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哈佛路:拿到纽约时报一等奖学金的女孩,只因做到了积极主动

今年的网络流行语是“太难了”。为什么就这样一句感慨的词一下子蹿红了网络?实际上因为这几个字道出了绝大多数人的心声。

对于男人来说,要承担起养家糊口的压力,在社会激烈竞争的大潮流中占据一席之地,这真是太难了。

对于女人来说,既要兼顾家务,又要照顾孩子,与此同时还要兼顾职场。一个人身兼数职真心是太难了。

哪怕对于一个学龄前的孩子而言,背诵乘法口诀也是一件难度极大的事情。可是很多学龄前的孩子不仅已经会乘法口诀,而且已经可以说出一口流利的英语了。现在的孩子也真是太难了。


风雨哈佛路:拿到纽约时报一等奖学金的女孩,只因做到了积极主动


现在的生活给人们带来的压力、焦虑等等负面情绪,会让人喘不过气来。仿佛只有那些星二代和富二代才有机会享受人生。普通人好似根本没有人生逆袭的机会。

普通人真的无法改变“太难了”的现状吗?实际上不是,只要做到一点,每个人都能够从“太难了”中逆袭,获得翻天覆地的改变。

《风雨哈佛路》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在逆境中仍旧不向命运妥协的女孩。在流浪街头的情况下,用两年的时间完成了4年的学业,并且考上了哈佛,还拿到了纽约时报的一等奖学金。

这部电影是根据一个真实的故事改编的。故事的主人公叫莉丝·默里,她的父母都是瘾君子。所以她和姐姐在很小的年纪,就得不到父母的照顾和关怀了。相反的,她还要照顾患了艾滋病的父母。

15岁之后,莉丝就开始流浪街头,过着居无定所的日子。她完全有资格说一句“太难了”,然后从此堕落下去。可是她没有,她最终选择去追逐梦想,逃离那个肮脏、虚妄的世界。

虽然这部电影叫做《风雨哈佛路》,但是我认为,莉丝的人生逆袭并不是因为她考上了哈佛,而是因为她一直拥有“积极主动”的习惯。


风雨哈佛路:拿到纽约时报一等奖学金的女孩,只因做到了积极主动


“积极主动”一词来源于史蒂芬·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积极主动是高效能人士的第一个习惯。

积极主动不同于积极思维。积极思维是一种乐观思维,可以帮助人们看到事情好的一面。但是却有一种逃避现实的情绪。但是积极主动是一种可以战胜基因、环境、智力等等因素的影响,而获得独立意识的能力。有了这种独立意识,人们就可以不受外力的影响,做自己思想意识的主人,从而将人生掌握在自己手中。

从积极主动这个能力方面来说,主人公莉丝在面对自己逆境的人生时,她选择的是让自己拥有独立思考和独立意识的能力,主动追求自己的幸福,而不是将一切悲痛归咎于现实环境。


风雨哈佛路:拿到纽约时报一等奖学金的女孩,只因做到了积极主动


一、她不是不爱我,只是已经没有能力给予了

莉丝的父母都是瘾君子,早已丧失了照顾子女的能力,全家人靠领救济金过活。刚拿到救济金的时候,莉丝和姐姐还能够填饱肚子,而父母也能够飘飘欲仙。可是钱花光了,莉丝和姐姐就要挨饿。有时候甚至把牙膏都吃掉了。

十几岁的年龄,本应该是在父母的保护下无忧无虑成长的年龄。可是莉丝做不了普通人。当老师惊讶于她的才华,让她坚持去学校读书的时候,她不能上学的理由竟是不能洗澡,所以身上会生虱子。可是她从不对任何人说起自己的不幸,只是保持沉默,并且接受现实。

在莉丝的姐姐对父母无尽的抱怨时,莉丝却说:“我知道母亲并不是不爱我,只是她现在没有能力给予了。”

在她去看望母亲的时候,她们经常一起回想起童年的时光。那时候她的母亲还没有吸毒,还有能力爱她们。而且她深深的感受到了来自父母的爱。所以莉丝永远记住曾经深爱过她的父母,然后原谅现在已经无能为力的父母。

我觉得有些人只对生活的艰苦灰心丧气,因此把时间都浪费在灰心丧气里,我们称之为愤怒。对事物的整体视而不见,对于所有能够成功的微小元素视而不见。

很多时候,我们都体会不到生活的美好,其实并不是我们认为的那些外在因素,而是因为我们没有拥有独立的思考意识,也没有积极主动的争取自己的人生。

与其沉浸在悲苦中不停的抱怨,不如停下埋怨的脚步,思考一下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那时候你会找到一条通往幸福的路。

风雨哈佛路:拿到纽约时报一等奖学金的女孩,只因做到了积极主动


二、“我们都不属于哈佛,你也不属于!”“不!我属于”

莉丝在流浪的时候,结识了一个和自己身世相似的朋友,两人惺惺相惜,每天结伴同行。可是之后却因为对未来的规划产生了分歧。

朋友克里斯认为,她们就是被世界抛弃的人,是没有权利争取到幸福的。所以她们的命运就是作为城市垃圾,最后融合到社会最底层。

可是莉丝却不这么认为。莉丝觉得,幸福应该靠自己去争取。她可以通过一些机会,逃离掉这个肮脏不堪的世界,去往那个心之所往的美好世界。

所以克里斯继续过着自己的流浪生活。可是莉丝却开始求学,并且努力完成学业。

当莉丝要去哈佛面试时,克里斯对莉丝说:“你真的以为能去哈佛吗?那里根本不属于我们。”可是莉丝却说:“不,我属于!”

