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女子图鉴》:我想看自己玩命的样子

《都市女子图鉴》:我想看自己玩命的样子

《都市女子图鉴》:我想看自己玩命的样子

1

最近一段时间,优酷上《北京女子图鉴》挺火的。已经看过原版《东京女子图鉴》的我也忍不住好奇心,想知道国内翻拍的如何。

不得不说,这一次国内编剧是用心了。只是题材借鉴了《东京女子图鉴》而已,内容还是很接地气,符合国内国情的。

故事的开头都是一个不满于现状的小城姑娘,只身一人投入到了大城市中孤身奋斗的成长史。

《都市女子图鉴》:我想看自己玩命的样子

不一样的是,《东京女子图鉴》里的女主角绫是真的只靠自己,她来到东京的时候可没有投靠同学或者朋友,完全是自己一人解决所有问题。

《北京女子图鉴》里,陈可来到北京的第一件事就是找老同学。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也是依靠老同学才勉强在北京生存下来。

超级贴近我们的真实生活!

在中国,但凡是去另一个城市,我们的第一反应不是自己找住的地方,而且先联系那个城市的亲朋好友,指望他们帮衬一把。

《北京女子图鉴》中,最最精彩的莫过于办公室政治了,和现实生活中的情况几乎一模一样。

中国式饭局要不要参加?参加了要不要附和他人?职场菜鸟要怎么站队?职场性暗示该如何躲避?跳槽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等等等等。

剧里情节真实,很是接地气,难怪收视率居高不下。

大家看了之后不免对大城市心生向往,个个都期盼着到了大城市后可以摇身一变成为另一个陈可。

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电视剧里的人生只能说大部分是编剧编造出来的,和真实生活还是有不小差距。

来大都市的女子都向往着精彩生活,可你以为你换了个城市就一定会换一个人生结局吗?

《都市女子图鉴》:我想看自己玩命的样子

真实生活中,不是所有女子都可以成为陈可的。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只是普通女人,从事着一份普通的工作,嫁了一个普通男人,生下一个普通的孩子。

不是她不想过着五光十色的生活,也不是她不够努力,而是命数本如此,不会因为你换个城市就会轻易改变的。

她们遇不到那些职场上的明争暗斗,因为她们的职场平淡如常,根本用不上勾心斗角;她们遇不上情感问题,因为生活环境所限,接触不到异性;她们更加不会考虑买房,因为微薄的收入让她们连生活都勉勉强强,更何况是买房。

她们不单单要承担无法改变命运的风险,还要承担改变不了命运被乡亲父老嘲笑的风险。

进入大城市后,可以改变命运的人寥寥无几,仅占20%罢了,剩余的那80%甚至不如在老家活的好。

必定有人会问:既然不是换个城市就一定精彩,那为什么一定要去大城市?

因为即便是20%我们都不愿放弃,毕竟在老家,我们连20%的机会都抓不到。

我来上海的时候,不少人拦过我,问了我无数次决定了吗?也问了无数个为什么。

不是不想回答,是千言万语融汇成一句话实在太难了。

——大学毕业后,嫁给一个老实人,生一个可爱的孩子。这样的生活不好吗?

这样的生活没什么不好,家庭温馨的小幸福也不是不值得向往。可这种一眼就能看到头的人生,总是让人觉得缺了点什么。

人生不是因为未知才有趣精彩的吗?

都已经知道往后的每一天会是怎样度过的,那得多无聊啊?

每天早上五点半就要吃床,给孩子和丈夫准备早餐;六点半叫孩子和丈夫起床洗漱吃早餐;七点的时候收拾早餐的碗筷;八点出门上班;九点到公司投入工作;十二点到一点午餐;六点下班七点到家;八点前要做好晚餐以及第二天要带的午餐;九点收拾晚餐的碗筷;九点半开始洗衣服整理家务;十点半检查孩子作业;十一点半上床睡觉。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

做得好是应该,做不好会被说:这点小事都做不好,真是废物!

当然这是嫁个直男癌的结局,要是嫁给一个三观够正的好男人也许会好了不少,但问题是,谁能保证自己结的婚就一定优质呢?

都说来大城市风险大,可在小城市得到幸福的概率也并不高啊,那还不如去大城市闯荡一番,反正最坏的结果不过是平凡一生。

《都市女子图鉴》:我想看自己玩命的样子

2

《北京女子图鉴》中,几乎每个来北京的女子都是出类拔萃的,她们就算留在老家也会拥有不错的人生,可她们为什么执意来北京?

