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機構課程大揭祕」這些細節需考察

美國實行的是包括幼兒園在內的K12教育,其中,K是幼兒園Kindergarten的簡稱,12代表從小學到高中的12年基礎教育。瑞思基於美式教學目標,其幼兒園課程包括Pre-K、K、Pre-RISE,小學課程包括S1、S2、S3、S4、S5,中學課程RISE Up。各年級分別學什麼?如何實現學習的連貫性?今天我們就先來看看瑞思幼兒園和小學的課程吧!

「英語機構課程大揭秘」這些細節需考察

瑞思採用的是美國K12教育體制下完整的課程體系,最後直接對接的是美國SAT、ACT考試。瑞思課程從Pre-K到S5八個年級,其中八個年級又分Pre-K—S1,S2—S3,S4—S5三大階段,三階段既有既定的教學目標,同時,各階段內部的知識體系又有著明顯的遞進關係,知識點由淺入深,充分遵循了孩子的認知規律,包括孩子的語言認知規律、學科知識習得、學科思維培養和能力的獲得等方面。

課程介紹

Pre-K — Stage 1

在玩中學,初步感知知識,養成良好習慣

這一階段是孩子正確學習的開始,通過學習各種學科知識,孩子們腦海裡開始形成基本的知識概念,養成學科英語思維,演講演示、團隊合作、項目管理等能力也在初步獲得。

「英語機構課程大揭秘」這些細節需考察

英文

首先,大家都知道英語是拼音文字,90%的單詞都符合拼讀規律。比如說,這個階段的語文課上,孩子們通過學習Phonics(自然拼讀法)和Dolch Sight Words(高頻詞),將拼讀規律內化成一種習慣,能達到見詞能讀,擺脫了記單詞的痛苦。再結合閱讀技巧,孩子可進行無障礙的閱讀,成為了一個初級閱讀者。

數學

這一階段,孩子們認識到數字在生活中是無處不在的。就拿“數感”的培養來說吧,可以用數字1表示任何物品:1只鬧鐘,1只小狗,1塊蛋糕等。學科思維的鍛鍊在數學上體現最為明顯,數數不再是枯燥的事,可以用英文進行兩個兩個跳數,五個五個跳數。通過觀察數字在數軸上的相應位置,用英文思考和表述數字之間的關係,學會了排序,為日後用英語思維解決問題奠定了基礎。

自然科學

科學課上,孩子們通過感知基本的自然現象,瞭解日常生活常識和技能。如:學習春夏秋冬,孩子們不只是學Spring、Summer等單詞,而是跟隨生動的課件,去感知不同季節樹葉的顏色變化、湖泊裡水的變化,按照其特徵進行觀察、分類、推理,為孩子初步瞭解世界,成為社會人打下基礎。

項目管理

在獲取學科知識,初步養成學科思維的同時,孩子們能力也有了提升,可以初步感知小項目和小團隊的概念,在與大家合作的過程中,對自己在團隊中的任務(通常是被分配的)有一定認識,學會尊重和幫助別的小朋友,共同完成任務。比如說:小組成員一起畫海豚,但只有一支藍畫筆,孩子們會輪流使用,或到別的小組借用。按照時間順序,共同完成任務後,藉助圖畫作簡單的演講演示。

Stage 2 — Stage 3

學了會用,鞏固知識,運用能力解決問題

這一階段是孩子們獨立學習的開始,通過掌握系統的學科知識和學科思維,並應用到日常生活交際中,孩子們各項能力得到穩步提升。

「英語機構課程大揭秘」這些細節需考察

「英語機構課程大揭秘」這些細節需考察

英文

通過學習各種詞彙、語法,孩子們在語文課上可運用高級語音知識,認讀複雜詞彙,如:自然拼讀法學習上了一個臺階,學會了使用詞根和其他詞素知識,如,前綴、後綴和派生詞尾,去拼讀一些複雜的單詞,能達到看詞能讀,聽音能寫的能力。並且,在老師的幫助下,孩子們藉助各種美式思維圖表,流利閱讀各種文章,成為一個獨立閱讀者,運用更多形式(包括,口頭、書面、美術或音樂,動作等),表達對文章的理解,抒發自我情感。

