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洞鎮:發揮“紅旗精神”本色,黨建引領促脫貧

“這個鄉的黨支部是一個模範的支部,它領導群眾做了許多英勇的鬥爭,獲得了群眾的擁護。”1955年12月27日,毛主席在《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高潮》一書中對陽西縣儒洞鎮邊海黨支部事蹟寫下了這樣的按語,肯定了邊海村黨支部帶領群眾攻堅克難,與自然災害作鬥爭的英勇精神。“邊海紅旗”精神從此在這片土地落地生根且歷久彌新,65年來一直成為引領邊海村發展的一道亮光!在建成全面小康社會以及脫貧攻堅決戰決勝的關鍵階段,儒洞鎮委鎮政府充分發揮“紅旗精神”本色,加強黨建引領,貫徹落實上級關於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攻堅工作的各項決策部署,大力推進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驕人的成效!

儒洞鎮:發揮“紅旗精神”本色,黨建引領促脫貧

邊海村新貌。

儒洞鎮:發揮“紅旗精神”本色,黨建引領促脫貧

邊海村黨建主題公園。


發揮“紅旗”本色,黨建引領扶貧脫貧

春光明媚的四月,位於儒洞鎮西南邊的邊海村一派春意盎然,生機勃勃的景象:村口的杜鵑花開得火紅,黨建主題公園整潔美麗;村中的硬底化村道筆直平坦,小洋房錯落有致;村外的萬畝良田一遍翠綠,勤勞的村民們正在田地間悠然勞作……邊海村,這條有著光輝歷史和優良傳統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展現出新的顏值!

近年來,儒洞鎮委、鎮政府高度重視扶貧脫貧工作,喊響了“不讓一個貧困戶掉隊”的口號,在脫貧攻堅戰中,充分發揮“邊海紅旗”的精神本色,黨員幹部衝鋒在前,加強黨建引領。

儒洞鎮:發揮“紅旗精神”本色,黨建引領促脫貧

市人大領導到儒洞鎮調研。

有著優良革命傳統的邊海黨支部本著為民辦實事的初心,擔負起新的時代使命。該村組織黨員實行聯繫戶制度,動員黨員與貧困戶結成對子,點對點幫扶,並通過村集體資金入股“西荔王”經濟農作物種植項目、長角水庫光伏項目、金開源魚蝦養殖項目,為該村貧困戶實現增收。邊海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陳廣表示,從2017年以來,邊海村以“滿足群眾需要,維護群眾利益”為根本出發點,聚力精準扶貧,大力推進鄉村振興。2018年以來,全村共投入13萬元對農村生活設施進行大整治,投入3萬多元建設農田機耕路和斷頭路。同時,帶領群眾發展養殖業,打造兩條“養殖長廊”,一條是“綜合養殖長廊”,發展了養殖戶30多戶;另一條是“沿海養殖長廊”,引導群眾發展灘塗、蝦塘養殖1200畝。在黨總支部的帶領下,邊海村已形成了養殖業、種植業、淺海捕撈業“三駕馬車”並驅的產業發展模式,2019年村集體經營性年收入達12.39萬元,家庭人均年收入達13200元。“如今,邊海村121名貧困戶,已經全部實現了脫貧。 邊海村的幸福生活,歸根結底是源於“邊海紅旗”精神,是源於黨總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陳廣書記如是說。

其實,邊海村脫貧致富只是儒洞鎮決勝脫貧攻堅中的成功範例之一。儒洞鎮共有行政村12個,其中省定貧困村2個,對口幫扶均為珠海市橫琴新區。2019年該鎮共有扶貧戶621戶1298人,至2019年12月底,全鎮貧困人口621戶1298人全部達到“八有”脫貧標準。2個省定貧困村已全部達到出列標準並已退出;全鎮有勞動能力貧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9305元,比上年增長34.13%。其中,壽場貧困村全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3635.1947元,河洞貧困村全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1761.2462元。

儒洞鎮:發揮“紅旗精神”本色,黨建引領促脫貧

珠海橫琴新區領導到壽場檢查扶貧工作。

壓實責任,落實政策顯成效

群眾利益無小事,一切從人民群眾的利益出發。儒洞鎮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和黨員幹部的先鋒模範作用,切實做到真扶貧,扶真貧。在開展工作中,深入群眾,多跑腿,多入戶,多思考,真心實意為貧困戶著想。

儒洞鎮貧困總戶數在600戶以上,鎮委書記遍訪建檔立卡貧困戶計劃分3年全部遍訪,2018年遍訪214戶貧困戶,2019年遍訪214戶貧困戶,完成遍訪任務,剩餘將在2020全部遍訪。每月至少一次專題研究脫貧攻堅工作會議,2019年期間黨委專題會議共12次、聯席會議共4次,扶貧幹部工作會議8次,研究部署全鎮脫貧攻堅工作,壓實各村各有關部門責任,形成合力攻堅。

2019年,該鎮出臺了《儒洞鎮2019年新增識別未脫貧貧困人口掛牌督戰工作方案》,對2019年新增識別貧困戶15戶16人(均為無勞動能力戶)開展全面摸查,建立幫扶臺賬,落實“一對一”結對幫扶、“一戶一策”幫扶措施,100%落實兜底政策、應保盡保,目前已落實兜底保障政策,即已落實了特困金、養老金、基本醫療保險、住房和飲水安全等“八有”脫貧標準,並於4月9日完成線下退出。

2020年,全鎮各村幫扶單位、駐村幹部進村入戶和貧困戶談心對接,全面再排查貧困戶“八有”脫貧指標落實情況,查漏補缺,防止數字脫貧、虛假脫貧。2020年第一季度,儒洞鎮召開了3次鎮黨委會議,1次脫貧攻堅聯席會,8次脫貧攻堅工作會議,專題研究部署疫情對脫貧攻堅的影響、黨建引領脫貧攻堅、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消費扶貧等系列工作,通過高位推動、壓實責任,將全鎮力量整合到脫貧攻堅工作中。

