在同一高度,讓他感受到你對他心情的重視。

3:不要說我懂你

任何人都不可能與別人有百分百的共情力,在安慰對方的時候說“我懂你”,只會讓對方心裡不滿:“你真的懂嗎?你又沒經歷過,就算你經歷過,你也不是我。”

就像女性都會經歷生孩子,但臨產的時候就是會有人痛的鬼哭狼嚎,有人只是哼哼幾聲。究竟是因為痛的程度不一樣還是忍痛能力不同而已?這不可能說的清楚。

你可以告訴對方你有類似的經歷,他自然會明白你在努力與他感同身受,但是千萬別出現“我懂你”類似的字眼。

4:安慰的話,請隔兩秒再開口。

就像前面舉的例子,我媽在說她老了不中用的時候,其實回應的話是沒問題的,但是錯在我馬上接話了,如果隔上兩秒鐘再說那句“才沒有呢。”,我想我媽的感受會好很多。

不過為什麼是兩秒而不是三秒,五秒呢?

這是阿川在書中總結出來的最佳時間:

三秒太長了,但一秒又顯得太刻意。兩秒應該是最為妥當的。

“我很害怕別人向我傾訴悲傷,怎麼回應才能讓他感到安慰?”

女生都很在意自己的體重,假如你問老公:“我是不是很胖啊?”

這時候他打著遊戲頭也不回地馬上回答:“不,一點也不!”你百分百會覺得他在敷衍你。

但是如果他看了你一眼,隔了5、6秒才說:“不,一點也不……”你又就會覺得他的無話可說中藏著一股“老婆是胖了,但是說出來會被打”的求生欲。

可能只有他轉頭看你兩秒後,笑著說“不,一點也不!”你才會真的感到心落地:我應該真的沒胖。


其實呢,安慰的話語有很多,重要的並不是你用了哪句話,而是你表達的方式、表情、動作、語速、語調……這些話語外的東西合在一起,是否能令對方感受到“這個人確實是在真心安慰我”呢?

如果做到了這些,對向你傾訴的人來說,就足夠了。

作者介紹:南梔夫人,新媒體從業者,業餘讀書人,努力做到一知不半解。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