數學

數學方面,通過學習數字、長度、面積、體積等知識,數感有了進一步發展,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逐步提升。如:老師聯繫生活實際用英文問,"我口袋裡有若干一分的硬幣,若干個一角的硬幣,若干個五分的硬幣,如果我要買一塊錢的東西,有幾種支付方式?你最喜歡哪種支付方式?通過解決這個問題,不僅讓孩子運用了錢幣知識、加法知識,還啟發了他們批判性思考問題的能力,像有的小朋友會說支付100個一分的硬幣太複雜,比較浪費時間。

自然科學

科學課學了社區基礎設施、地理知識、時間表達、生物現象等自然和社會科學知識,培養了孩子勤於觀察、勇於實踐的動手能力,比如說,學看學校周邊的地圖,除了幫孩子們認識方向,更培養了孩子的觀察能力,是從抽象到概括,從認識實物的立體思維,到認識地圖的平面思維轉變。

項目管理

這一階段孩子的學科英語思維,基本達到美國同年級孩子的水平,能用學科知識,分析、推理,並解決一步或兩步較複雜的問題,能力得到了主動運用。孩子們對團隊學習和活動有了主動承擔意識,並開始主動注意團隊成員的反應,試圖理解別人的想法。如:在製作海洋館廣告的小項目中,組員Lucy說自己喜歡畫畫,願意承擔起畫圖的任務。組員們通過觀察小組長的語氣和表情,進行自我判斷,各司其職,本著一個共同的目標完成任務。最後由最擅長演講的David條理清楚,合乎邏輯地給大家演講。

Stage 4 — Stage 5

用中再學,遷移知識,自主提升運用能力

這一階段是孩子自主學習的開始,孩子們綜合運用學習到的學科知識和學科思維,在與社會的溝通交流中,主動發展自己的能力,獲取新的知識

「英語機構課程大揭秘」這些細節需考察

英語

學生通過語文知識,閱讀多學科、多體裁的文章,從而獲取更多學科的信息和知識,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閱讀者。另外,孩子們的寫作不再侷限於對閱讀內容的複述和理解,而是上升到了寫項目分析報告的階段。如:針對學校為什麼要縮減辦公用品開支,孩子們展開了調查,分別詢問應採用哪些類型的產品?去哪個商家更划算?最後得出結論,能節約多少開支?節約的開支可以做哪些更有意義的事情?這裡面有孩子們自己反思、評價和看法等。

數學

通過學習負數、質數、小數等較為抽象的數學概念,運算策略、幾何圖形、統計分析等知識,孩子們不僅“數感”在完善,並會運用數學思維模型去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知識,並對這一過程進行監控和反思。如:老師給孩子們一些圓形瓶蓋,讓孩子們運用數學知識,去測量圓形瓶蓋的直徑和周長,接著問圓形瓶蓋直徑和周長的關係。孩子們通過除法、估算等形式,進而探索和習得了圓周率的知識。

自然科學

後兩個年級的科學課,已通過項目教學法,將科學知識融入到項目中去學習,幫助孩子應用所學知識和技能。如:在一堂介紹自然災害的課中,老師讓孩子們依據課件場景,設計逃生路線,這個過程中,孩子們就用到了數學中的度量衡知識,自主創造條件,去展開探索和研究,尋找答案。

項目管理

這一階段,通過豐富的學科知識和完善的學科思維,孩子們開始自主學習和發展能力,瞭解和分析他人的需求,在團隊中影響帶動他人,協調團隊中的優勢資源,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溝通策略。如:孩子們經常進行學校之外的項目活動,如圍繞某一話題,展開社會調研,通過採訪父母、親戚朋友、公立小學的同學,從而去影響別人,在社會交往的過程中,發展自己的社會關係網,同時也提升項目管理、演講演示等能力。

