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歲的他買了一座山水大別墅,親自改造20景,最後成了寺廟

一、王維28歲的時候,怎麼就買得起別墅?

這裡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

這裡有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這裡有雨中草色綠堪染,水上桃花紅欲然……

這裡就是輞川別業,是唐代詩人王維的私人山水別墅。

輞川別業,位於唐長安附近藍田縣的輞川穀(今陝西省藍田縣西南10餘公里處)——一條東北走向的峽谷地帶,綿延二十幾裡。這裡山清水秀,風景極美,如同天造地設。

《輞川志》:輞川形勝之妙,天造地設。

輞川別業最開始由唐代宋之問建造,名為“藍田山莊”,宋之問去世後由王維購得,重新整治修建,營造景觀。

當時王維28歲,年紀輕輕又適逢被貶,這麼大一座莊園,王維怎麼能夠買得起?購得宅子後,王維又在這裡造了哪些景觀?且聽我一一道來。

二、輞川別業二十景

1、購宅:按揭貸款

輞川別業最初由宋之問修建,公元712年,宋之問去世後,宅子一度荒廢,無人打理,不久就一片荒蕪衰敗的景象。

一晃16年過去了,公元728年左右,王維發現了這片寶地,決定購買。

王維沒多想便找到宅子主人,商量價格。這麼大一塊風水寶地,價格自然不菲。

但是王維緊緊抓住了園主人迫切想要出手的心理,以宅子破敗、年久失修、荒草叢生為藉口壓價。

再加上自己雖遭貶謫,但始終是朝廷的公務員,況且自己才氣不凡,終有一天能飛黃騰達,遂要求按揭貸款。園主賣宅心切,無奈只能答應。

王維終於如願以償,購得宅子。但購得宅子之後怎麼改造修建呢?

2、造園:親自改造

唐代的私家園林,藝術性比魏晉南北朝時期更高,文人士大夫以詩畫的意境營造園子,以詩入園,因畫成景

同時他們充分尊重自然景觀,絕對不會像現在一樣把水池填了造房子,也不會把山開了造路。雖本於自然,然而因為融入詩畫情趣,其意境卻高於自然

王維購得園子之後,就是基於這些思想營造整個園子。除原有建築外,遇水的地方就營造水景,遇山的地方就營造山景,竹木建築相間其中,體現出建築美與自然美的完美融合,達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王維一共營造了20處主要的景觀及建築,分別是:孟城坳、華子岡、文杏館、斤竹嶺、鹿柴、木蘭柴、茱萸沜、宮槐陌、臨湖亭、南垞、欹湖、柳浪、欒家瀨、金屑泉、白石灘、北垞、竹裡館、辛夷塢、漆園、椒園。其中孟城坳等處的建築是在原有建築的基礎上進行修繕的,園內景緻分山景和水景,山景依山形建造,如華子岡、文杏館、斤竹嶺、鹿柴、木蘭柴等,水景依欹湖佈置,如臨湖亭、南垞、柳浪、欒家瀨、白石灘等,每一處都詩景結合,一幅《輞川圖》更是涵蓋所有景點。

  • 孟城坳

新家孟城口,古木餘衰柳。來者復為誰,空悲昔人有。

坳(ào):山間的平地

這裡是王維居住的地方,也是宋之問時的一棟建築。王維初到這裡時,房屋破敗,門口只剩下衰老的柳樹,不禁感嘆自己離去之後這裡又會有誰來居住,抑或是像現在這般凋零。

  • 華子岡

飛鳥去不窮,連山復秋色。上下華子崗,惆悵情何極。

這裡是一處山岡景觀,山上種植了大量的松樹,飛鳥不絕。每到落日時分,山裡淡淡的霧、微微的風與落日、松樹形成了朦朧、悠遠的山林景緻,時而幾聲鳥叫,更加凸顯了山中的清寂。

  • 文杏館

文杏裁為梁,香茅結為宇。不知棟裡雲,去作人間雨。

這是園內的主體建築,也是主要景點之一。這裡南面山嶺環抱,北面臨湖,西面是一座古寺廟——清源寺。整個建築用文杏樹(銀杏樹)木材做梁,用香茅草蓋屋頂,樸實無華,親近自然。王維和他的母親墓都在這裡。門前有株巨大的文杏樹,至今仍舊枝葉繁茂。

