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拆迁,居住在农村的“非农业”村民无权分得土地补偿?大忽悠

随着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很多农村都在合村并点,改造升级,拆迁重建,土地征收,规划新农村等。由于结婚、上学、就业等原因,一部分非农业户口的人将户口迁入农村,既然是农村拆迁,那非农业户口的人到底能不能拿到补偿款?今天就与大家来探讨一下这个话题。

农村拆迁,居住在农村的“非农业”村民无权分得土地补偿?大忽悠

在讨论前,我们要先了解一下什么是非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为分配社会福利等将户口划分为了农业户口和非农户口两种类型,农业户口指的便是靠自己生产口粮的居民,非农业户口则是指靠国家分配口粮的城市户口居民。因为非农业户口不属于村集体一员,没有土地承包权和宅基地使用资格,因此,过去农村拆迁时无法分得土地补偿款。但是,现在情况不同了。

已经进行户籍改革的地方

国务院2014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也就是说,已经进行户籍改革的地方不再区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居住在农村的居民统一被称为农村居民。既然没有户口区分,所以非农业户口拆迁的安置补偿跟农业户口的村民是同等待遇的,安置补偿中的房屋面积补偿,宅基地补偿,户口面积补偿等,都是一样的,没有区别!

需要提醒一点,未更换户口本前,户口本上标注着的“非农业”会被部分村委会抓住把柄,这时就需要吵一架了。

农村拆迁,居住在农村的“非农业”村民无权分得土地补偿?大忽悠

尚未进行户籍制度改革的地方

尚未进行户籍制度改革的地方就比较麻烦了,由于征地补偿款是由拆迁方补偿给村集体,再由村集体会议决定发放方式,通常最终决定都是只发放给农业户口的村民,把非农业户口村民排除在外。因此,非农业户口在尚未进行户籍制度改革的地方想要获得土地补偿,必须通过村民大会认定为村集体一员才行,或者通过法律途径认定(由于村实行自治,法院也很难插手认定,实在没办法也可以尝试)。

农村拆迁,居住在农村的“非农业”村民无权分得土地补偿?大忽悠

户口迁到城里,农村房屋拆迁时能否获得补偿?

此外,现在农村存在的普遍现象是:父辈在农村留有大面积的房屋,自己因某些因素将户口迁出,同时也不在家里生活、居住,当老人去世后就更没有人居住了。如果遇到征地拆迁时,还有补偿吗?答案是,肯定有。虽然按照现行法律法规,户口迁出农村就不再享有宅基地使用权,但是宅基地上面的房屋是可以继承的。因此,只要房子还在,拆迁时,拆迁方就要根据房屋价值支付拆迁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