「英語機構課程大揭秘」這些細節需考察

瑞思博士點評

瑞思三個階段的課程是依照孩子認知水平和能力設計,完全符合少兒知識習得的規律。第一階段感知知識是什麼,解決與所學知識直接相關的簡單問題;第二階段重點學知識和技巧,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第三階段強調聯繫所學各種知識和技能間的關係,從而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

站在與世界孩子同一起跑線上,瑞思孩子從小接受系統的學科知識教育,不僅為他們對接國際化高等教育儲備了優秀的語言運用能力、豐富的學科知識,純正的學科英語思維、多元的能力、良好的品格等,同時還為他們將來參與未來國際化的的職場競爭,儲備了核心競爭力。

區角教學法

「英語機構課程大揭秘」這些細節需考察

瑞思作為學科英語的開創者,將美國原版課程引進中國,旨在為3-18歲的幼兒、青少年提供純正美式英語教育。在全浸入式英語環境中,激發孩子的英語學習興趣,英語如母語般運用自如。掌握語言背後的邏輯、文化、思維方式,培養孩子解決實際問題、團隊合作、演講演示的能力及創造力。

在教學上,瑞思也有自己獨特的一面,下面與廣大家長分享瑞思學科英語的區角教學法以及區角教學概念 。

關鍵詞:區角

區角,指合理的利用和設計幼兒園活動室或者公共環境中的若干空間,並提供各種各樣的材料,使每個空間角落都成為幼兒活動和遊戲的場地。這些活動的區域呈現出豐富多彩的內容,集幼兒遊戲、探索、操作、合作為一體,大大的豐富了幼兒的個體化發展的內涵,為幼兒的個性發展提供了一個良好的載體。

「英語機構課程大揭秘」這些細節需考察

關鍵詞:區角教學法

區角教學法,是美國幼兒園課程內容及通用的教育方法,把生活中有價值的素材進行了篩選、整理和設計,融合多元智能理論,利用孩子的優勢智能學英語。幼兒的學習是與環境息息相關的學習,我們應充分的理解幼兒與環境之間相互依賴、相互支撐的關係,鼓勵和引導他們與環境之間積極的互動,學會從多種角度看待問題,分析問題,並在遊戲性的學習中快樂的成長。

解析區角教學法

區角教學法是多元智能理論的最佳應用

利用自身的多元智能,讓孩子們使用自己最擅長、最喜歡的方式去學習和掌握知識,擁有高效、輕鬆、愉悅的學習過程和體驗,從而使孩子保持持久的學習興趣,收穫良好的學習效果。

區角教學法是未來領導力培養的巧妙形式

4到6歲的孩子們已經非常渴望和願意參與探索型團隊活動,藉此可以進一步提高他們的運動、思考、語言、溝通以及人際交往能力,獨特的區角教學法能使孩子們從小培養團隊合作能力、項目管理能力、演講演示能力等影響未來一生的重要領袖素質。

全球領先的高科技互動教育技術的應用

利用世界領先的電子互動白板——IWB(電子互動白板), 在課堂裡開展別開生面的以操作、探索、交流等方式為主的個性化自主學習活動,有效幫助孩子獲得自我探索和學習的能力,成為一個終身學習者!促進孩子健康發展最好的方法就是鼓勵他們更多的探索,通過探索來激發他們對事物以及人的思考,瞭解世界如何運轉。使孩子獲得良好的自主探索、自我學習的能力將會影響他們的一生。

與傳統教學方式區別

1

借優勢智能,用孩子喜歡的方式學英語

在傳統課堂上,老師拿出一張單詞卡,帶領大家大聲讀出來,背拼寫方法。有的孩子通過背誦記住了;有的孩子則坐不住,注意力無法集中。這時候,傳統的“好學生”和“差學生”就產生了。幼兒思維具有感性、直觀、形象的特點,老師應儘量選擇看得見、摸得著的詞來表達。如:看到、聽到、摸到、用身體表現出來。

