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夫人》:以裤装为杠杆撬动的女权意识

Design

Architecture

Interiors

Fashion

Art

Transport

《美国夫人》:以裤装为杠杆撬动的女权意识

THE STUFF THAT

REFINES YOU

《美国夫人》:以裤装为杠杆撬动的女权意识

裤装革命

Jeans and

Feminism Movement

由 Cate Blanchett 主演的剧集《美国夫人》于4月在流媒体Hulu上线,它在历史记录的基础上为我们讲述了了1970年代女性意识的觉醒与性别运动、平权运动的跌宕起伏。《美国夫人》找到一个过往影视作品中罕有的角度:从美国第二次女权运动最有争议的保守派领军人物 Phyllis Schlafly 入手。

《美国夫人》:以裤装为杠杆撬动的女权意识

《美国夫人》:

一条裤子的意义

随着20世纪60年代第二波女权主义的兴起,《平等权利修正案》(Equal Rights Act,简称ERA)得到了越来越多跨党派的支持,而在Phyllis Schlafly的介入下不仅于1978年依然无法达到50个州取得3/4州批准(即38个州),未能最终通过。Schlafly 使得原本的平等思潮褪去当时汹涌的外壳,保守派带着声势浩大的力量进行着集体反击。

《美国夫人》:以裤装为杠杆撬动的女权意识《美国夫人》:以裤装为杠杆撬动的女权意识

剧中的Schlafly与历史中的Schlafly

许多曾经的平权承诺被反水,也宣告了由Betty Friedan(《女性的奥秘》作者)带领的第二次女权主义运动遗憾地落下帷幕。

《美国夫人》:以裤装为杠杆撬动的女权意识《美国夫人》:以裤装为杠杆撬动的女权意识

《女性的奥秘》与作者 Betty Friedan 以及剧中的 Friedan

《美国夫人》即聚集于运动由盛转衰的最后十年,女性群体的内部利益分化被当时占主流的男政客利用,成为反对女性平权统一战线,这或许是导致ERA出现阶段性失败的主要原因。

《美国夫人》:以裤装为杠杆撬动的女权意识

着装风格是1970年代女性平权运动的复杂性在不同派系的表征。该剧集的服装主设计师Bina Daigeler以这个原则入手,为剧中角色进行了服装订制。Daigeler与她的服装团队通过大量收集当时的时尚和新闻杂志图片,拼凑出一份完整且“分裂”的美国1970年代女性服装档案,而其中裤装成为保守自由两派中最为突出分界线。

《美国夫人》:以裤装为杠杆撬动的女权意识《美国夫人》:以裤装为杠杆撬动的女权意识
《美国夫人》:以裤装为杠杆撬动的女权意识《美国夫人》:以裤装为杠杆撬动的女权意识
《美国夫人》:以裤装为杠杆撬动的女权意识

剧中人物与原型的对照

美国1960-1970年代,裤装被传统家庭主妇认为是不可接受的,甚至裙裤也被列于黑名单上。与此同时,东西两岸的自由派女性服装却显现出前所未有的多元化和现代化。

《美国夫人》:以裤装为杠杆撬动的女权意识

来自《美国夫人》剧集截图

某种程度上来说,能不能按自己意愿在任何场合自由地穿上裤装,成为了那个年代的女性是否取得自由的一个标准。

当女性平权落到能不能穿裤子这件事上,在现代生活里看起来是魔幻的,但在半个世纪以前,却是一个严肃的站队问题。

《美国夫人》:以裤装为杠杆撬动的女权意识

从无到有的女性裤装史

即使在27年前(1993年)的美国政坛,女性还会因为拒绝穿裙装而被禁止进入国会,半个世纪(准确来说是48年)以前,女学生在公立学校的着装标准仅限于裙子。

《美国夫人》:以裤装为杠杆撬动的女权意识

1990年代女性政客聚集于国会

女性穿裤子的历史远远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久远,今日女性的着装权利来得并不容易(尽管人们仍在为其更多的自由度与可能性进行争辩),它凝结着上世纪历时久远的三场女性运动与无数进步女性的心血。

20世纪20年代之前,女性裤装还普遍不被社会所接受。

《美国夫人》:以裤装为杠杆撬动的女权意识

艺术家Barbara Kruger戏仿二战时期的应征海报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大部分青壮年男性被征召入伍,大量女性被逼走出家庭承担起那些原来由男性担当的工作,成为社会劳动力群体的主力军,比裙子活动范围更大的裤装自然也成为工作女性的日常穿着选择,但也仅仅在工作岗位中。而社交生活中,裤装仍然是被认为是不得体的,且女性本身也并没有穿裤子的意愿。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男性重新回归家庭,1950-1960年代的和平时期女性的妻子和母亲角色再度被强化,裙装再次垄断女性衣橱。

