綢都原創:都市的心音——在這城,習慣於凌晨醒來的,應該不止我


綢都原創:都市的心音——在這城,習慣於凌晨醒來的,應該不止我

綢都原創:都市的心音——在這城,習慣於凌晨醒來的,應該不止我

我習慣於凌晨起來。

都市,像一座巨大的舞廳,那湧動的人流、參差的建築、

蠕動的車陣、琳琅的商品……似旋轉的彩燈晃得人眼花繚亂頭暈目眩;那拍賣的吆喝、討價的變調、喇叭的尖叫、熟人的絮語……如轟鳴的舞曲,震得人心慌意亂耳鼓突跳。

凌晨,是都市極寧靜的時刻。

只有在這極致的寧靜中,我那繃緊僵直的神經才得以鬆弛緩解。能夠穿透夜色的厚重,似火車的行進聲和五星花園百貨大樓頂上的電視聲。如果說,火車行進時粗重的隆隆聲夾帶著汽笛的尖哨,是都市酣暢淋漓的鼾聲的話,那麼,百貨大樓頂上的電視聲響,便是南充這座城市強健的心音。

綢都原創:都市的心音——在這城,習慣於凌晨醒來的,應該不止我

在這都市心音的律動中,我自由自在地展開了聯想的翅膀。我飛得很遠很遠,沐浴過南海的風,穿越過北國的霧,思索過美國詩歌"垮掉的一代"。不過,多數時候我的思緒還是在足下這塊生活的熱土上盤繞。南充,我生存的這座現代化都市是有生命的。道路的開拓是其脈管的擴張,高樓的聳起是其細胞的更新,人流車湧是其血液的循環,機器運轉是其腸胃的消化,電波電話是其神經的傳導,市境市貌是其容顏的展現……那麼,這座城市的靈魂是什麼?

也許,這是一個擱置很久已讓人淡漠的問題。在今天,許多人無暇或不屑於考慮它了。改革開放給世人打開了一幅五彩斑斕的圖畫,商品經濟將都市蒙上了一層絢麗的色彩。有時,舞廳輕柔的樂曲搖得人"不知今夕是何年";有時,大酒樓的瓊漿玉液灌得人"錯把杭州作汴州"。

綢都原創:都市的心音——在這城,習慣於凌晨醒來的,應該不止我

在凌晨這靜寂的時刻,電視聲格外清脆,格外激越,格外動聽!

像百川歸海似的,五條大街載著人流奔突而來匯聚於五星花園。朝陽勃勃沿人民南路闊步走來,往涪江路迤邐西去,晚霞豔豔從北湖路徐徐升起,又融進蓮池路的暝色……人潮的湧動,時代的變遷,記錄著日月的運轉、四季的更替。

白天,世俗的聲浪湮沒了電視聲響;夜晚,這都市的強健心音卻給了我穩實、激勵、展望:建設川東北區域中心城市,大抓項目、抓大項目,創建全國衛生城市,解決民生問題……電視的聲音似乎在訴說歷史,電視聲也彷彿在詮釋現實,詮釋要進步要奮鬥要建設的道理。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從四面八方千里迢迢來到南充,非要撥開擁擠的人群,在五星花園拍一張紀念照。人們心向南充,情繫五星!

綢都原創:都市的心音——在這城,習慣於凌晨醒來的,應該不止我

亙古的精神——南充的靈魂!

我想,在這座城市中,習慣於凌晨醒來的,不止我一人。

作者簡介:賈海,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區龍蟠初中語文一級教師。系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四川省散文學會會員、四川省文藝傳播促進會會員、南充市作家協會會員、南充市散文學會會員、南充市網絡作家協會理事、南充市嘉陵區文聯委員。在各級各類報刊雜誌發表散文20餘萬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