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企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積極推動復工復產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面對業務全面停擺、現金流緊張,經營困難等嚴峻挑戰,廣大民營企業迅速行動,創新商業模式,提升數字化、智能化水平,有力地推動了復工復產。

民營企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積極推動復工復產

人工智能廣泛應用為復工復產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如何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實現復工復產,遠程辦公成為不少企業的“第一選擇”。數據顯示,僅在2月3日開工第一天,全國就有上千萬企業、近兩億人選擇了遠程辦公,這直接導致了釘釘在2天內擴容了2萬臺雲服務器,同一天,企業微信也湧入了數百萬企業,從正月初一開始,企業微信就一直持續從幾十倍到幾百倍的擴容。騰訊會議自1月24日起便推出向所有用戶免費開放100人不限時長的舉措,隨著用戶的增長,其團隊更是在短短8天內,擴容了超10萬臺雲主機,為政務、教育、醫療以及廣大中小企業提供了高效、優質的雲視頻會議服務。根據天眼查的數據顯示,當前國內一共有約4500家民營雲辦公企業可以提供遠程辦公服務。

疫情防控中,為了加快病毒分析和疫苗研發,騰訊、阿里、百度等科技型民營企業向研究人員免費開放了人工智能算法和算力,用以支持病毒基因測序、新藥研發、蛋白篩選等工作,幫助科研機構縮短研發週期。疫情發生以來,互聯網醫療相關民營企業,比如騰訊健康、平安好醫生、微醫、醫聯、丁香醫生等平臺都開通了在線義診,初篩普通感冒和新型肺炎,既緩解了線下壓力、減少了交叉感染,也讓更多人體驗到了平時少有機會接觸的互聯網醫療服務。搭載騰訊AI醫學影像和騰訊雲技術的人工智能CT設備在湖北方艙醫院成功部署,實現單病例量化結果秒級輸出,提升了診斷效率。此外,無人機、無人車、人臉識別和體溫遠距離測量機器等人工智能設備在疫情移動巡檢和宣傳、高汙染區物品配送、流動人員管控等環節都得到了大規模應用,為阻斷病毒傳播、推動復工復產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傳統行業開拓線上業務實現復工復產

深圳樂凱撒比薩作為一家餐飲企業,疫情爆發以來加快構建數字化生態。快速優化外賣,主打獨立封裝的“一人食”團餐,基於微信小程序快速開發團餐入口。基於企業微信,發力Social-CRM,在會員運營和私域流量上發力,構建數字化生態。目前,樂凱撒線上業務佔比已接近40%,以線上交易數據作為抵押物向金融機構提交貸款申請,獲得4000萬元授信審批。河南巴奴毛肚火鍋充分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精準識別顧客,並實時與顧客互動,加強粘性鏈接,配合顧客到店用餐,延伸顧客非面對面的服務,全方位提供超越期望的用餐服務。林清軒作為傳統化妝品線下零售企業,迅速發力線上,通過線上社交軟件連接老客戶,通過電商入口進行線上銷售並將產品與疫情帶來的需求結合。“銷售全線數字化”使林清軒從疫情爆發之初近半數門店閉店歇業、揹負鉅額支出的困境中迅速實現回暖,2月1日以來銷售額同比大幅增長,武漢門店店均銷售業績均排名全國第二。

民營企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積極推動復工復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