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人数首次突破300万:读书依然是普通人改变命运的机会

近日,中国教育在线发布了《202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

报告显示,自2015年以来,我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屡创新高,2019年达到290万人,2020年报考人数达到341万人,首次突破300万人。

考研人数首次突破300万:读书依然是普通人改变命运的机会

为什么越来越多人选择考研?

因为社会竞争压力大,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有些职位直接要求本科以上学历。很多人工作后发现学历真的很重要。

齐鲁晚报的记者采访了一位考生,他说自己在2016年毕业,现在就职于一家传媒公司。曾经换过几份工作可是都不太满意,希望通过考研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以后能考个“编制”,进入体制内工作。

因为就业需求而去考研的在考生中占大多数。

据研招网的调查数据显示,39.96%的考生考研原因是“个人发展与就业前景”,其次有21.29%是因为专业前景好,而因为“热爱科研”去考研的仅占12.17%。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即使是“天之骄子”,在现在的经济环境下,想要找一份好工作并不容易,必须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读书是提高知识储备,提升竞争力的最好途径。

考研人数首次突破300万:读书依然是普通人改变命运的机会

所谓“天才”就是把别人玩的时间用来学习,努力读书才有更多的选择机会

今年华为宣布,用百万年薪聘请8位2019届顶尖博士毕业生。这8位博士最高的年薪上限是201万,最低的年薪下限也有89.6万。

考研人数首次突破300万:读书依然是普通人改变命运的机会


一毕业就有百万年薪的工作,着实令人羡慕。仔细看一下他们的履历就会明白为什么他们能得到如此高的薪水。

他们全都毕业于国内顶尖名校,在求学时期,就有突出的科研成绩。十几年的寒窗苦读,换来今天事业上良好的开头。

考研人数首次突破300万:读书依然是普通人改变命运的机会

网友们感叹:知识改变年薪,文化改变命运。

无独有偶,华中科技大学直博研究生左鹏飞,收到了华为年薪200万元的offer,而且阿里、腾讯、深信服均向他发出了邀约,其中一家开出年薪280万的条件。

左鹏飞说,他能拿到这个offer主要是因为他在求学期间,取得丰硕的科研成果,他所研究的方向和这些公司的契合度非常高。

在读博期间,左鹏飞以第一作者发表了10余篇高水平论文,其中两篇论文刷新了华中科技大学在相关领域顶级会议零的纪录,含金量甚至超过一些科学界国际顶尖期刊。

因为这些傲人的成绩,一度被外界称为“天才”,对此左鹏飞回答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打游戏时间都用在实验室里了。”

在过去的五年里,左鹏飞每天早晨8点起床,晚上10点多从实验室回到宿舍,除了吃饭,其余时间都待在实验室,科研日志写满了整整4个笔记本。

他非常自律,对于一些事情会设定短期计划,每天都会按计划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正是由于左鹏飞的努力和自律,才成就了今天的他。

在采访视频中,左鹏飞说得最多的就是:真的很感谢过去那么拼命的自己。

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努力读书才能改变命运。

考研人数首次突破300万:读书依然是普通人改变命运的机会

学霸并不是天生的,也是靠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实现

也许有人会说,我不是学霸,对读书没有天份,没办法做到靠读书改变命运。

那么我们来看看因为《奇葩说》而受到网友关注和喜爱的辩手詹青云。

很多人都知道她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是哈佛大学法学博士,曾经为了读哈佛借了一百多万元,妥妥的一个学霸。

在今年第15期《奇葩说》里,詹青云说:“有很多文章写我如何从贵州考到哈佛,完全没有写到重点。真相是我不停地转学,不停地放下已经拥有的一切,让环境去重塑自己。”

考研人数首次突破300万:读书依然是普通人改变命运的机会

詹青云出生于贵州一个小县城,父亲是一名工人,母亲是高中英语老师。

从小学到高中,经历过六次转学,从乡村到县城,又从县城到省重点中学,每一次转学她就从上一个班里的尖子生变成新班里最差的学生。

詹青云曾在微博回忆自己的过去:

“我小时候,想法多,开窍晚,学习差,是最让老师心烦的学生;遇到过很好的老师,可也有当着全班同学说我“笨猪”的老师。

他当着我的面,告诉我妈:‘小孩考不上高中,趁早送去技校!’这么多年了,我没有原谅她,我只是算了……”

幸好父母一直鼓励她、接纳她,她的妈妈跟她说,我会算命,你以后一定会考第一的。妈妈用这种善意的谎言鼓励她继续努力。

直到高一,詹青云真的实现了妈妈的预言,成为第一名。

从拖后腿、被老师断言考不上高中的差生到哈佛法学博士,詹青云用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的追赶,终于实现人生的逆袭。

她在微博中多次提到:“我就是一个靠读书改变命运的人。

考研人数首次突破300万:读书依然是普通人改变命运的机会

放弃读书并不酷,是一件很失败的事

作家韩寒读高中的时候因为期末考试七科不及格而留级,但是一年后继续挂科,于是他决定退学。

韩寒在博客中说“到现在都一直在庆幸自己没去上大学”,还曾炮轰“高考作文很蠢”,“现行的教育很无语”,还说即使是复旦大学请他去做教授,还得看自己有没有时间。

他的言论在当时引起很大的反响,引发了不少的讨论和追捧,甚至被很多年轻人奉为偶像。

可是在2018年接受采访的时候,他却承认“退学是一件很失败的事情,说明在一项挑战里不能胜任,只能退出,这不值得学习。


考研人数首次突破300万:读书依然是普通人改变命运的机会

而那些放弃高考的人现在过得怎样呢?

2006年,河南考生蒋多多高考时故意交白卷。后来她因为学历不高又没什么专业技能,过得十分艰难,甚至好几次都有想死的念头,最后进入一家技校就读。

2007年,浏阳考生陈圣章在高考时交白卷。高考后他做过很多工作,但都做不长久,一直跳槽。

也试过自己做小生意,最终都倒闭了,后来只好当货车司机来还债,每天都在路上奔波。

2008年,安徽考生徐孟南受韩寒的影响,因反对应试教育而故意交白卷。

后来他跟随父母外出打工,做过很多工作,但是因为学历不高只能从事初级、比较辛苦的工作。

提起往事他说:“有的时候我也会想,当年的做法可能真的是太不值得了,如果当时认真答题,可能现在会是另外的一种人生。”

徐孟南还不止一次到学校门口发传单,劝告中学生们不要放弃高考。

放弃高考,放弃读书,以为自己做了一件很酷的事情,可是现实的生活却会告诉你没有学历,不会任何技能想要在这个社会生存是多么的艰难。

龙应台说: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读书的确很苦,但是如果你不主动迎难而上,努力读书,那么将来就要品尝生活的苦。读书不仅仅是为了学历,更是为了拥有选择如何生活的权力。

读书是普通人改变命运最好的机会。


考研人数首次突破300万:读书依然是普通人改变命运的机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