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艾灸得长寿?古代名医有办法


【本篇是:中医彭鑫博士讲解《艾灸养生》系列课程-之三。(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黄帝内经》之后第一部专门讲针灸的书,是晋朝皇甫谧写的,皇甫谧非常厉害,他把《灵枢》经里面的内容整理好了,整理好同时,又根据他自己的经验,还有他从老师那儿学来的针灸的方法,汇编成一部专门的针灸的书叫《针灸甲乙经》,这本书内容很深。再有一个盛世就是唐朝,唐朝的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里边有大量的篇幅来提倡“针灸并用”。针也提倡,灸也提倡,针我就不在这赘述了,因为很多。灸我们通过几个案例来跟大家分享。

第一个就是唐朝著名的医家孙思邈,他有一个外号叫“药王”,为什么叫“药王”?老百姓都特别尊崇他,非常爱戴和喜欢他,因为孙思邈经常的布施医药。通过医药来帮助老百姓,而且不收费。这样一来的话,他在群众中的地位和声望非常高。同时唐朝有三代皇帝,都邀请他来入朝作官,他都婉言拒绝,一直在哪里呢?一直在陕西铜川,药王山那里给老百姓治病。大家有时间的话,路过陕西的时候,可以去陕西耀县,那块儿有一个铜川。当地的地名叫铜川,药王山有孙思邈的纪念博物馆,还有孙思邈的庙,还有他当年的一些事迹,还有一些遗迹,传说,那边非常多。(今日头条 )所以说孙思邈就被老百姓之称之为“药王”。因为他的药非常管用,他的《千金方》治愈了无数的病人。他活到了141岁,大家注意这141岁,年龄很大了。有一个更神奇的事是什么呢?就是孙思邈到了90多岁的时候,还耳聪目明。并且他还著书立说。大家想想,我们一般的人写书都是多大年龄写?可能20多岁就出书了,有的专家到了40多岁的时候就已经著作等身了。什么叫著作等身啊?著作等身就是你写的书,出版过的书,一本一本摞起来的高度和你的身高一样,这就是著作等身。这说明什么,就是很多人其实他从很年轻,就开始写书,孙思邈的著述包括《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

写好《千金要方》时是70岁,写完《千金翼方》的时候是100岁。我们看到孙思邈是在70多岁的时候,才把他的第一本书写完,那就是《千金要方》。我们都知道70多岁的一个老人,那个时代没有老花镜,没有电灯,没有电脑,他怎么写的呢?他就是用毛笔一字一个字写的。由此我们推断,当时的孙思邈,能把这本书给写完,可想而知他的身体得多么好,他的眼神得多么好。(今日头条 )你想写这种书,他肯定不是在一张大纸上用大字在那写,肯定是用毛笔蘸好墨之后在一张纸上,一张一张的,写的是蝇头小楷,才能写好。那就能说明一个问题,我们练过书法都知道,70多岁还能拿笔写书法,尤其写小楷,非常难得。为什么呢?因为一不小心,就开始手抖了,所以我们看到孙思邈到了100多岁,他还能把《千金翼方》完成。说明他眼不花,手不抖,身体非常好。古代记载他活到100多岁,有的书里边记载是120岁,有的书里边记载是141岁,总之是活过100岁,说明孙思邈也很长寿。

在《千金方》里边,他就特别提倡艾灸,他认为艾灸是一个很重要的养生方法,每逢阴历的初一、十五,都提倡艾灸自己的足三里穴,这个穴位是一个长寿的穴位。而且他讲:“凡人居家及远行,随身常有熟艾一升”。他说凡是人要是居家,自己在家里待着或者是出远门的时候要背上熟艾,其实就是艾绒,背上艾绒一升,就是一袋。一袋艾绒随身备着,以便于经常艾灸足三里穴可以防病治病,这就是孙思邈的思路。同时艾灸足三里穴,现在研究发现它有很好的强壮身体各项功能的作用。以后我会专门讲到这部分的作用。

再往后看,在唐朝的王焘《外台秘要》里面,也经常会提到灸,而且对灸非常重视。有宋代的王执中的《针灸资生经》,还有明代高武《针灸聚英》。明代有一个著名的医家叫杨继洲,他写了一本书叫《针灸大成》,这些书都是针灸的专业书,专门写针灸。到了清朝的廖润鸿还有一个《针灸集成》,这里边都非常重视灸法。

有没有专门写灸法的专著呢?也是有的,而且也不少。比如说公元3世纪就有《曹氏灸方》,唐朝有一本书叫《骨蒸病灸方》专门治骨蒸病的这种方法。宋代有《黄帝明堂灸经》《灸膏肓腧穴法》《备急灸法》这些艾灸的方法。元代有《痈疽神秘灸经》,清代有《太乙神针》《神灸经论》等等,这些著作都是专门论述灸法的。

南宋医家叫窦材,写一本书叫《扁鹊心书》,里面是怎么说的呢?“故为医者,要知保扶阳气为本,人至晚年阳气衰,故手足不暖,下元虚惫,动作艰难。”要作为医生,要知道有扶阳气的方法,扶阳气是根本。(今日头条 )人到了晚年之后,阳气衰少了,虚弱了。这个时候手足不温,手脚都是凉的,下元虚惫,就是说丹田气不足,肾虚,因为肾虚导致的腰酸腿软,走路动作不敏捷,叫做动作艰难。他接着讲说:“盖人有一息气在则不死,气者阳所生也,故阳气尽必死”。他说人是靠着一口气而活着的,这口气主要就是指的阳气,叫做气之阳所生。所以说阳气不足的话,这个生命就走到尽头了。

他接着讲,说保扶阳气者有三,就是补助扶阳的方法有三种,灼艾第一,灼艾就是艾灸,这是第一名最好的方法。丹药第二,吃丹药,吃中药草药来补养元气的这是第二名。附子第三,就是吃附子,你像现在还有这个很多人提倡吃附子,吃火神派的这些药方,这是排在第三的。这是窦材在《扁鹊心书》里边所讲的办法,他非常推崇艾灸。在《扁鹊心书》里边有记载大量的艾灸的方法。当然这些艾灸都是直接灸。下一个话题我们就会讲讲艾灸的方法的进化。(未完待续)


本篇是:中医彭鑫博士讲解《艾灸养生》系列课程-之三。(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免责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药物、药方、针灸以及其他各种治疗和养生方法,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应用,切勿自行应用。如因不当使用所产生的问题,概不负责。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保留相关法律权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