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連縣“五化”驅動全力破除人才成長壁壘

詹茂森 人力資源報記者 劉繼英

2019年以來,筠連縣積極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對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決策部署,嚴格按照省、市全面深化職稱制度改革工作要求,創新構建規範化制度體系、制定專業化評判標準、建立多元化評價機制、開展無縫化培養使用、提升便捷化管理服務,全力破除專業技術人才成長壁壘,為縣域經濟發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撐。2019年6月以來,受理各行業各類職稱申報660人,涉及工程、農林畜牧、教師、衛生等9個職稱系列;取得正高級職稱2人、副高級職稱119人、中級職稱245人、初級職稱284人。

構建規範化制度體系

把握職業特點,以職業分類為基礎,優化升級職稱結構,構建規範化職稱制度體系。一是完善職稱系列。在沿用現有職稱系列基礎上,全領域開展職稱評審專業情況摸底,建立職稱評審專業設置會商機制,縣人社部門定期會同主管部門分析各職稱系列內專業設置,增設地質勘查、出版等5類專業職稱評審、整合6個專業到1個領域,全面消除職稱評審盲區。目前,全縣共有16個職稱系列,涉及專業90餘個。二是優化層級設置。對未設置正高的工程、農業、經濟等系列及建築、群眾文化等專業均設置到正高級,並完善教育、衛生等職稱系列正高級設置,打破專業技術人才職業發展“天花板”,拓展專業技術人才發展空間。目前,全縣設置正高級職稱崗位40個、副高級職稱崗位891個、中級職稱崗位2343個、初級職稱崗位2654個。三是銜接職業資格。推動職業資格與職稱銜接互認,建立職業資格與職稱相互對應關係,取得職業資格的可聘任相應系列和層級職稱,初、中級職稱實行統一考試的專業不再進行職稱評審或認定,有效化解職業資格和職稱重複評價矛盾。目前,建造師、執業藥師等50類職業資格與相應工程師、主管藥師等16類職稱實現對應互認。

筠連縣“五化”驅動全力破除人才成長壁壘

筠連縣林業系統職稱評審

制定專業化評判標準

結合基層實際,堅持問題導向,採取科學有效的職稱評價方式,調動人才積極性和主動性。一是突出德才兼備。堅持以德為先,通過個人述職、考核測評、民意調查等方式重點考察專業技術人才遵紀守法、職業操守、從業行為、誠實守信等品質,落實職稱誠信承諾制,建立專業技術人才誠信信息化檔案,打造職稱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嚴格懲處職稱失信行為,對通過弄虛作假等違紀違規行為取得的職稱一律予以撤銷。目前,全縣撤銷9人不誠信評審職稱。二是注重能力素質。分系列制定“國家、四川、宜賓、單位”的“四合一”評價標準,不再將論文、著作和科研獎項作為必備條件;推行代表作制度,考察科研成果、創作作品質量,淡化論文數量要求;將專利成果、教案、病歷、調研報告等視為評價技術水平的依據;不再將職稱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作為必備條件。目前,16個職稱序列全部取消職稱計算機、外語考試。

三是聚焦業績貢獻。突出實績評價導向,根據不同行業、級別的差異和特點,建立“9+N”(即9個行業領域負責設置N類人才評價要素)評價機制,分類設置評價要素,注重考察工作績效、創新成果,強化技術創新、專利、成果轉化、技術推廣、標準制定、決策諮詢、公共服務等指標權重。目前,全縣5個領域組建職稱評審委員會,創新建立農村實用技術職稱評審委員會,並結合實際,持續組建相關評審委員會,為人才發展提供良好平臺。

筠連縣“五化”驅動全力破除人才成長壁壘

筠連縣農民職稱評審委員會組建商討會

建立多元化評價機制

發揮市場、社會等多元主體在人才評價中的作用,暢通人才評價渠道,建立多元化職稱評價機制。一是豐富評價方式。以同行專家評審為基礎,引入市場評價或社會評價,探索組建社會化評審機構,建立健全個人自主申報、業內公正評價、單位擇優使用、政府指導監督的社會化評審機制,採取考試、評審、考核認定、個人述職、面試、實踐操作、業績展示等多種方式開展評價,提高職稱評價針對性和科學性。目前,全縣共採取初聘、評審、考評結合3種方式。二是拓寬人員範圍。突破戶籍、地域、身份等制約,打通非公經濟、社會組織、自由職業、港澳臺、外籍、高技能等人才評審通道,不同體制、單位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年限可連續計算,技工院校全日制高級工班、預備技師班畢業生視同為相應學歷參加職稱評審,破除人才資格認定藩籬。目前,共評審非公經濟等組織人才80餘人、技能人才5人。

