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树木,百年风骨

好像没有人能记起祖上有没有出过教书先生,但是族谱里印象里记得有出过做官的先祖,我们的字辈也是按先祖的家训一代代传下来的。

十年树木,百年风骨

虽然不是书香世家,但老一辈人对教书先生的敬重我是可以见得到的,族人逢婚丧嫁娶都会找来写得一手好字的先生执笔,或送祝福,或寄挽联。

奶奶没上过几天私塾,但是对读书出人头地的看法,一向是非常推崇,家里也因此出了一个博士后。

现在想来,我对老师的认知,除了家庭环境的影响,大抵是从一首歌颂老师的歌曲开始的。

歌名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几句歌词,“每当我轻轻走过您窗前,明亮的灯光照耀我心房,啊… 每当想起您,敬爱的好老师,一阵阵暖流心中激荡”。

我已忘却当时是怎么接触、传唱这首歌曲的,只记得当时年纪约摸六七岁,听到歌词和旋律的时候,老师和蔼可亲的形象即刻映然于脑海,并且深深的打上了印记。

虽然现实中老师并非每一个都如歌词所刻画的那样,但老师的形象已然在我心中塑形,他们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十年树木,百年风骨

要说哪一位老师对我影响最大,我说不上来,似乎每一位都很好,但有些又不好。这很奇怪,因为老师除了教授知识,还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你做人的准则。

我以现今自身所具备的能力和做人准则来剖析,道德层面80%来源于家庭教育,20%来源于老师和社会;军事层面80%来源于家庭影响,20%来源于社会;文学层面80%来源于老师和学校,20%来源于社会;

物理层面70%来源于老师和学校,30%来源于社会;生物医学层面80%来源于老师和学校,20%来源于社会;社会认知层面80%来源于社会,20%来源于其他方面。

占比较大的对我影响都很大,虽然有些只是启蒙的种子,更多的体会是来自社会实践,但没有种子,不可能有向荣之林。所以,我十分感激那些教授我学问和品德的老师。

二十载一晃而过,由于早先通讯技术没有现在这么发达,当年纸质留下的老师联系方式早已遗失。

当时授业我的老师有些年纪较大,恐有些人现已不在人世,现在想来,心中难言是什么滋味。

前些年回乡偶然碰见过一位教过我语文的小学老师。我不知道他有没有认出我,但我是一眼就看见了他。

他看上去比以前要苍老一些,但没有我想象中经历二十多年风霜那么明显。

他穿着围裙满脸笑意的跟熟人在打招呼,我从侧面看着他,也看着锅炉上呼呼冒着白气的蒸笼。

我小学毕业后,再没怎么见着他了。后来又建了新的小学,我读过的那所小学就停办了,后来改成了政务办公地。

他自然而然的从教师岗位退了下来,中途去做过什么不太清楚,现在他是一位远近有名的厨师。

我在原地等了半晌,想等他跟熟人打完招呼,再去寒暄两句。他利索的抽完一支烟,笑着送走那位熟人,麻利的开始收拾厨具,不等我走上前去,就已先忙开了。

我踌躇了片刻,最终还是没有上前,看他来来回回穿梭于各色人中间,那些人对他也很是客气,我心里一笑,转身离开了他的课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