在課堂上,小朋友們按照自己意願和能力,選擇Worker Bee’s House,Word Fun House,Games House或Art House等區角,自主操作和探索。每個區角都有趣味活動,有的需要孩子描描寫寫,有的需要孩子發揮藝術創造力,有的需要和小朋友合作完成,有的需要扭一扭身體做動作,如:愛動的Peter到了Word Fun House,用字母卡拼插單詞,並且用身體動作表現出來,Peter覺得自己就像是在跳街舞。與此同時,文靜的Emma正在Worker Bee’s House裡面描摹單詞。一節課結束後,Peter和Emma能達到同樣的英語學習效果,整個學習過程不再是負擔,而更像一次輕鬆,愉快的旅程。

2

創真實情境,自然習得純正英文思維

說到情境,很多人就想到:兩個孩子站起來進行對話,內容是模擬到餐廳點菜、假設有人向你問路、假裝向同桌借塊橡皮。其實,這些情景都是“假情境”,能讓孩子機械背誦句子,進行條件反射,無法建立純正英語思維。英語思維的培養,必須通過真實的生活情境體驗來滋養。

在孩子們參與區角活動時,老師會結合情境,用英文與孩子談論正在進行的小任務,猶如身至美國幼兒園,跟老師做真實的交流。不必假設什麼故事情節,不必扮演角色進行對話練習,而是學習最鮮活的美式語言。如,當Amy在用自己的小手印手指的時候,她會聽到老師說“Show me one finger. Dip your finger tip in ink. Press your finger here. Oh, what cute fingerprints! …… ”在一節課大量的英文浸泡和輸入之後,Amy會自然而然地輸出“Finger”這個詞,並且圍繞這個核心概念,認識到與Finger 相關的方方面面,逐步建立起一種立體化的思維模式。

3

全英文溝通四部曲,從零基礎到邏輯推理

孩子最初學英語的時候,就是“零基礎”。在英文課堂上,孩子耳朵裡聽到的就是一串陌生的音節。在這種情況下,老師要如何與孩子交流呢?最初,老師自問自答,引導孩子認真聽,並重復尾詞。比如,老師指著不同的物品說“What color is it? It’s green.”孩子會模仿著說“Green”。此時,孩子正在把Green和這個顏色建立起來聯繫。

其次,提出一個選擇疑問句,讓孩子思考後做出選擇。比如“What color is it? Is it red or green?” 孩子會思索一下,說“Green”。此時,孩子已經初步掌握了Green,但是還不能獨立表達。

然後,老師用正常的問句與孩子交流。當孩子遇到困難時,給一個小小的提示。如“What color is it? It’s /g/”,孩子很快就能回答出來。此時,孩子已能運用Green表達自己了。

最後,老師會給孩子描述一個情境(區角活動中經歷過的),讓孩子用英語聽、思考、並組織語言回答出來。如“If you mix yellow and blue, what color do you get?”孩子會高興地大聲說“It’s green!”此時,孩子不僅能聽懂,說出,還能用英語進行比較複雜的邏輯推理,進行思考了。

團隊合作探索實踐,盡顯小領袖風采

區角活動中,既安排有孩子獨自完成的小任務,也有需要孩子們合作完成的小項目,這個時候,每個區角里的孩子們就構成了一個小團隊。在一次Art House的活動中,Lucy老師帶著孩子折三角形,邊摺疊邊說明方法,演示著怎麼一步一步摺疊的。這對孩子們來講並不容易,但大家便開始分工協作,有的準備物料,有的記錄步驟,有的做手工,小組長到最後演示本組的創作成果,到這個區角活動接近尾聲時,所有孩子都學會了摺紙方法,玩得不亦樂乎。

瑞思學科英語高級學術副總裁Sally指出,4-6歲的孩子們已非常渴望和願意參與這種探索性的團隊活動,藉此可以進一步提高孩子在動口,動耳,動手能力。區角教學法不僅能使孩子輕鬆自如習得英語,還能使孩子們從小培養團隊協作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