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給娃“囫圇吞棗”般的洗臉引熱議:為啥全國爸爸手法如此統一

很多人都在網上看到過這樣的話:“有危險的時候,爸爸是最安全的;安全的時候,爸爸是最危險的。”還有“千萬不要讓爸爸帶娃”之類的話。其實這些都只不過是調侃。不過爸爸帶孩子真的比不上媽媽熟練。所以有時候才會有些笨手笨腳的。

爸爸給娃“囫圇吞棗”般的洗臉引熱議:為啥全國爸爸手法如此統一

最近微博上就有一個爸爸給剛剛來到這個世界不久的小寶寶洗臉的視頻。可是爸爸那手法,卻讓網友們吐槽了。寶寶剛出生不久,身體還非常小。他的小臉蛋真的還沒有爸爸的手掌大。爸爸給孩子洗臉的時候,不小心把水珠濺到了孩子的臉上。

本來小寶寶睜著大大的眼睛在望著爸爸,在水碰到臉的時候敏感地閉上了眼睛。爸爸輕輕用手抹掉了孩子臉上的水。又用溼毛巾給孩子擦臉。爸爸使了個壞,把毛巾整個蓋在了孩子的臉上。小小的腦袋晃來晃去,可能也感覺到疑惑和不舒服了。不過爸爸馬上就又把毛巾拿來了,擦乾淨了孩子臉上的水。

爸爸給娃“囫圇吞棗”般的洗臉引熱議:為啥全國爸爸手法如此統一

網友們在微博下評論說:“果然,爸爸帶娃,要求不能太高,活著就好。”、“我的天,真怕他把孩子捂死了,孩子這麼小,肯定很脆弱的吧!”、“為什麼全國的爸爸手法都如此統一?是不是上過培訓班啊!”、“這孩子也太乖了吧,不哭不鬧的。”

給小寶寶洗澡是一件非常需要小心和細緻的工作。因為寶寶的皮膚非常的嬌嫩,對一些大人洗浴用品中的一些成分也不能承受。而且家長們給寶寶洗澡的手法如果太粗魯,也是會給孩子的皮膚造成傷害的。

爸爸給娃“囫圇吞棗”般的洗臉引熱議:為啥全國爸爸手法如此統一

給小寶寶洗澡,家長們要注意這幾個方面。

⑴洗浴用品用具

寶寶的皮膚受不了成人的洗浴用品,所以要專門給他們選擇親膚溫和不刺激的產品。這很容易想到,自然不用多說。不過小寶寶們一般都是會用浴盆泡澡。浴盆的選擇也是要多考慮的。

因為一般的浴盆有一個缺陷,那就是比較滑。孩子在水中坐著都容易滑倒,更別說站著了。所以爸爸媽媽們選擇浴盆的時候一般要選擇磨砂的底面。最好還要在浴室裡鋪上防滑墊。保護寶寶,不容易滑倒。

爸爸給娃“囫圇吞棗”般的洗臉引熱議:為啥全國爸爸手法如此統一

⑵水溫

寶寶的皮膚比較敏感和嬌嫩。在大人看來,剛剛合適的水溫對於寶寶來說可能就會燙傷皮膚了。所以給寶寶準備洗澡水溫度要適中,一般37℃~38℃就可以了。

如果爸爸媽媽們怕把握不好,可以買一個洗澡溫度計。這樣讓寶寶在進水前測量一下水溫,就不會燙傷或者凍到寶寶了。

⑶姿勢

新生兒洗澡的時候,因為臍帶的部分沒有癒合。所以給他們洗澡的時候要格外小心。爸爸媽媽可以選擇用一大塊毛巾,包裹住寶寶軀幹以下的位置。然後讓寶寶面部朝上仰躺著,靠在家長的手臂上。用手心托住寶寶的頭部,用拇指和中指夾住寶寶的耳朵眼,防止耳朵進水。

洗澡的順序是先洗臉部再洗頭部,接著洗頸部、腋下和兩個上肢,將頭和上肢擦乾然後再將毛巾下移洗孩子的胸背部,最後一手托住 孩子的臀背部洗下肢及臀部。

如果寶寶比較大,肚臍部分已經癒合。那麼就可以一手扶著寶寶,讓寶寶坐在水比較淺的浴盆裡,用另一隻手給寶寶洗澡了。

爸爸給娃“囫圇吞棗”般的洗臉引熱議:為啥全國爸爸手法如此統一

⑷細節

給寶寶洗澡要注意細節的部分,這樣可以讓家長更加方便,也不會手忙腳亂。家長應該在給寶寶洗澡的時候,把所有需要用到的洗浴用品都準備好。去掉包裝,放在觸手可及的地方。這樣使用的時候比較方便。

另外,家長可以給寶寶準備柔軟的耳塞,防止寶寶耳朵進水,出現發炎的情況。還有給寶寶洗澡前,衣物和襁褓就要準備好。防止因為寶寶剛洗完澡,太冷而感冒。

嬌嫩的寶貝也是爸爸媽媽們最珍貴的寶物。在對待寶寶的事情上,無論多麼細緻都不過分。尤其是新生兒的洗澡方面,也關乎到孩子的健康和免疫系統。如果新手爸爸媽媽們不做好準備,就有可能會破壞寶寶皮膚上天然的皮脂層,讓寶寶更容易遭受細菌的侵擾。爸爸媽媽們多做一些準備,才能讓寶寶過得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