《美国夫人》:以裤装为杠杆撬动的女权意识

二战时期职业女性的裤装形象

以1960年代作为时代背景《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中,穿得最多裤装的是“男人婆”苏西,甚至在酒会等正式场合也以裤装出席,这个服饰特征被用来描写其不得体和过于乖张的性格特征。

《美国夫人》:以裤装为杠杆撬动的女权意识

来自《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剧集

而米琪则只有在非常休闲的情况下才会穿裤装,比如度假或者夜间朋友聚会喝酒的时候,在表演、晚宴和其他正式场合都是各种裙子配大衣外套。

《美国夫人》:以裤装为杠杆撬动的女权意识

来自《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剧集

但正如已经离开乔的米琪在自己的单口喜剧事业上混得风生水起,要求已经冲破家庭局限、在社会上创造过更多价值的女性重新回归家庭,必然会带来很多的不满情绪。

传统家庭职责(妻子、母亲)已经无法满足年轻女性,她们想要寻找除家庭外的更多的人生价值,这为1960年代的第二次女权运动埋下了伏笔。

而随着 Gabrielle Chanel 的着装风格对女性群体产生影响、1966年推出的Le Smoking无尾燕尾服扩展了女性穿着的可能性,裤装摆脱了人们“规则”维度的考量,而成为一种时尚的语汇。

1970年代

——走向激进

相比起未来1980-1990年代的审美单一化,1970年代女性服装风格呈现一种大爆炸状态,款式、花纹及颜色之多让人眼花缭乱,其中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方向没占据主流风向,各种单品任意混搭,不同风格(奢侈、朋克、牛仔风、嬉皮士、东方异域风情)不断得到融合和再分解,是一个真正充满活力的年代。

《美国夫人》:以裤装为杠杆撬动的女权意识《美国夫人》:以裤装为杠杆撬动的女权意识

来自1970年代剪报

这又与当时少数群体崛起的时代背景一致,黑人平权、LGBT性少数、女性平等的思潮与运动此起彼伏,不同的阶层、种族,甚至地域(东岸、西岸和中部地区)都出现差异较大的穿衣风格,嬉皮士对东方(主要是印度)文化的过分热衷又增加可供利用的无限元素和主题。

《美国夫人》:以裤装为杠杆撬动的女权意识《美国夫人》:以裤装为杠杆撬动的女权意识
《美国夫人》:以裤装为杠杆撬动的女权意识《美国夫人》:以裤装为杠杆撬动的女权意识

时至今日,仍有无数时装品牌向1970年代及其前后风潮进行回溯,Celine与Marc Jacobs即是其中代表

较为年长的女性钟情于1940-1950年代的复古风,青年女性则始终对抗1960年代过分浓重的嬉皮风,但无论是哪个年龄段,舒适和休闲几乎成为这个年代女性服装风格的一个核心基石。

相对于以往的定制概念,chic这个代表着放松和好看的潮流语开始盛行,隐含着平民化和普遍化。

・Blue jeans 丹宁十年

如果要在1970年代选出一个单品成为集女性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百搭之王,牛仔裤必然在首选清单上。直筒、喇叭、高腰、连身裤各种剪裁式样层出不穷,用色之多也达到了几乎令人瞠目结舌的程度,其中又以传统的丹宁蓝色牛仔裤最受欢迎。

《美国夫人》:以裤装为杠杆撬动的女权意识

《美国夫人》Schlafly 在华盛顿街头走向众议院的40秒时间里(第一集),游走在她身边的那些支持ERA的年轻一代中,身穿绝大多数女性穿着牛仔裤(注意背后行人的裤子和颜色)。

《美国夫人》:以裤装为杠杆撬动的女权意识

第3集中在准备游街物料的自由派可以给到一个更为清晰的展示,肉眼可数的就已经有8个女生穿着蓝色牛仔裤。

各大服装品牌每季新出的单品不仅没有成功把牛仔裤挤下单品之王的宝座,反而积极围绕着它进行新品设计,让女性消费者不仅购入更多的牛仔裤,也将原来就有牛仔裤搭配出新风格。

《美国夫人》:以裤装为杠杆撬动的女权意识

1970年代之前,牛仔裤还只是仅仅作为一个功能性单品在工作场合使用,不会出现在日常生活和社交场合。

但得益于1960-1970年代揉合着朋克文化和嬉皮士文化的反主流文化运动的兴起和蓬勃发展,牛仔裤受到大量年轻人的追捧,同时也引导着包括一大批原来主打功能性的牛仔裤品牌转变成为引领时尚的领军者。

牛仔裤成为自由派作为坚持个性、自我身份认同的一种潮流选择,因此1970年代也被称之为丹宁十年。任何一次的自由女性阵营聚集,身穿牛仔裤的女性总是随处可见。相反,以家庭主妇为主的保守阵营,几乎都是清一式的裙装(第2集)。