在脫貧攻堅中,貧困戶有的會存在“等、靠、要”的消極思想,甚至有人認為“國家的不拿白不拿”,不願脫貧、不想脫貧、以窮為榮,嚴重製約著當地的脫貧工作。針對這些消極對象,鎮委、政府及時調整工作重點,把開展“扶志”工程作為重點,加大宣傳教育,通過村民小組會議、與貧困戶談心聊天等形式,進行思想攻堅,在潛移默化中把“要我脫貧”轉變成“我要脫貧”,改變貧困戶中“靠著牆根曬太陽,等著別人送小康”的錯誤思想。

壓實責任是前提,落實政策是保障!儒洞鎮千方百計推動落實黨中央、省、市、縣的各項部署,把政策落到實處。一是落實教育政策。全鎮220名建檔立卡學生2018-2019學年應發教育補助已全部發放到位,其中209名由縣教育局統發,11名技校生由縣人社局統發。二是落實最低生活保障和養老保險政策。全鎮582名無勞動力貧困戶已全部納入最低生活保障,其中低保206人、五保345人、孤兒14人、17名完全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且無法依靠產業扶持和就業幫助脫貧的貧困人口100%落實兜底保障政策,養老保險政策,全鎮共有1021人應享受養老保險,其中586名應參加城鄉養老保險人員已由縣統籌購買,435名60歲以上老人已全部領取養老金100%落實養老保險政策。三是落實醫療救助、基本醫療和大病保險政策。2019年度全鎮1298人已全部購買醫療保險與大病保險,納入醫療保障體系,實現100%落實醫療保障。217名貧困人口落實醫療救助。四是落實危房改造政策。全鎮危房改造79戶,2018年第一批76戶,2018年第二批3戶,貧困戶住房保障全覆蓋改造任務建設已全部竣工完成並已發放補助,建檔立卡貧困戶住房安全保障實現全覆蓋。五是落實飲水安全保障政策。全鎮12條行政村均已達到安全飲用水標準,並按照上級工作指示做好未通自來水地區的安全飲用水報告。其中壽場、藍田、大村、邊海、新村5條行政村下屬所有自然村均已通自來水。

儒洞鎮:發揮“紅旗精神”本色,黨建引領促脫貧

廣東省青年聯合會(澳門組)慰問河洞委會建檔立卡貧困戶。

儒洞鎮:發揮“紅旗精神”本色,黨建引領促脫貧

廣東省青年聯合會(澳門組)香樟黨建主題公園捐贈儀式。

綜合施策,打贏脫貧攻堅戰

對於扶貧工作,儒洞鎮綜合施策,做到精準幫扶,幫助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在開展工作中,不厭其煩深入群眾,勤跑腿,常入戶,多動員,為貧困戶出謀劃策。

一是黨建扶貧。根據不同的工作要求,及時調整本鎮的扶貧工作組成員,成立了鎮內扶貧督導組,不定期下鄉暗訪在崗情況,同時,為扶貧幹部開展業務與系統培訓。至2019年12月止,在全鎮建成了“一村一黨建主題公園”13個,打造了一個集思想教育、休閒健身、陶冶情操於一體的黨建教育平臺。設立黨員中心戶328戶,聯繫群眾3197戶,收集問題50多條,已解決20多條。同時製作和上牆了黨員中心戶職責、黨員中心戶聯繫戶一覽表、微心願牆和“黨員中心戶”標誌牌。

二是產業扶貧。入股西荔王果蔬種植合作項目,已為156戶605名貧困戶入股256萬元,目前已收到176.64萬元收益。入股長角水庫光伏合作項目,其中第一期610名貧困戶入股,資金為494.4萬元,第二期131名貧困戶入股,資金為158.4萬元,目前已收到181.31萬元分紅。入股程村鎮宏偉牛大力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牛大力種植項目,目前已收益資金合計92.6663萬元。推進河洞村委會肉牛養殖場項目,採用“村集體+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解決貧困戶就業與合作分紅,預計人均租金分紅300元/年,每隻肉牛養殖分紅約2500元/年;現階段就業2人,人均務工收入3萬元/年。入股陽江金開源養殖開發有限公司扶貧項目,入股人數584人,資金達256萬,年收益為30.72萬元,人均收益526元/年,目前已收到30.72萬元。

三是消費扶貧。儒洞鎮共12個村委會與陽西縣豐圖農貿有限公司、郵樂購河洞農資服務部簽訂消費扶貧認購意向書,幫助全鎮農戶開拓線上/線下農產品銷路。2019年各類農產品共消費155342斤,總金額達50.324萬元。

四是就業扶貧。全鎮共有279名有勞力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業增收。全鎮參加陽西縣人社局舉辦精準扶貧專場招聘會共2場,為279名貧困勞動力提供“一對一”精準就業幫扶服務,村莊保潔員等公益性崗位累計安置貧困人員17人,對279名貧困勞動力進行技能培訓,穩定就業貧困勞動力242人,實現“就業一人、脫貧一戶”。

儒洞鎮:發揮“紅旗精神”本色,黨建引領促脫貧

“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儒洞鎮相關領導表示,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中之重,是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舉措。2020年是決勝全面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儒洞鎮將一如既往以及黨中央和省、市、縣決策部署要求,緊緊圍繞實現“兩不愁三保障一相當”目標,聚焦重點、攻堅難點,壓實責任、精準施策,盡銳出戰、凝心聚力,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


<code>文字:陳英梅  
圖片:儒洞鎮提供
編輯:申定發/<cod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