莉丝觉得,她现在生活的世界外面有一层壳。而那层壳的外面就是所有人都期盼的美好光明的世界。她要做的就是付出一切的努力,冲破那层壳。

如果我不顾一切发挥每一点潜能去做会怎样?我必须做到,我别无选择。

人生不是屈从于命运下的不对等,而是有主动选择权的。你选择什么样的人生,就会更容易靠近那样的人生。


风雨哈佛路:拿到纽约时报一等奖学金的女孩,只因做到了积极主动


三、我不觉得自己可怜,反而要感谢这种生活。因为生活让我没有退路,只能拼命的往前走

当莉丝被哈佛录取,并且获得了纽约时报的一等奖学金时,记者采访她,问她是怎么做到的。她并没有向公众诉苦,把自己多年的经历都以泪水的形式表达出来。相反的,她只是平静的诉说了自己的经历。而且她并不觉得这种经历是一种苦难,她反而要感谢这些人生经验。因为这些经历逼迫她拼命的往前走,让她的人生没有退路。

那一刻我明白了,我可以做出选择,我可以为自己寻找各种借口对生活低头,也可以迫使自己创造更好的生活!

在面对生活中的苦难时,你可以选择抱怨,可以选择被环境和经历中的负面所沉没。但是如果你能够拥有积极主动的人生观,那么你就有可能靠自己的力量,离开所有恶劣的环境,获得一个美好崭新的人生。


风雨哈佛路:拿到纽约时报一等奖学金的女孩,只因做到了积极主动


四、普通人如何通过积极主动,完成人生的逆袭?

绝大多数普通人,生活的环境都要比莉丝优越的多。可是或许优越也会给人造成一种惰性。那么普通人如何才能够做到积极主动,并且成功改善自己的生活状态呢?

1、找到功利性目标

一提到“功利性”一词,很多人都会觉得这是一个贬义词。但实际上,词汇本身是中性的,只是看用在什么地方。

人性都是趋利的。这个“利”不仅仅是负面的,也有好的一面。比如说,我们求学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个人价值,这也是一种利益。在遇到不公平对待的时候,我们也会尽力去争取自己的权益,这也是一种利益。

所以当我们想要从现有的生活中走出去时,必须要找到能够给自己带来“利益”的目标。只有这样的目标才能够激励我们走出舒适区。

比如说,制定一个考研的目标。这样可以让我们以后多一些选择职业的机会。再比如,优化自己的技能,可以有向老板谈薪资的资格。

只有先让自己知道,实现了目标会得到切实的好处,我们才有动力向目标的方向前行。


风雨哈佛路:拿到纽约时报一等奖学金的女孩,只因做到了积极主动


2、做自己思维的主人,而不是外在环境的奴隶

医学博士维克多·弗兰克尔出版过39部作品。他创立了“意义治疗法”及“存在主义分析”,被称之为继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之后的维也纳第三心理治疗学派。

弗兰克尔在二战时期被关押在德国纳粹的集中营里。他的父母、妻子和兄弟都死于集中营。他自己在集中营里也受尽了酷刑。就在他无力再去承受这种日子的时候,他忽然产生了一种想法。虽然他们可以关押他的身体,但是却无法关押他的思维和想法。

所以弗兰克尔开始发掘热泪的自我意识,让自己的精神远离集中营的刑罚。

做自己思维的主人,而不是外在环境的奴隶,是人类独有的能力。也就是说,人类之所以能够成为食物链的顶端,就是因为人类有选择的权力。你可以选择被外在环境多吞噬,也可以选择用自己的独立意识去战胜一切。

3、专注于影响圈

史蒂芬·柯维将一个人关注的所有东西称之为关注圈。在关注圈里面,有一些范围是自己可以控制的,而有一些范围是自己的能力无法控制的。

人之所以会觉得迷茫、痛苦、无助,都是因为他们总是关注那些自己力所不能及的范围。如果从现在开始,人们可以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那些自己可控的范围内,也就是称之为影响圈的范围内,那么人们就会发挥出巨大的潜能,解决很多问题。

而且人只有不断的关注自己的影响圈,才能让影响力不断的扩大。


风雨哈佛路:拿到纽约时报一等奖学金的女孩,只因做到了积极主动


其实《风雨哈佛路》里面的主人公莉丝之所以成功逆袭,就是因为她没有去关注那些自己无能为力的外在环境,而是将自己所有关注的焦点都放在了读书上。因为读书她的影响圈子,她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学业。

不仅如此,莉丝也深刻的知道,自己如果能够考入哈佛,那么就可以冲破现在压抑她人生的那层壳。

虽然逆境不能使人富有,但却能使人明智。如果你相信,上天在给你一份困难时,同时也给了你一份智慧。那么你就能够利用这份智慧,排除万难,成就自我。其实这种智慧就是积极主动的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