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瓘:秉公直言,不畏权势

陈瓘:秉公直言,不畏权势

小伙伴们大家好,今天小编要给大家讲的历史人物叫做陈瓘。陈瓘是宋神宗时期的人,是宋神宗朝中的一位大臣。陈瓘也是中了进士才进京做官。陈瓘这个人的性格非常的淡定,如果发现了别人的缺点,他不会当着他的面儿直接说出来,导致别人脸上难堪。而是非常委婉的告诉他,他的缺点在什么地方,让人家自己觉悟之后暗自改正。

陈瓘:秉公直言,不畏权势

这样不但不改正对方的缺点,而且还不会让对方丢脸.由此可见陆瓘的情商是真的高,对人是这样,但是在朝堂上,陆瓘却向来都是直言直语,从来不会畏惧谁的权势,或者是和谁关系好,而不去说他的事。一向就是对事不对人,只要出事一定会说。因此在宋神宗时期他是一位非常有名的,敢于直谏的臣子。

陈瓘:秉公直言,不畏权势

从这两个方面就可以看出来,陈瓘这个人做事非常的认真负责,而且在做人方面虽然雇人周全,但是却不包庇对方的错误。这也难怪他会出名。

陈瓘:秉公直言,不畏权势

在宋神宗时期,当时宋神宗准备让张惇作丞相。在张惇近京都的路上,路过陈瓘所在的地方,所以陈瓘就带着很多官员一起去欢迎他。而因为陈瓘名声比较大,张惇在进京以前就听说过,所以他见到陈瓘以后,就直接邀请他和自己坐一辆马车。并且非常虚心的请教他如今都有哪些重要的任务。然后陈瓘就问他,如果宋神宗问他在政务上面应该先做哪些事?张惇就说,那肯定是先把司马光和他手底下的那些人给清理掉才行,之后再试措施。

陈瓘:秉公直言,不畏权势

但是,陈瓘非常不客气的跟他说,你错了,如果你这样说的话,那么他会非常失望的。于是张惇就很不理解,说司马光毁了王安石的新法,自己另外又弄了一套,结果不但乱了朝政,还耽误了国家,他就是个大奸臣。于是陈瓘就说,你这么随便的就去指责身兼重任的大臣说他是奸臣,而且还没有根据具体的情况就来随意制定方针,凭着自己的爱好来做事,要知道政策如果随意乱动的话,那才是真正的耽误国家。一番话下来说的张惇非常的不高兴。

陈瓘:秉公直言,不畏权势

后来张惇和蔡卞把控着朝中的大权,因此司马光一些人就直接被他当成了奸臣。司马光之前曾写过一部《资治通鉴》,再之后张惇也决定要将它给毁了,将司马光所有的痕迹全部给抹去。使得陈瓘担任太学博士,于是陈瓘就问他们,要知道《资治通鉴》的序文,可是宋神宗亲自下笔写的,而且宋神宗还曾经他赞过这部书,你们现在却要把他的毁了,难道这就是尊重先帝遗愿吗?也正是因为他这番话才使《资治通鉴》没有被销毁。

陈瓘:秉公直言,不畏权势

在宋徽宗刚刚上位的时候,陈瓘就是谏官。陈瓘在当左言正的时候非常的尽职,在他当值期间连续弹劾了好几个人,其中就有大家非常熟悉的蔡卞,张惇,蔡京等等,让这些人一度丢官甚至流放。根据后来的历史可以看出,这几个人他们的品质个个都有问题。若是按照儒家的理论来分析的话,那么这些人都属于小人得志。在同一年十月,宋徽宗让陈瓘在朝廷里面做权给事中。之所以要在他的职位之前加上一个权字,和现在的代理是没有任何区别的。

陈瓘:秉公直言,不畏权势

当时的宰相是曾布,他想把陈瓘拉拢到自己这边。于是他就让人去跟陈瓘说,他可以帮他把前面的权字给去掉,让他做真正的给事中。但是陈瓘告诉他的家人说,他跟丞相两个人的政见不一样,丞相之所以这么做就是为了拿官职引诱他,给他做事。如果他今天接受了他的提拔,那么如果在以后遇到什么大事,两人意见不统一的时候,争执起来他会对丞相有很大的愧疚。他决定把自己的对于政治上的意见写成一封意见书,然后去丞相那里跟他摊开来讨论。如果两人的意见统一,那么他就答应他,如果他们两个意见不统一,那这件事情就这样。

陈瓘:秉公直言,不畏权势

在第二天的时候曾布好几次都让人去陈瓘家里找他,邀请他去自己家做客,同时也表明了自己对他的器重。然后陈瓘拿了自己的意见书就去了丞相家里,丞相看了意见书以后,两人立马就开始争辩,然后丞相越来越生气了,并且说的话也越来越重,到最后直接开骂。

陈瓘:秉公直言,不畏权势

而陈瓘则和他正相反,态度非常淡定,而且据理力争。看到曾布这样之后,就非常淡定的说,刚才是在讨论国事,至于是非最终会有一个公论。而历史会证明谁的说法是错的,谁的说法是对的。你也不用这么生气,有失宰相的礼贤下士的礼貌。于是曾布听完就十分尴尬了,当时就给他道歉。不过这件事结束之后没几天,陈瓘就被调离了朝廷去了台州。没过多久,蔡京兄弟又回去了,因为陈瓘之前弹劾过他们,所以他就趁机报复陈瓘,于是陈瓘和其他人就被贬到了更荒凉的地区。

陈瓘:秉公直言,不畏权势

在宋徽宗元年,当时陈瓘已经被贬到了湖南。而他的儿子在杭州开始起诉蔡京,说蔡京有阴谋要动摇皇太子的位置。于是蔡京一行人非常慌张,先下手为强的抓了陈氏父子。逼他们两个人承认这件事情是无中生有,纯属是他们两个造谣,想要诬陷蔡京。在公堂上面,陈瓘依旧非常淡定的说,他的儿子就是因为听到蔡京的做法不利于国家,所以才要揭发他。

陈瓘:秉公直言,不畏权势

他那个时候人在湖南,所以具体的情况他也不知道。他如果听了他们的话,不顾念父子之情,说自己的儿子谣言惑众,他有些不忍心。但是如果念及父子之情,而把所有的事情扛在自己肩上,但是如果和事实不符的话,这又属于不义。但是蔡京误国是他从几年前就开始说的事情,所以他的意思就是同意他儿子说法。他的儿子也在不久之后被流放到了海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