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印度这个国家的种姓等级传统还根深蒂固的存在着?

须为


印度长期是在英国的统治之下,印度是英国的殖民地,在19世纪中叶英国就把民主制度带到印度,并开始实行,1947年印度独立后,印度开始实行英国殖民主义时期已经确立的议会制度,并且不断加以修订完善,印度成了极少数工业化之前便实施民主政治的国家,被西方说成是"最大的民主国家"。



虽然印度是西方眼里的最大民主国家,但印度的种姓等级制度虽然被宪法废止,但传统观念却没有改变,而印度宪法第三篇基本权利里的平等权,也就是宪法第14条规定,法律上平等,在印度领土内国家不得拒绝给予任何人法律上之平等,或法律之上平等保护。第15条禁止宗教,种族,种姓,性别,出生地的歧视,其中还有四款内容,第16条是公职受聘机会相等,其中还有五款内容。第17条废除贱民制,废除贱民制,并禁止以任何形式实行贱民制,凭借贱民制而剥夺他人权利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应依法惩处。

印度宪法是1949年11月26日制宪会议通过的,1979年9月25日第44次制宪法令对宪法进行修改,但关于公民的平等权没有什么变化。 印度的宪法通过和实施的较早,但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70年来虽然印度的民主制度在正常的运行,但对宪法的正确理解和执行还是有所偏颇,印度的种姓制度,早在1949年的宪法中就被明令废止了,但在印度的现实社会生活中,种姓制度无处不在影响着人们。


种姓制度是在印度,孟加拉还有斯里兰卡等普遍存在的一种血统论为基础的社会体系,种姓制度的来源,是婆罗门教一向宣扬梦创四姓说,特别强调婆罗门从返口生,以保障婆罗门种姓的优越地位。

婆罗门教是雅利安人刚来印度的时候,形成的宗教,它的核心教义就是种姓制,把印度人分成了四大种姓,第一是婆罗门,第二是刹帝利,第三是吠舍,第四是首陀罗,其实还有第五种就是达利特,达利特是干最苦的活,但他们被称作不可接触者,就是贱民,连种姓都没有。

种姓制度在印度维护了统治,这种制度在印度已经是根深蒂固,虽然印度历史上被外来民族多次征服,但是种姓制度并没有改变,种姓制度不仅成了社会文化的一个部分,也是社会制度的一个部分,最后还是成了宗教的一个重要核心。


既使后来在印度出现了佛教,佛教是讲究众生平等的,所以四个种姓也应该是平等的,但在印度的现实生活中,种姓制度不仅存在,而且还非常顽强的存在着, 主要就是,政治家们为了赢得选票,他们在印度的各个选区内的大种姓人会获得更多的提名机会,还有一个就是政府的职位和大学的职位被预留给特定种姓,而不是凭是否有才学来胜任这个岗位。

还有高种姓的女人和低种姓的男人通婚会受到双方父母和亲属的坚决反对,很多人因此丧失了生命。 甚至低姓的人在教室里坐过的桌椅高种姓人如果要坐都要进行清洗消毒等等,甚至有的大学给高种姓学生穿白色校服低种姓穿蓝色校服。低种姓人的孩子考上高中或大学都会引起家长和同学们的抗议,因为高种姓的学生不愿意和低种姓的学生同时上课。

有些事在民间还可以,因为百姓对法律的漠视,但有些政府部门也干出不靠谱的事儿,据新闻报道印度一次闹饥荒,印度当地政府竟然发公告号召"贱民"去捕捉老鼠吃,这条新闻不是虚拟的,是确实发生了的。


印度的种姓传统还顽强的存在于印度的社会之中,主要的原因应该是政府遵守宪法的自觉程度不够,传统封建文化的影响非常深,再者就是违犯种姓平等法律的人受法律制裁不够,还有就是政府对种姓平等法律宣传不够,国际上对于印度种姓不平等的现状关注的不够,等等。

图片来自于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