28歲的他買了一座山水大別墅,親自改造20景,最後成了寺廟

  • 斤竹嶺

檀欒映空曲,青翠漾漣漪。暗入商山路,樵人不可知。

商山(在陝西商縣東南)上有一條小道,這裡竹林秀美繁盛,一條小溪忽隱忽現,穿梭於竹林間。人在此中,滿眼綠波盪漾,整個身心都受到盪滌。

  • 鹿柴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柴:通“寨”、“砦”,用樹木圍成的柵欄。

用木柵欄圍起來的一大片山林,這裡人跡罕至,古木參天。王維在裡面放養了麋鹿。

  • 木蘭柴

秋山斂餘照,飛鳥逐前侶。彩翠時分明,夕嵐無處所。

用木柵欄圍起來的一片木蘭樹林,林下溪水潺潺,環境幽邃。

28歲的他買了一座山水大別墅,親自改造20景,最後成了寺廟

  • 茱萸沜

結實紅且綠,復如花更開。山中儻留客,置此芙蓉杯。

沜(pàn):同畔,岸邊。

這是山中的一片沼澤地,王維沒有把它填起來種樹、蓋亭子,而是保留種了一片山茱萸,每到結實的時候,一片片紅色果實中間夾雜著晚熟的綠色果實,生機盎然。

  • 宮槐陌

仄徑蔭宮槐,幽陰多綠苔。應門但迎掃,畏有山僧來。

陌:田間東西方向的小路。泛指道路。

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

園中小路,路兩旁種滿槐樹,樹下蔭涼,長滿了青苔,道路一直通往下一個景點“欹湖”。

28歲的他買了一座山水大別墅,親自改造20景,最後成了寺廟

  • 臨湖亭

輕舸迎上客,悠悠湖上來。當軒對尊酒,四面芙蓉開。

建於“欹湖”岸邊的亭子,每到夏季,憑欄可觀賞開闊的水面和四面的荷花,微風拂面,滿是荷香。

  • 南垞

輕舟南垞去,北垞淼難即。隔浦望人家,遙遙不相識。

垞(chá):小土山

欹湖的遊船停靠碼頭之一,在湖的南面。

  • 欹湖

吹簫凌極浦,日暮送夫君。湖上一回首,山青卷白雲。

園內的大面積湖水,湖內荷花盛開,可以泛舟湖上,觀賞湖光山色,採摘荷花荷葉和蓮子。

  • 柳浪

分行接綺樹,倒影入清漪。不學御溝上,春風傷別離。

欹湖岸邊種植的柳樹,一排排倒映入水中,婀娜多姿。

28歲的他買了一座山水大別墅,親自改造20景,最後成了寺廟

  • 欒家瀨

颯颯秋風中,淺淺石溜瀉。跳波自相濺,白鷺驚復下。

瀨:急速的水流

這是一段水景,水流湍急,以至於水流拍打的聲音嚇走了白鷺。

  • 金屑泉

日飲金屑泉,少當千餘歲。翠鳳翊文螭,羽節朝玉帝。

一處泉水,在陽光照耀下泛出金碧色。

  • 白石灘

清淺白石灘,綠蒲向堪把。家住水東西,浣紗明月下。

欹湖邊一片由白色石子形成的灘塗,青綠的蒲草被白色石子映襯的格外顯眼。

  • 北垞

北垞湖水北,雜樹映朱闌。逶迤南川水,明滅青林端。

欹湖北邊的遊船碼頭,這裡地勢平坦,輞川水從這裡流入欹湖。這裡有船塢,紅色欄杆在樹木間格外顯眼。

  • 竹裡館

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竹裡館在一大片幽靜的竹林裡,王維獨自一人坐在館內彈琴高歌,卻沒有人回應,只有月亮與自己作伴。清淨之餘又有些孤獨。

  • 辛夷塢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

欹湖邊的建築,建築周圍種植大片的辛夷花,即紅玉蘭花。玉蘭花開的時候,顯得格外的素雅。

  • 漆園

古人非傲吏,自闕經世務。偶寄一微官,婆娑數株樹。

種植漆樹的生產性園地。漆樹是落葉喬木,籽可榨油,樹脂可做塗料。

  • 椒園

桂尊迎帝子,杜若贈佳人。椒漿奠瑤席,欲下雲中君。

種植椒樹的生產性園地。“椒”即花椒,用花椒泡酒。這裡應該還種植有肉桂(葉、皮可做香料)、杜若(一種香草)等植物。

至此,輞川別業的二十景已經全部介紹完了。這裡有山嶺景觀、灘塗景觀、竹林小溪、船塢湖泊等,形式豐富,植物茂盛。裡面的建築並不多,也並非金碧輝煌,整體還是樸素自然的風格。

詩人年輕時購得此園,用心營造,晚年的時候在這裡精研佛教理論,招待好友,吟詩作對,清淨悠閒。

三、輞川別業在王維之後,變成了
寺廟

王維晚年因母親去世,更加篤信佛教,遂將輞川別業獻給佛寺,作為寺廟建築使用。

宋朝時期,隨著經濟中心向杭州移動,再加上南宋時期該地區戰事頻繁,地處西北的輞川別業漸漸落寞,無人問津。

元明時期這裡雖然還有人居住,但早已經是物是人非,這裡原來的景緻只能在畫中才能見到了。

清朝時期,這裡組織重修過輞川別業,根據《輞川圖》復原了大部分景觀和建築。引得不少有人前去觀賞。

後來隨著人口數量增加,自然資源逐漸供不應求,大量得植被遭破壞,輞川別業也不能倖免,這個曾經的自然山水別墅最終被破壞殆盡,如今已找不到蹤跡。

現如今,輞川別業遺蹟已經無法考證,只剩一棵王維親手種植的古銀杏樹,證明著這裡的存在。

王維所擔心的"來者復為誰"最終沒有實現,不僅自己的宅園,甚至周邊環境也遭到了破壞。

自古以來,人類與環境的矛盾一直沒有解決,如今的環境汙染更是日益加重

但經濟發展決不能以破壞環境、破壞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為代價。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