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连县“五化”驱动全力破除人才成长壁垒

詹茂森 人力资源报记者 刘继英

2019年以来,筠连县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决策部署,严格按照省、市全面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工作要求,创新构建规范化制度体系、制定专业化评判标准、建立多元化评价机制、开展无缝化培养使用、提升便捷化管理服务,全力破除专业技术人才成长壁垒,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2019年6月以来,受理各行业各类职称申报660人,涉及工程、农林畜牧、教师、卫生等9个职称系列;取得正高级职称2人、副高级职称119人、中级职称245人、初级职称284人。

构建规范化制度体系

把握职业特点,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优化升级职称结构,构建规范化职称制度体系。一是完善职称系列。在沿用现有职称系列基础上,全领域开展职称评审专业情况摸底,建立职称评审专业设置会商机制,县人社部门定期会同主管部门分析各职称系列内专业设置,增设地质勘查、出版等5类专业职称评审、整合6个专业到1个领域,全面消除职称评审盲区。目前,全县共有16个职称系列,涉及专业90余个。二是优化层级设置。对未设置正高的工程、农业、经济等系列及建筑、群众文化等专业均设置到正高级,并完善教育、卫生等职称系列正高级设置,打破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天花板”,拓展专业技术人才发展空间。目前,全县设置正高级职称岗位40个、副高级职称岗位891个、中级职称岗位2343个、初级职称岗位2654个。三是衔接职业资格。推动职业资格与职称衔接互认,建立职业资格与职称相互对应关系,取得职业资格的可聘任相应系列和层级职称,初、中级职称实行统一考试的专业不再进行职称评审或认定,有效化解职业资格和职称重复评价矛盾。目前,建造师、执业药师等50类职业资格与相应工程师、主管药师等16类职称实现对应互认。

筠连县“五化”驱动全力破除人才成长壁垒

筠连县林业系统职称评审

制定专业化评判标准

结合基层实际,坚持问题导向,采取科学有效的职称评价方式,调动人才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是突出德才兼备。坚持以德为先,通过个人述职、考核测评、民意调查等方式重点考察专业技术人才遵纪守法、职业操守、从业行为、诚实守信等品质,落实职称诚信承诺制,建立专业技术人才诚信信息化档案,打造职称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严格惩处职称失信行为,对通过弄虚作假等违纪违规行为取得的职称一律予以撤销。目前,全县撤销9人不诚信评审职称。二是注重能力素质。分系列制定“国家、四川、宜宾、单位”的“四合一”评价标准,不再将论文、著作和科研奖项作为必备条件;推行代表作制度,考察科研成果、创作作品质量,淡化论文数量要求;将专利成果、教案、病历、调研报告等视为评价技术水平的依据;不再将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作为必备条件。目前,16个职称序列全部取消职称计算机、外语考试。

三是聚焦业绩贡献。突出实绩评价导向,根据不同行业、级别的差异和特点,建立“9+N”(即9个行业领域负责设置N类人才评价要素)评价机制,分类设置评价要素,注重考察工作绩效、创新成果,强化技术创新、专利、成果转化、技术推广、标准制定、决策咨询、公共服务等指标权重。目前,全县5个领域组建职称评审委员会,创新建立农村实用技术职称评审委员会,并结合实际,持续组建相关评审委员会,为人才发展提供良好平台。

筠连县“五化”驱动全力破除人才成长壁垒

筠连县农民职称评审委员会组建商讨会

建立多元化评价机制

发挥市场、社会等多元主体在人才评价中的作用,畅通人才评价渠道,建立多元化职称评价机制。一是丰富评价方式。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引入市场评价或社会评价,探索组建社会化评审机构,建立健全个人自主申报、业内公正评价、单位择优使用、政府指导监督的社会化评审机制,采取考试、评审、考核认定、个人述职、面试、实践操作、业绩展示等多种方式开展评价,提高职称评价针对性和科学性。目前,全县共采取初聘、评审、考评结合3种方式。二是拓宽人员范围。突破户籍、地域、身份等制约,打通非公经济、社会组织、自由职业、港澳台、外籍、高技能等人才评审通道,不同体制、单位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年限可连续计算,技工院校全日制高级工班、预备技师班毕业生视同为相应学历参加职称评审,破除人才资格认定藩篱。目前,共评审非公经济等组织人才80余人、技能人才5人。

三是开辟绿色通道。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采取一事一策、特事特办等方式开展定期和不定期评审;对有重要贡献的人才打破学历、资历限制,破格推荐评审高一级职称,打通职称评审“最后一公里”。目前,推荐2人申报国务院特殊津贴评选,服务5名高层次人才职称评审。四是强化职称监管。构建政府监管、单位(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综合监管体系,完善评审专家遴选机制,逗硬核准备案管理,实行职称评审政策、标准、程序、结果全公开制度,严格评审考核倒查追责,严厉打击各类职称评审违纪违法行为。目前,全县储备110余名职称评审专家,暂未发现相关职称评审违纪违法行为。

筠连县“五化”驱动全力破除人才成长壁垒

职业资格与职称资格衔接对应表

开展无缝化培养使用

坚持以用为本,着力激励培育人才,开展职称评价与人才培养使用无缝化衔接。一是促进人才培养。推动职称制度与人才培养制度有效衔接,建立与职称制度衔接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制度,实施知识更新工程,保障专业技术人才参加继续教育的权利和学习期间的各项待遇。目前,全县共300余人申报在职研究生学习,参加继续教育学习15000余人次。二是促进人才聘用。推动职称制度与用人制度有效衔接,对实行岗位管理、学术技术水平与岗位职责相关的,采取评聘结合;对规模小、岗位少等由主管部门统筹设岗的,统筹推荐申报对象;对不实行岗位管理的、通用性强及广泛分布的系列和新兴职业的,采取评聘分开;完善竞聘上岗机制,打破聘任“终身制”,实现人员能上能下。目前,全县聘用专业技术人员7800余人。三是促进重心下沉。建立“定向评价、定向使用”评审制度,评审基层卫生副高6人;放宽学历和年限,乡镇工作的高校生首次评审可提前1年;在乡镇工作累计满15、25年的,可降低一个学历等次分别评审中、高级职称;在筠连续工作4年以上的,申报中、高级职称可放宽1年;在乡镇同等级岗位聘用满10年及以上的,小档晋升不受最高等级、岗位数额限制;在乡镇累计工作满30年及以上的,评审上级职称不受结构比例限制。目前,组建评委会4个,小档晋升49人,取得中、高级职称110人。

筠连县“五化”驱动全力破除人才成长壁垒

筠连县畜牧兽医评委会开展职称评审

提升便捷化管理服务

坚持服务发展、激励创新,推进简政放权,释放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提升便捷化职称管理服务。一是加强宏观调控。发挥用人主体在职称评审中的主导作用,落实中级职称评审权限下放承接和实施,着力事中事后监管,减少审批事项,减少事务性工作,强化职称数量、结构宏观调整。目前,建立2个中级职称评委会,探索建立建筑工程系列中级职称评委会。

二是深化公共服务。深入“放管服”改革,提供一窗受理、专员服务、集中反馈的“一站式”职称服务,取消不必要证明和材料,完善职称证书管理办法,加强职称区域合作,积极推进跨区域职称互认。目前,取消5类不必要证明和材料,职称确认13人。三是推进信息建设。提升职称工作信息化水平,实现职称网上申报、审核、评审、结果公示和查询;运用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探索各级各类评审机构信息互联互通、开放共享;推行职称电子证书、电子专业技术档案,实现职称证书网上查询验证。目前,实现180余人职称信息化管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