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布袋和尚小傳

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布袋和尚小傳

“我有一布袋,虛空無掛礙。打開遍十方,入時觀自在。”

“行也布袋,坐也布袋;放下布袋,多少自在。”

“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


能說出如此通透的話語,必定非尋常人。

事實也確實如此,有“布袋”這一明顯特徵的,想必大家心裡已經知道是哪位佛爺了。

此乃布袋和尚,相傳是唐末五代十國時期人士,後梁高僧,他居無定所,四方遊歷,深得民心。

傳說,布袋和尚是彌勒佛化身,身體胖乎乎,圓頭大耳,見人就咪咪發笑,而且啊,特別的幽默風趣,聰明睿智,與人為善,樂觀包容,見過的人都特別的喜歡愛戴他。

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布袋和尚小傳


布袋和還是一個特別隨意的人,隨意到什麼時候累了,就什麼時候睡,隨意到不管地點,不管天氣,路邊、樹林裡、河邊,只要他感覺累了,天大的事情,也阻擋不了他,放下布袋,躺下就能睡著。所以,笑口常開之人,心無掛礙之人,便是有大福氣的人,所謂:放下布袋,多少自在。

因為布袋和尚常年笑口常開,正所謂和氣能生財,還因為他常年揹著個布袋,可累積財富,很多人也把布袋和尚視為財神,進行供奉,傳說在日本,布袋和尚便是七福神之一。

布袋和尚之所以被稱為布袋和尚,皆因為他隨身攜帶的那個大布袋,據說這個布袋可了不得。

布袋和尚揹著布袋去化緣,不論別人給他什麼,給他多少,他都不挑,樂呵呵的接過去,統統放進布袋裡,這個神奇的布袋,連大木頭都能裝進去,誰也不知道這個布袋裡到底裝了多少東西。

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布袋和尚小傳


布袋還有保鮮功能,放進去的食物,過個個把月,拿出來依然是鮮嫩嫩的,就算是把死掉的雞、魚放進去,再拿出來就搖頭擺尾的活了,把餿掉的飯菜放進去,拿出來不僅新鮮無比,還美味的很。

據說布袋和尚經過奉化縣城時,奉化縣城及附近的村落受水災侵害,房屋、田地全部被淹,到處都是無家可歸,無飯可吃的流民。

布袋和尚便拿出他的布袋,布袋瞬時便變大幾倍,飛到半空,衝著洪水,張開布袋口,隨後只見洪水像是見到主人似的,直衝進袋子裡,洪水下去了,百姓們歡欣鼓舞。

布袋和尚又拿出布袋,從袋子裡拿出一堆一堆,白胖胖的大饅頭,分給周圍飢餓的難民。

布袋和尚憑著一布袋,救了奉化一城的百姓。當縣城百姓們回過神來,尋找他時,發現他已經走了,遠處還傳來他哈哈哈的笑聲:“我有一布袋,虛空無掛礙。打開遍十方,入時觀自在。”

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布袋和尚小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