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跟父母同居,买房时却希望他们出资,年轻人真的“变了”?

“爸妈,想跟您们商量一件事,我想在城里买套房,目前还差点钱,想找您们借点儿”,儿女的要求却让许多父母陷入沉思,在中国,买房是件不容小觑的事情,身在中国的父母,谁又不希望给予儿女些许帮助呢?于是赶紧追问想在哪个城市买房、还差多少钱等等问题,当超过自身承受能力时,眉头一紧,情脾气不好时大骂别做“啃老族”,然而对于爱子心切的父母而言,即使砸锅卖铁甚至向亲戚借贷也要尽可能满足子女的买房需求。

不愿跟父母同居,买房时却希望他们出资,年轻人真的“变了”?


另一边,夫妻之间又在为“是否应该跟父母同住”而吵得不可开交,不想跟父母居住的原因往往很简单:年轻人想要有自己的生活空间,跟父母一同居住后存在诸多不便,夫妻之间向往着西方的自由居住生活,在我国传统家庭中,跟父母同居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一家人生活在一起,相互之间也有一个照应,团队力量大,不仅子女能做到尽孝职责,反过来父母还能分担家庭琐事。

近日,据居理新房大数据研究院发布了《“90后”购房图鉴》数据显示,90后买房以刚需为主,占比88.3%。

不愿跟父母同居,买房时却希望他们出资,年轻人真的“变了”?

对房子的需求面积主要集中在80—120平方米区间内。

不愿跟父母同居,买房时却希望他们出资,年轻人真的“变了”?

超过60%的90后群体买房需要依靠父母出资,自己赚钱买房或者男女双方共同出资的仅占37.47%

不愿跟父母同居,买房时却希望他们出资,年轻人真的“变了”?

还存在一个“非正常”现象,67.71%的90后希望跟父母分开居住,希望有属于自己小两口的生活空间。

不愿跟父母同居,买房时却希望他们出资,年轻人真的“变了”?

这四组数据连在一起,不由得让我们“大开眼界”,大部分年轻人靠自己短期买不起房,买房需要父母进行资助,这就导致年轻人买房不会倾向于大户型,户型基本维持在三房以内,房子户型小的硬性条件再次打消了想跟父母同住的念头,即使希望跟父母同住,也受到户型小导致住不下那么多人的限制。

据《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20年3月,我国网民总量达到9亿,其中月收入低于5000元的人群占比72.4%,也就是6亿人月收入没有超过5000元,5000元能干什么?在一线城市就相当于一个月房租,在地级市能勉强维持房贷和生活,也侧面说明了这72.4%的人群买房十分不易,单按首付计算,买一套价值100万的房子需要省吃俭用的工作4年才够20%的首付。

不愿跟父母同居,买房时却希望他们出资,年轻人真的“变了”?


金钱有价,青春无价,年轻人依靠工资收入买房能耗得起吗?人人短短几十年,不早些日子买房甚至都不敢谈女朋友,更别提结婚生子,造成年轻人“既盼望父母出资买房又不希望跟父母同居”的扭曲观念,难道年轻人真的“变了”?笔者认为,其中的原因还需要用房地产的发展的不平衡因素来解释:

首先是房价收入比,指住房价格与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大城市的房价收入比较高,反而受到年轻人追捧,据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公布的全国50城房价收入比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房价收入比超过20的城市有五个,分别是深圳、三亚、上海、北京、厦门,大部分人出生的起点并不高,大城市的收入却给年轻人充足的奋斗信心,毕竟相比小城市而言,工作努力一点就能先尝到生活的甜头,久而久之也萌生出定居的想法,虽然这些城市的平均收入已经领先很多城市,但是高房价的事实也摆在人们眼前,于是外地人想要在大城市买房,一方面还得依靠父母,另一方面还会被降低居住品质,资金有限不得不考虑小户型住房甚至公寓。

前段时间一位朋友留言,他儿子在南京工作虽然每月工资能达到一万左右,但他还是希望儿子回地方工作,南京房价3万元一7万元,给儿子买房首付不够,但是在地方上他可以给儿子出70%一80%,还包括装修费用,哪怕是回来做个保安拿3千至5千都比在南京上班强。

不愿跟父母同居,买房时却希望他们出资,年轻人真的“变了”?


其次是炒房行为,让刚需年轻群体对买房望而却步,迫于房子对生活的重要性,不得已依赖父母分担买房压力。我国房地产快速发展的20多年里,炒房现象并不少见,据央行抽样调查统计,拥有二套房以上的家庭超过41.5%,房子在人们心目的一直存有抵抗通货膨胀的作用,有闲余资金后会考虑买房,拆迁得到的巨款也倾向于房产投资,随着时间推移、经济增长,房价也自然而然不断提高,给市面营造出一种早买房早受益的错觉,最终这部分上涨的房价还得由年轻人和父母共同买单。

不愿跟父母同居,买房时却希望他们出资,年轻人真的“变了”?


最后是房企在修建房屋时,过度重视利益化,房价上涨后,年轻人加上父母的购房能力都有限,怎么完美化解呢?房企不断探索、总结后得出一个结论:以小户型住房为主,满足当下年轻人购房能力不足的需求,对房企而言,既能按照理想的价格卖房获利,又能降低年轻人买房的总价,变现减轻购房压力,看似两全其美,双方获利,实则小户型住房却完美地阻断了子女与父母“联系”,房间不够住,加上年轻人想要有自己的私密空间,作为父母还得照顾子女感受为其买房出资,心里有委屈还得自己憋着。

不愿跟父母同居,买房时却希望他们出资,年轻人真的“变了”?


引用歌手梦然“少年”的一句歌词: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时间只不过是考验,种在心中信念丝毫未减!年轻人并不是“变了”,而是不想世俗的过完一生,父母希望子女“快乐、无压力生活”的心思作为子女又怎能不理解呢?哪怕成功的机会很小,也要奋不顾身的去争取。

总结:就年轻人买房依靠父母出资又不想一同居住的现象而言,年轻人还得多加深思,权衡自身利弊,无论何时,买房还得量力而行,别因自己的一时冲动和好面子耗尽父母一生积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