三是開闢綠色通道。對引進的高層次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採取一事一策、特事特辦等方式開展定期和不定期評審;對有重要貢獻的人才打破學歷、資歷限制,破格推薦評審高一級職稱,打通職稱評審“最後一公里”。目前,推薦2人申報國務院特殊津貼評選,服務5名高層次人才職稱評審。四是強化職稱監管。構建政府監管、單位(行業)自律、社會監督的綜合監管體系,完善評審專家遴選機制,逗硬核準備案管理,實行職稱評審政策、標準、程序、結果全公開制度,嚴格評審考核倒查追責,嚴厲打擊各類職稱評審違紀違法行為。目前,全縣儲備110餘名職稱評審專家,暫未發現相關職稱評審違紀違法行為。

筠連縣“五化”驅動全力破除人才成長壁壘

職業資格與職稱資格銜接對應表

開展無縫化培養使用

堅持以用為本,著力激勵培育人才,開展職稱評價與人才培養使用無縫化銜接。一是促進人才培養。推動職稱制度與人才培養制度有效銜接,建立與職稱制度銜接的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制度,實施知識更新工程,保障專業技術人才參加繼續教育的權利和學習期間的各項待遇。目前,全縣共300餘人申報在職研究生學習,參加繼續教育學習15000餘人次。二是促進人才聘用。推動職稱制度與用人制度有效銜接,對實行崗位管理、學術技術水平與崗位職責相關的,採取評聘結合;對規模小、崗位少等由主管部門統籌設崗的,統籌推薦申報對象;對不實行崗位管理的、通用性強及廣泛分佈的系列和新興職業的,採取評聘分開;完善競聘上崗機制,打破聘任“終身制”,實現人員能上能下。目前,全縣聘用專業技術人員7800餘人。三是促進重心下沉。建立“定向評價、定向使用”評審制度,評審基層衛生副高6人;放寬學歷和年限,鄉鎮工作的高校生首次評審可提前1年;在鄉鎮工作累計滿15、25年的,可降低一個學歷等次分別評審中、高級職稱;在筠連續工作4年以上的,申報中、高級職稱可放寬1年;在鄉鎮同等級崗位聘用滿10年及以上的,小檔晉升不受最高等級、崗位數額限制;在鄉鎮累計工作滿30年及以上的,評審上級職稱不受結構比例限制。目前,組建評委會4個,小檔晉升49人,取得中、高級職稱110人。

筠連縣“五化”驅動全力破除人才成長壁壘

筠連縣畜牧獸醫評委會開展職稱評審

提升便捷化管理服務

堅持服務發展、激勵創新,推進簡政放權,釋放人才創新創造創業活力,提升便捷化職稱管理服務。一是加強宏觀調控。發揮用人主體在職稱評審中的主導作用,落實中級職稱評審權限下放承接和實施,著力事中事後監管,減少審批事項,減少事務性工作,強化職稱數量、結構宏觀調整。目前,建立2箇中級職稱評委會,探索建立建築工程系列中級職稱評委會。

二是深化公共服務。深入“放管服”改革,提供一窗受理、專員服務、集中反饋的“一站式”職稱服務,取消不必要證明和材料,完善職稱證書管理辦法,加強職稱區域合作,積極推進跨區域職稱互認。目前,取消5類不必要證明和材料,職稱確認13人。三是推進信息建設。提升職稱工作信息化水平,實現職稱網上申報、審核、評審、結果公示和查詢;運用大數據等現代技術,探索各級各類評審機構信息互聯互通、開放共享;推行職稱電子證書、電子專業技術檔案,實現職稱證書網上查詢驗證。目前,實現180餘人職稱信息化管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