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變身“火藥桶”一點就炸?引導孩子做好情緒管理,3招就夠了

孩子總是控制不住情緒,經常性發脾氣,歸根結底是沒有做好情緒管理,家長們要引導孩子,讓孩子學會控制情緒。

孩子變身“火藥桶”一點就炸?引導孩子做好情緒管理,3招就夠了

昨天孩子在吃零食時,不小心掉了一塊在地上。

我就把地上的零食撿起來扔掉,孩子突然瘋了一樣,不講道理,在地上打著滾說:“你不準動我的零食。”開始大哭大鬧了起來。

我說:“掉在地上的零食不能吃了,我們再開過一包。”

孩子突然不哭也不鬧了,生活中還有許多類似的情況,有時候一個小事都能“引爆”孩子,孩子的情緒一點都不穩定。

孩子的情緒自控能力差可以理解,但是這樣一點就炸,一個小事情緒就崩潰,那就是情緒管理出現了問題,我們一定要找到孩子情緒管理不到位的行為,幫助孩子做好自身情緒管理,變得更加成熟。

一、孩子有哪些自身情緒管理不到位的行為

1、孩子生氣易怒

因為生活中一點小事就開始發脾氣,像我孩子零食掉地上就開始哭鬧,有時候玩具玩膩了也開始生氣,變得非常易怒。

擁有這些表現的孩子都是自身情緒管理沒有做到位,向這樣生氣的方式來表現自己,就是沒有合理的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孩子變身“火藥桶”一點就炸?引導孩子做好情緒管理,3招就夠了

2、情緒容易受到外界影響

有的孩子看到其他的孩子大笑,自己也跟著笑,看到身邊的小夥伴哭,自己也哭了起來。這種現象很常見,都是因為自己無法正確控制和管理自身的情緒。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的情緒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面對外界的人和事都無法擁有屬於自己的情緒管理,不知道應該以什麼樣的態度對待,就跟著外界的變化而變化。

所以這類情緒容易受到外界影響的孩子也是無法做好情緒管理的行為之一。

3、異常敏感且極端

情緒管理不到位的孩子通常在情緒方面表現也非常極端,他們有時候容易直接暴露自己的情緒和態度,而有時候又把自己的情緒隱藏起來,並且在這個過程中變得非常敏感,無法客觀面對事實和外界,這些敏感和極端的情緒表達方式也恰恰說明了孩子的情緒管理不當。

孩子變身“火藥桶”一點就炸?引導孩子做好情緒管理,3招就夠了

二、孩子對自身情緒的掌握程度,與自身發展息息相關

1、 掌握程度越高,性格更穩定

情緒管理給孩子帶來最大的好處就是讓孩子的性格和人格更加穩定。

在面對情緒時能夠輕易地控制自己,並且在行為方面也能夠約束自己,最後孩子在面對突發事件也能妥善處理。

一旦有任何情緒,孩子如果無法自我控制,這個時候就會變得極端和多變,影響性格的穩定性,而掌握程度越高,孩子在自我情緒管理能力越強,性格也會更加成熟穩定。

2、 影響孩子的自我約束能力

當孩子能夠自己熟練控制自己的情緒,那麼當孩子在面對問題和困難時的態度就會更加積極,處理問題也能更加主動,能夠約束自己。

相反,如果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較差,在面對挫折時會陷入一種“自動放棄”狀態,自我約束能力就無法得到提高,最後也達不到理想目標。

孩子變身“火藥桶”一點就炸?引導孩子做好情緒管理,3招就夠了

3、直接關係到孩子的效率

情緒不光影響孩子的性格和約束力,還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效率。當孩子自我控制能力得到提高,就有更多的時間處理情緒以外的事情,自己做事能力也會得到提升。

久而久之孩子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面對挫折第一時間能夠管理好自己的情緒,不讓情緒影響自己,從而提高解決挫折和難題的效率。

所以孩子自身對情緒的把握程度直接影響了孩子的自身的發展,關係到孩子的方方面面,家長一定要幫助孩子做好“情緒管理”。

三、家長如何引導孩子做好“情緒管理”

1、瞭解自己,接納自己

想要幫助孩子做好情緒管理,首先就要告訴孩子什麼是情緒,瞭解自己內心的情緒,對自己有一個更正確的認知。

我們會感到快樂、難過、憤怒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接納自己的情緒才能夠做好情緒管理。

當孩子產生憤怒等負面情緒時,我們要告訴他們這是我們情緒的一部分,要學會接納而不是擺脫,只有認識情緒並且接納了負面的情緒才能夠做好情緒管理,讓情緒被自己所控而不是被情緒控制。

孩子變身“火藥桶”一點就炸?引導孩子做好情緒管理,3招就夠了

孩子面對成績失敗感到沮喪,如果這種情緒長期影響孩子,就會讓孩子變得更加頹廢,這個時候我們就要讓孩子接納自己的情緒,瞭解到沮喪只是一時的表現,我們要學會轉變情緒,進行自我控制。

2、定期發洩情緒

情緒管理中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環節,那就是發洩情緒。我們在被情緒所影響和困擾時,如果第一時間沒有發洩出來,情緒逐漸積壓,最後內心無法承受,就會被這些情緒吞噬。

當然不同情緒的發洩方式也存在差異,要找到適合的發洩方法管理情緒。

當孩子開心時,我們可以讓孩子看書、寫字等靜態類活動,讓自己的情緒能夠平靜,去記憶控制情緒時的感覺。

當孩子生氣時,我們可以讓孩子通過打球、跑步等動態類的活動,把自己的情緒發洩出來,通過這樣的方式,孩子更能夠自如感受和管理情緒。

3、解決情緒背後的“問題”

當情緒影響我們生活時,我們應該注重為什麼會出現這樣負面情緒,多關注情緒背後的問題去解決這些問題也是做好情緒管理的重要環節。

孩子在堆積木時突然暴躁,把所有積木都打翻,這樣突發的負面情緒,我們應該去找到孩子暴躁的原因:是不是孩子不像搭積木,或者搭積木失敗了?

孩子變身“火藥桶”一點就炸?引導孩子做好情緒管理,3招就夠了

只有找到原因,才能夠更好幫助孩子。很多家長一邊指責孩子暴躁,還要命令孩子不準暴躁,以為壓制孩子的情緒就能做好情緒管理,而這樣的管理方式是錯誤的,要了解孩子情緒背後的原因才是治本的重要環節。

孩子的脾氣“一點就燃”,就是情緒管理沒有做到位,父母要多引導孩子正確認識情緒,做好情緒管理。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這裡是朗姐育兒說,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育兒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