《美国夫人》:以裤装为杠杆撬动的女权意识

在这个时期,女性在各种场合穿裤子的现象已经相当普遍(尤其是东西两岸地区)。迫于压力,美国政府于1972年通过了《教育修正案第九章》(Title IX of the education amendment),允许公立学校女学生穿裤装上学。

・Jumpsuit 连衫裤

在工作场合转成成日常穿着的单品不仅仅是牛仔裤,原先仅限男性的工装服也被华丽改造成红极一时的女性专属连衫裤。

当时常见的连衫裤上身带有纽扣和大开领,下身有常规裤子的口袋,制作材质广泛,包括涤纶、棉和丹宁在内。

《美国夫人》第4集非裔女性群体在家中聚会中,身穿红色连衫裤的女生显得非常出挑。

《美国夫人》:以裤装为杠杆撬动的女权意识

来自《美国夫人》剧集截图,非裔女性群体身着红色连衫裤

连衫裤不仅作为日常搭配单品被广大自由女性所喜爱,也慢慢成为晚装的一种,但相对于日常穿着的款式,晚装连衫裤在材质和样式上发生非常大的变化,更修身,材质更为闪亮,且多为无袖。

《美国夫人》:以裤装为杠杆撬动的女权意识

・Unisex 大行其道的中性风

1970年代更多女性走进职场(1970年达到了43.4%),也有越来越多的职业女性进入高级管理层,职业套装也成为她们彰显权力和力量的一个手段。

早在1932年的时候,法国设计师Marcel Rochas就已经推出女裤职业套装(Pantsuits),将女性想要穿裤装和职业西装的两个需求做了完美结合。

《美国夫人》:以裤装为杠杆撬动的女权意识

来自1970年代奥斯卡获奖电影《安妮霍尔》中,女主角Diane Keaton中性装扮带动时装风潮

和30年代偏向勾勒女性线条的pantsuit不同,70年代的套装设计不仅仅借取男性职业套装的外形,更吸收了他们大开大合的风格(宽松、oversize),“女强人”这个被男性特质所包围的职业刻板形象在这个阶段开始成形。

千禧年极简主义

今天离《美国夫人》所在的1970年代,已经过了将近半个世纪,女性平权运动也已经到了以METOO为标志的第四次。

经过1970与1980年代过于浮夸的风格大杂烩之后,从90年代起极简主义在现代职业女装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千禧年更成为时尚界的主流。

《美国夫人》:以裤装为杠杆撬动的女权意识

《傲骨之战》第2季第2集玛雅所穿的Armani Collezioni职场裤装

这和近现代女性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职场天花板不断打破和传统的性别意识日渐模糊的时代发展背景是紧密相联的,整个商业环境慢慢偏向不再过于强调性别分工,而是更看重个人能力和商业价值。

2015年,纽约市委员会人权部宣布禁止企业对员工作出基于性别不同的着装及妆容要求,即是说,企业不能强制女员工必须穿高跟鞋,除非要求所有男员工也穿高跟鞋,或者除非所有女性员工都必须戴领带,否则企业不能强制要求男员工必须戴领带。

《美国夫人》:以裤装为杠杆撬动的女权意识

来自《傲骨之战》剧集

近现代的极简主义和1970年代盛行的中性风有着本质的区别,是一种跳脱性别二元、以个人为核心、根植于现代快节奏高强度生活的一种反文化运动。

在这种生活哲学之下,现代女性的初装剪裁重新回归到舒适和功能性上,用色也慢慢精简到黑白灰米四色,样式简单之余也呈现多元化的趋势,甚至以往被认为“不够专业”的牛仔裤也慢慢浸透到大部分工种上。

无形的绳索

在一个假想世界里,如果有女权主义者建议把全世界的裙子都烧掉(甚至秉持着有杀错不放过的原则,不管苏格兰男士们的苦苦哀求,连苏格兰短裙都不放过),我应该能理解这种极端的想法(虽然不支持)。

“我穿上丈夫那样的裤子(当作一个玩笑),会怎么样”如果这个念头不曾出现在女性脑海里,她们或许不会知道或短或长的长裙短裙晚礼服,是她们生活牢笼的隐喻。

《美国夫人》:以裤装为杠杆撬动的女权意识

美国历史第一位竞选总统的非裔女性 Shirley Chisholm原型

正如《美国夫人》里那位美国历史上第一位竞选总统的非裔女性 Shirley Chisholm 所说的:“被人操纵了太久,以致你们都感受不到身上的绳索了。”

要摆脱绳索,就必须先能感知绳索的存在。

Writer: Christopher R.

标识赋新

LOGO Renewal

异客之“壳“

Ghost in Shell

《美国夫人》:以裤装为杠杆撬动的女权意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