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功”無數卻遭毒酒一杯,水滸論“義氣”還是講“意氣”

在整個水滸宇宙中,其實有許許多多的好漢的故事可以供人們傳頌至今,固然有許多道理值得反覆推敲。智取生辰綱的智多星吳用,棒打洪教頭的豹子頭林沖,或是醉打吊睛白額虎的行者武松……

立“功”無數卻遭毒酒一杯,水滸論“義氣”還是講“意氣”


然而,我注意的方面不僅僅是對於當時宋末那種官逼民反、逼上梁山的腐朽社會狀況或者是民不聊生的悲慘情形,更多的是如標題所言——義氣。

立“功”無數卻遭毒酒一杯,水滸論“義氣”還是講“意氣”


眾所周知,在梁山泊,那些“土匪”們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哪個不是稱兄道弟的。所以,在這種江湖上,講究的就是義氣;我閱讀後,感覺這江湖義氣可不是一個正確的觀念,往往害人頗深。

要說李逵與老大宋江的故事真是喜劇性的見面和悲劇性的結局。宋江看到了李逵身上別人看不到的性格——率真單純,有勇卻無謀。或許這在宋江眼中是個優秀的保鏢,說難聽點就是用來當槍使,呼來喚去的狗腿子。但李逵可不這麼想,宋江在他缺銀子的時候及時送了十兩銀子,所謂的“及時雨”便是如此。從緊接著發生的事即可看出——黑旋風水戰浪裡白條,也由此成為一個經典故事,李逵為了給老大喝一口鮮魚湯,不惜直接與漁人鬧矛盾從而大打出手,直至宋江來才被平息,從中可以看出李逵對宋江的忠心,同時也可以看出李逵是一個莽夫,有勇無謀,毫無耐心,做事粗魯,講不了道理就動手。最終坐上了第二十二把交椅,也是

立“功”無數卻遭毒酒一杯,水滸論“義氣”還是講“意氣”


在《水滸傳》中,江州劫法場也是個膾炙人口的典故。根據原文——“脫得赤條條的, 兩隻手握兩把板斧, 大吼一聲, 卻似半天起個霹靂, 從半空中跳將下來。 手起斧落, 早砍翻了兩個行刑的劊子。” 毫無疑問,李逵毫不在意敵我力量的懸殊,單槍匹馬上前與官兵戰鬥,不在意後果和自己的危險性,表現的是他的那種莽撞大膽和彪悍勇猛,更重要的是他那種記恩並做回報的義氣之行值得欽佩。然而後續發生的事——李逵殺人殺得過火,都忘記自己來此之目的,也只能給他定義一種頭腦簡單、好戰嗜殺的形象。在後來的打祝家莊和打扈家莊中,也深深地體現了他喜歡濫殺無辜、殺到興頭上就聽不了的這一點。

立“功”無數卻遭毒酒一杯,水滸論“義氣”還是講“意氣”


只記得,李逵與宋江的最後一次交情,便是喝毒酒一事了,這事,我閱讀後微微沉默。思來想去——實際上從李逵的角度,為自己名聲不受敗壞而殺死自己的弟兄,確實是有點不近人情,甚至於是有些殘忍,毫不講義氣;然而從宋江的角度來看,確實於情於理。說是怕敗壞名聲,大概是宋江瞭解李逵,清楚若是自己死了,李逵將會起來進行復仇,在與方臘的戰鬥中,梁山泊的戰鬥力已所剩無幾,這樣只會導致最終結局更慘,還給自己戴上心存造反的帽子。所以說在這一點上從大局著想,講“義氣”還是講“意氣”,就一目瞭然了。

立“功”無數卻遭毒酒一杯,水滸論“義氣”還是講“意氣”


《水滸傳》有更多的故事值得人們去考究,更多的道理值得人們去思考,或許這也是他能成為四大名著之一的理由了罷。

立“功”無數卻遭毒酒一杯,水滸論“義氣”還是講“意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