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到使用公筷对自身健康的重要性?

迷小糊


从健康的角度来看,使用公筷或公勺夹取菜肴,再使用自己的筷子或勺子进食,是避免一些疾病传播的好习惯。

首先,我们的口腔会携带一些细菌或病毒。大家如果把放入口腔的筷子拿去夹菜,就容易将口腔中的病毒或细菌带到菜里,而同桌一起共餐的人在夹取这盘菜的时候,就有可能交叉感染到病毒或细菌。最常见的,能通过饮食交叉感染的细菌是幽门螺旋杆菌。幽门螺旋杆菌主要通过口-口传播,粪-口传播。它的传染力很强,可通过手、不洁食物、不洁餐具、粪便等途径传染,在水中可以存活。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引起口臭、胃炎、消化道溃疡,甚至胃癌的主要原因。

除了幽门螺旋杆菌,乙肝病毒也是容易通过饮食交叉感染到的一种病毒。乙肝病毒除在血液中大量存在,涎液、汗液、阴道分泌物、精液、乳汁等体液中也会存在。如果有口腔黏膜损伤(如口腔溃疡)或跟乙肝病毒感染者长期密切接触生活,共用碗筷或毛巾等,都有感染乙肝病毒的风险。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乙肝病毒感染是肝癌发生最主要病因。

所以使用公筷公勺最大的好处就是降低“病从口入”的风险。

由于中国人习惯吃团圆饭,难免使用公筷的习惯得不到普及。这需要我们反复宣传,积极倡议。并要求在各餐馆、食堂等公共场所贴宣传标语,餐桌上贴上醒目的标识,甚至直接在餐桌摆好公筷供客人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