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益客食品IPO被審查:淨利波動大,業務多而不精

華夏時報 2020-03-27 18:13:29

江蘇益客食品IPO被審查:淨利波動大,業務多而不精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徐超 見習記者 王穎 無錫報道

近日,中國證券業協會公佈了今年首發企業信息披露質量首次抽查名單。此次參與抽籤的企業共73家,被抽中的4家企業分別為湖州銀行、湖南華聯瓷業、江蘇新視雲科技和江蘇益客食品。其中益客食品是一家以屠宰家禽為主業的公司,業務覆蓋肉禽產業鏈多個環節。

財務數據真實性向來是IPO抽查現場核查的重點,暫且不論益客食品是否存在“帶病上市”的可能性,其招股書中披露的淨利潤波動大、盈利穩定性存疑,以及業務體量和毛利率在市場上均不佔優,未全員繳納社保等風險,就足夠引起關注了。

針對上述問題,本報記者多次致電益客食品董事長田立餘,但電話一直未曾接通;記者去電招股書披露的董秘聯繫方式,其工作人員表示“董秘劉家貴在外巡查子公司,歸期未定。”截至發稿,發去的採訪函也未獲回覆。

毛利率低,淨利波動大

根據招股書,益客食品系中國大型禽類食品龍頭企業。截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及其下屬子公司共有17條鴨屠宰線、6條雞屠宰線,總計23條禽屠宰線;6條飼料生產線;3個商品代鴨苗孵化場、1個商品代雞苗孵化場;2條調理品生產線、1條熟食生產線。

報告期內,益客食品的營收保持穩步增長,但淨利潤波動幅度較大。招股書財務數據顯示,2016年-2019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74.51億元、75.21億元、99.05億元、69.83億元,淨利潤分別為1.83億元、7884.43萬元、1.59億元、1.85億元。其淨利潤在2017年大幅下滑60.08%,雖然2018年同比增長117.39%,仍未達到2016年淨利額。

同時,益客食品的綜合毛利率低於行業水平。2016年至2019年上半年,同行業上市公司新希望和華英農業的平均毛利率分別為9.91%、9.68%、9.90%、8.16%,而益客食品毛利率分別6.05%、4.44%、5.06%、5.66%。益客食品表示,這主要是由產品結構和產業鏈環節差異所致。

從業務類型來看,益客食品與華英農業較為相似,但兩者的產品結構卻大不相同。益客食品鴨產品的收入佔比均在50%左右,而華英農業鴨產品的收入佔比約30%,同時華英農業熟食和鴨苗的收入佔比遠高於益客食品。鴨苗、熟食等業務的毛利率較高,屠宰業務的毛利率較低,且華英種禽屠宰業務的毛利率中還包含了商品代種禽養殖的利潤,此消彼長,益客食品的綜合毛利率就低於了華英農業。

新希望也與之類似。雖然新希望種禽業務收入在行業內處於龍頭地位,但其最大的收入來源為飼料業務,同時開展豬飼養和屠宰業務。新希望飼料銷量在全國位居首位,報告期內該業務毛利率均在7%左右,遠高於公司屠宰業務的毛利率,同時新希望種禽屠宰業務的毛利率中還包含了商品代種禽養殖的利潤,因此綜合毛利率高於益客食品。

值得注意的是,益客產品雖然在不斷將業務觸及產業鏈上下游,但研發投入仍佔比較低。2016年-2019上半年,益客食品研發投入分別為386.69萬元、434.55萬元、593.15萬元和326.25萬元,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0.05%、0.06%、0.06%和0.05%。新希望同期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0.11%、0.10%、0.13%、0.20%,同時新希望的營收是益客食品的數倍。

全線發展,然市場佔有率低

據瞭解,報告期內,益客食品主營業務範圍主要覆蓋肉禽行業產業鏈多個環節,主要包括四大板塊:禽類屠宰及加工(下稱“屠宰板塊”)、飼料生產及銷售(下稱“飼料板塊”)、商品代禽苗孵化及銷售(下稱“種禽板塊”),以及熟食及調理品的生產與銷售(下稱“調熟板塊”)。

其中,屠宰板塊分為鴨產品雞產品,為公司最主要的業務,營收佔比約80%。2016-2018年,在禽肉市場總量逐年成長的情況下,益客食品禽肉產品市場份額從4.25%成長到4.38%,2018年產量達85.23萬噸。而以8.85%的市場份額位列第一的新希望,禽產業收入僅佔其營業收入中的四分之一,2018年產量172.12萬噸。

與屠宰業務相比,益客食品的飼料與種禽業務,因公司不涉及養殖,養殖環節由農戶或合作社承擔,業務規模並不大。

中國飼料行業競爭格局基本穩定,根據智研諮詢2019年10月發佈的《2018年中國飼料行業市場規模、競爭格局及未來五年行業發展趨勢分析》,產量前三的公司新希望、海大集團和雙胞胎集團,2018年飼料產量分別為1715萬噸、1065.4萬噸和1000萬噸,佔我國飼料總產量比重分別為7.5%、4.7%和4.4%。而益客食品2018年飼料的產量僅411.39萬噸,與頭部企業存在明顯差距。

種禽按繁育的代次可分為曾祖代、祖代、父母代。本報記者瞭解到,含金量最高的曾祖代基本由國外育種公司壟斷;祖代,2018年國內市場排名前三的是山東益生、福建聖農及北京大風,合計佔據市場份額的51.53%;益客食品旗下種禽主要為父母代養殖,業務含金量低、市場競爭激烈。

熟食行業整體仍處於激烈競爭的階段。招股書披露,截止2016年,國內休閒滷製品行業CR5為21%,前三名分別為絕味食品、周黑鴨與煌上煌,份額分別為 8.9%、5.5%及 2.7%。2019年上半年,絕味食品、周黑鴨、煌上煌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4.90億元、16.26億元、11.68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9.42%、1.8%、13.15%。

益客食品旗下熟食品牌“愛鴨”,其線下門店數量2017年底達到560家,2018年底減少至521家,至2019年6月底回升至538家;愛鴨門店2017年、2018年、2019年上半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8401.69萬元、8067.52萬元、3787.38萬元,整體呈下降趨勢。

“從整體來看,滷鴨行業的增速從去年開始就已經大幅下滑,如何精細深耕、穩定擴張,提升盈利能力,已經成為每個品牌亟待解決的問題。絕味通過加盟‘跑馬圈地’,轉向營銷‘美食平臺’;周黑鴨在經歷營收、淨利雙雙下滑後,與餓了麼、御泥坊等互聯網品牌合作營銷高端、時尚的品牌形象;煌上煌則一直推行新工藝、新設備、新技術,通過機械自動化、信息智能化,打造智能化傳輸線生產工廠。與這些‘鴨界’巨頭相比,愛鴨並不具備強大的品牌效應,也沒有格外突出的營銷點,數字化升級並不突出,發展略顯頹勢屬於正常現象。”消費行業分析師趙奕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