因为小地方容不下灵魂,大城市容不下肉身。作为想要得到更多的灵魂们,怎么能甘愿待在小地方变成终究模糊的肉身?

《都市女子图鉴》:我想看自己玩命的样子

“你这是虚荣!”陈可的前男友张超说。

是,这是虚荣,一点没错。可是虚荣本无罪,只要这份虚荣没有拖累别人,那虚荣并不该成为贬义词。

谁不想一身华服;谁不愿家宅万亩。

我们知道这些是我们天生没有的,那我们后天努力自己争取,这为什么是一种错误?

“我不明白。”这是陈可给张超的答案,也是我们给这个世界的答案。

我不明白这些所谓的人生大道理,我们只知道,想要就自己争取,这是我们存活于世间唯一认可的道理。

——人生可以轻松不点不好吗?干嘛把自己搞那么累?有好日子不过非去过苦日子,这不是贱骨头吗?

说这话的人一定没看过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马斯洛的理论中,最高一层的人类需求就是自我实现。

自我实现是指发挥个人能力到最大程度,实现个人理想抱负。

当家庭妇女不是不行更不是不好,也不是看不上这个依附于别人的身份,只是觉得我们有更大的价值更大的作用,不该在菜米油盐中蹉跎殆尽。

小的时候,老师都让我们写《我的志愿》。有的人会写科学家,有的人会写医生,有的人会写老师,有的人会写律师……你见过几个人写被人养的?

为何长大的你不如小时候的你有志气?是什么让你不愿成为更好的你?

还不是因为懒!

长大后的你懒得动懒得理懒得想,最终成为了一个原地踏步不思进取的人,认为安逸高于一切。

更可怕的是,日子久了,你和同样的人集合起来,鄙视那些勤奋积极的人,用空心思把他们拉下来和自己一样,给他们洗脑“平淡是福”,以此掩饰自己对生活的无能为力。

人类的原罪,细思极恐。

“你是想看自己完成梦想的样子吗?”闺蜜问我。

其实相对于完成梦想的样子,我更想看看自己玩命的样子。

《都市女子图鉴》:我想看自己玩命的样子

3

我是个有些小聪明的孩子,加上胸无大志,不需要用太多心思就可以混的不错,成绩一直中等偏上,工作后也顺风顺水的。

直到有一天,我猛然发现自己的人生好像很久都没有过变化了。

吃差不多的食物;穿差不多的衣服;和差不多的人交朋友;做差不多的工作……

最可怕的事,我不知道这样反复反复再反复的生活要持续到什么时候,我突兀地陷入到了对未来太过确定的恐慌当中。

这辈子就这样了?毫无建树毫无创意毫无生机的过一辈子?

我不要!

《都市女子图鉴》:我想看自己玩命的样子

心里歇斯底里的抗拒,但是又不知道该如何改变。

那段时间我很迷茫,不断的问自己想想什么样的生活,却始终不确定答案。

直到有一天我无意中看到一句话:你最想看自己什么的样子?

这本身是一道美妆题,大部分的答案都是性感的样子、可爱的样子、甜美的样子,而我的脑海中冒出的却是玩命的样子。

是的,你们没有看错,就是玩命的样子。我过去活的太安逸了,从没拼命过。那一瞬间,我非常想知道自己用尽全力能走到哪里?做出怎样的成绩?是会一败涂地还是功成名就?

在本地是不可能知道了,这里的大环境就是安逸的,不需要你拼命只要你安分守己。

《都市女子图鉴》:我想看自己玩命的样子

换一个城市就是换一种生活方式。

于是我决定去上海,也许那里才是我的宿命所在!

我和陈可一样,拖着一个箱子来到了魔都,一切归零重新开始。

到上海的一个月,我就觉得自己来对了地方,我在这里遇见了自己想遇见的人,做了自己想做的事,参加了自己想参加的活动,生活逐渐有趣起来。

每天我躺在床上,都为了这充实的一天而感到开心,来上海果然是对的决定,哪怕受到了身边人的反对,也是值得的。

原来,我玩命的样子好看的要死!

据说,优酷马上要出《上海女子图鉴》,希望在这部剧里,能找到自己的影子。

眼嗑诊说

《都市女子图鉴》:我想看自己玩命的样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