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市北区打造17个共同体学校!与集团化办学有何区别?


月26日下午,

市北区“贯通培养共同体”青岛第二实验初级中学共同体在学校成立共同体成立后将构建起“学段贯通、课程整合、系统培养”的新型培养管理模式,实施“成长链计划”,试点幼小初贯通培养,解决学段衔接中的问题

重磅!市北区打造17个共同体学校!与集团化办学有何区别?

那么与年前市北区推进集团化办学,建立的7个教育集团有何联系,又有什么区别呢?佩奇老师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家长们做出比较。

1

集团化办学与共同体措施比较

集团化办学

1.教学设施共享。

集团内部实现运动场地、设施设备、专用教室共享公用。

2.教师资源共享。

各教育集团建立了名师工作室和师徒结对长效机制,开展“名师助飞”“跨校结队”工程,集团名师导师团队与中青年教师“结对帮扶”,全方位指导,培养了一批“潜力股”。

名师走教将集团内的精品课程带到全部成员校;相对薄弱学科教师到本部进行顶岗柔性交流,提升教学和管理水平……集团化办学盘活了教师资源,促进了教师队伍的均衡发展。

3.教学策略共享。

集团内除了共研教研,还共研策略。

采取“抱团发展,契约合作”的松散型组合,以强带弱,在一定范围内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让名校引领作用辐射更多学校,名校带新校、名校带老校、名校带民办校

共同体办学

重磅!市北区打造17个共同体学校!与集团化办学有何区别?

从知识体系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角度,全面审视不同学段的教育架构、不同的教学方式、不同的教育目标,实现教育内在肌理与逻辑的自恰,建立对学生发展水平的合理期望,将组建专门的衔接课程开发团队,开发衔接课程。

构建起“学段贯通、课程整合、系统培养”的新型培养管理模式,实施“成长链计划”,试点幼小初贯通培养,解决学段衔接中的问题。

根据共同体特点,利用政策空间整合课程内容,还将探索共同体内骨干教师岗位联动模式,尝试开展小学、初中衔接年级教师共同体内交流

对比来看,共同体更像是帮助孩子们在幼升小或小升初时进行目标学校老师进行衔接课程培养。集团化办学体现的只是优质校内资源的互相交流,开设品牌分校等打造成自己的优秀品牌。


2

涉及学校、范围不同

集团划办学,涉及7个集团,24所小学。共同体办学涉及17个贯通培养共同体,所涉及小学更加全面,也添加了幼儿园部分与广饶路超银。

集团化办学涉及学校

重磅!市北区打造17个共同体学校!与集团化办学有何区别?

共同体办学涉及学校

重磅!市北区打造17个共同体学校!与集团化办学有何区别?

注意:在青岛47中官方公众号中,所发布共同体学校为11所(青岛四十七中、长阳路小学、广饶路小学、上清路小学、寿光路小学、台湛路小学、延安二路小学、青岛爱之帆学校、超银中学广饶路校区、宝应路幼儿园、优秀幼儿园)市北区此文件应该没有发全。


3

市北小升初划片


市北区此次共同体办学成功后,相信也是对平均学生资源的亮点举措!集团化办学与共同体办学都是优化平均教学资源的一种形式。


但家长们要清楚此次共同体培养和招生入学没有任何关系,校区小学单位与以往相比,也没有任何影响和变化!家长们请放心!

重磅!市北区打造17个共同体学校!与集团化办学有何区别?

重磅!市北区打造17个共同体学校!与集团化办学有何区别?

重磅!市北区打造17个共同体学校!与集团化办学有何区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