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加州到北京》:北京作家海外求學工作後歸國,指點寫作祕笈

大家好,我是一個自媒體人的心理治癒系專欄作者若水,這是我們的第36次分享。今天繼續分享《從加州到北京》這本書的讀書筆記,今天看完本書啦,還不太捨得,斷續做了八個讀書筆記,看好書就如同跟一個好朋友交談那樣,不捨得。



《從加州到北京》:北京作家海外求學工作後歸國,指點寫作秘笈


在這本書裡,今天看到作者王葳和嚴歌苓的對話。她兩同為在海外有一定名氣的中國作家,惺惺相惜,並且家世背景差不多,都是出生於知識分子家庭,後來留洋,並持續寫作。



兩個人的對話作者實打實寫出來了,覺得挺有意思。兩人都提到了到海外後身處邊緣文化的一種觸動及由此帶來的創作熱情——很多故事和感觸都是從這當中來的。


不同的是,王葳會更加看重心理學,在心理學的框架裡去解讀一些東西。從尋找素材來看,王葳習慣於到處旅行,尋找素材;而嚴則喜歡把自己關在屋裡,閉門造車,當然,她偶爾也與朋友交談,甚至到咖啡館等傾聽別人聊天,藉此獲得靈感。


嚴的文字比較唯美,帶有深層思考,她的父親曾建議她:不要這麼理性,不然文字很可能讓人望而生畏,並失去很多讀者。不過嚴覺得不能迎合讀者,她覺得自己的作品是藝術而不是娛樂。


《從加州到北京》:北京作家海外求學工作後歸國,指點寫作秘笈


​王葳則也不排斥市井街頭語言,並且常常從中得到靈感,很喜歡運用類似京片子來寫作。


作為旁觀者,也是讀者也是作者,我覺得知識分子層面的這些人,其實有義務用盡可能直白的語言介紹比較深奧的精神內涵,不是大白話,也不是很艱深,就是介乎兩者之間比較好。當然,如果能用大白話講出大家都愛看的故事和道理,那就很厲害,這要求這個人修為很高,並且文字功底還很不錯,基本上就是爐火純青、出神入化了。


嚴歌苓也曾經為王葳文章寫過序言,作為差十幾歲的兩位作家,嚴覺得:她們那一輩的人可能會過得更為壓抑,會更加註重超我,有很多理想化和責任感甚至犧牲精神在裡面。


然而,新新人類們則更多從本我到超我,不再壓抑自己,而更多突顯本我——然而這股勁太大,也讓老一輩望而生畏。


當然,社會急劇變化,人的情感沒有歸屬,很可能就會產生認同危機和自身價值或意義的質疑,在這個過程中,也就會誕生很多的作品,之前的作家如是,現在的作家如是。


這是嚴歌苓表達的意思,我自己理解的,也確實覺得很贊同,沒有人能逃出她的時代,充分地融入時代,融入周圍的人,有情感,才會有共鳴,也才會有鮮活的素材,源源不斷。



《從加州到北京》:北京作家海外求學工作後歸國,指點寫作秘笈


由上面話題引申開去,我覺得內容創作者的創作,一定要有根基,比如你實打實地為家人、朋友為單位或者其他集體付出過,這才容易有感受、體會和題材,也才會帶著情感,容易打動人。

所以,和人事物的互動一定是必不可少的。


這兩天,在某平臺寫的東西多一些,並且經常是一些它們需要的比較短小的內容,開始覺得好玩,就是賺點碎銀子,寫得多了,突然發現,自己寫長文章不再費勁,就把這些鮮活的小素材整理一下,我的長文章就有了,並且,還比較鮮活,並不無病呻吟。


這彷彿為我打開了一扇窗戶,就是創作一定要依託周圍的群體,儘可能和一群人互動,這樣才會有根,才有靈感的來源。


所以,根據因緣,融入一些事情,接觸一些人,對於創作者來說,很有必要。並且也不要排斥短小的內容。您可以似乎無意識地把這些觸動自己內心的小事情記錄下來,相當於就是捕捉到了靈感的源頭,很美妙,也謝謝這些帶給我的領悟。



《從加州到北京》:北京作家海外求學工作後歸國,指點寫作秘笈


回到王葳在文末寫的她為啥從國外又要回國。我覺得那個文章特別好。我想,是使命和責任感,讓她回來。


她說自己常常想起唐朝,那個時代中國如此詩意,女人有相對的自由,長安也很國際化,那時候的中國人似乎比現在的我們自信。


王葳說,我們應該見人微笑,打個招呼,顯得更加有禮貌。我們要說謝謝,甚至對那些踩了我們腳的人。

我們不把別人想得很壞,我們先把別人往好處想。希望我們能夠放鬆,我們不激進、不仇恨、不官迷、不豔羨。

我們善待孩子,讓他們天真玩耍,不給他們太多功利的寄託。我們有大國的平和的心態,我們詩意的棲居。


《從加州到北京》:北京作家海外求學工作後歸國,指點寫作秘笈


我覺得她講得簡直太好,心有慼慼焉,為此,我們都要去努力,淡然地,又是極其勤奮的、充滿熱情的。


結尾作者還刊載了國內記者採訪她的英語學習方法的文章,簡單地總結,王葳不提倡功利性地學英語,越著急,反而越學不好,並且只能學到皮毛,學不到精神,到最後也是不能夠用英文寫作的。


而反過來真正的好奇、熱情和勤奮,就會讓我們創造一切機會學好英語。而英語其實只是工具,而不是我們的目的……


至此,看這本書接近尾聲,真的很好。看書真的像兩個靈魂的相遇,覺得真的很榮幸,謝謝。

也謝謝您對本文的閱讀。關於本書的其他七篇讀書筆記,我發在以下專欄裡。



夜深了,今天先寫這些吧。謝謝您來。碼字不易,也歡迎轉發~


《從加州到北京》:北京作家海外求學工作後歸國,指點寫作秘笈



若水:自由撰稿人。北大社會學碩士、前報社頭版編輯,11年媒體工作經驗。七歲孩子的媽媽。


瞭解書的更多內容,請戳如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