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在职研究生文凭,可以用来换行业找工作吗?认可度高吗?

凡人奇谈


目前有很多年轻人在工作后选择在职研究生的文凭考试,也有很多人取得了研究生学历。目前我将在职研究生的学历给大家讲一下。

在职研究生的学历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职”,这跟全日制研究生的学历的不能相比的。目前很多国有甚至大型企业集团对于学历要求都是全日制的。在进入这些企业之前,我们的在职研究生单靠学历是不能敲开企业的大门的。

在职研究生的文凭也不可以说没有用处。在企事业机关入职后,如果我们的文凭高的话,可能会有学历津贴。一般本科比大专高300元到500元,研究生比本科高300元到500元。这也就是很多职员工在工作之余参加在职研究生学历升级的原因。

当今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的社会,我们必须保持我们的学习能力。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学习的能力是我们自身发展的重要步骤。拥有在职研究生学历,对于我们的职业发展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恒业孙辉


写在即将到来的高考,有人没能上高中,也大把高中没好好学的,后来想去弥补。

中国的很多事情,并不是你可以事后纠正的,不仅仅是房产错过了买入点,高考等等其他方面,大多也如此。

因为社会有很多客观规律和限制条件,这是你一开始觉察不到的。它不但强调出生,还步步设限,稍不留神你就来不及回头了。这就是在中国“选择”远大于“努力”的原因,也是我作为过来人用文章事先分享干货的出发点,对年轻人起到提前预警的作用。

有人大学是混的,没学好,就想进入社会后再去学,这其中学历就是一个明证,你得双倍数倍付出,甚至永远也达不到当初好好努力学习的效果。本来就是泼出去的牛奶,这叫覆水难收,但书本知识告诉我们是可以重来的。

也有穷人家的孩子,还当做自己是天之骄子,毕业几年后都没做过正经的工作,不是这里打个临工,就是那里学做甜品,要么换个城市做几个月义工,甚至去远方旅游一下。

你现在都毕业4年了,还没职业定向定位,都没有固定的行业,还说要“转行”,还在强调自己的性格、爱好、理想,要民主?然后说自己迷茫,问我怎么办......

神仙也不能帮助TA了,接下来至少十年的弯路。

再后来,毕业五年了,发现当初的想法错了,“我不考研,先就业进入社会锻炼下!”这句话打脸了,好职位都要硕士,部门提升了另一个研究生同事,自己外部求职无解,于是就要读在职硕士来弥补。

因为缺少硕士文凭,所以恶狠狠的,要一下子读俩在职硕士,一个工程类的,一个MBA。这跟穷怕了一样,越穷越想钱;越没房子,越想一口气买两套。

这里劝你,别想太多,先拿到一个再说。

好的,接下来开始硕士报名了,“要么不报,要报就报名牌大学!”

这想法是不错,名牌大学的在职硕士,比如复旦MBA,竞争多么激烈,能胜出不?即使不是名牌,学校也都是要找个社会知名人士帮你写推荐信,也就是有了推荐人,才能报名在职硕士。

这才是第一步,后面各种卡口,推荐信、面试、巨额学费等等,还仅仅是个开始。

我身边太多读在职硕士的人,包括MBA在内,我知道他们的结果,拿到没拿到证书,后来事业怎么样了。但是,将这些告诉目前兴致勃勃要报名的人,他们听不进去,他们会继续去研究各种在职硕士的选项。

名牌怕报不了名,联考的怕考不过,外国的怕教育部不认可,EMBA怕钱袋不鼓......总之,拼了命也要报一个!

我这里不是让大家认命,我只告诉你,泼出去的牛奶想收回来,绝不容易,年轮是一圈一圈日积月累围起来的,不可一蹴而就。更重要的是,这世间并没有后悔药,很多人都误认为“我接下来痛改前非、发愤图强”,就能“洗心革面”。那是成语,又不是现实。

还有不少中年男性,都45岁了,来找我,说自己月薪才四五千,孩子开销大,副业为0,老婆抱怨自己赚不到钱,也“没用”。现在他来问我如何解决当下困难,愿意付费咨询。这种情况,你大局已定,木已成舟,想中年发迹谈何容易?你别说几百几千,你就是给我几万,我也难以帮你力挽狂澜。

类似的,35岁的宝妈刚生完二娃,都几年不工作了,也来咨询,说自己曾经做过主管/经理的,月薪1万5,现在只要能找到接近1万5的工作就行,目前自己也在“考虑”“准备”报名“在职硕士”。

当然,其他想避免中年危机的人,想读个MBA的,就更多了。与“在职硕士”相关的培训班,早就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鱼龙混杂,刚开始智商税还是要交的,这是进任何坑的第一步。

当然,以上也不都是无解,不必那么悲观。但你一定要对“在职硕士”做下调查和研究。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告诉你,看了后你别太受打击:最近几年我身边报名了MBA等在职硕士的人,他们大多数是没有拿到硕士证书的。问他们读在职硕士的感想,总体来说就一句话:“拿钱买罪受!”

很多流程来阻碍你最终顺利毕业,本身这在职硕士就是个“宽进严出”的过程。从时间限制、基础考试、论文选题、字数限制、查重引用、导师签字、盲审阶段、实习报告、游学经历等等各种步骤和要求,去审核你,就是这么难。

这个流程中,你的导师能完全做主的也就那一两个,并且导师还会安排好几个“助教”,在你跟他之间去把你的关,又是一个跨不过的流程。助教又不是在编教授,可以直接问你要钱,你别傻到不懂。你可能会以为,自己能跟你的导师成为朋友?实际上,你能跟TA直接沟通的可能性都很低,除了一开始的几节课,根本就不会见你。

以上种种,还没全说,你想想看,你2018年去报名,等你2023年前能毕业的概率,能有20%就不错了。这里的信息不对称就是,还没报名的人都认为自己100%能毕业。

你说,这大学为何这么“不守信用”,层层为难人,就为了让报了名的人不能毕业?

简单,跟你一样,那些25岁到50岁的职场人士,都想拿个硕士“改写人生”,所以这在职硕士报考的人数,就越来越多。

“XX大学”2008那年有1000人报名,该校当年发放了800张硕士证书,这就是80%的毕业率。

当下2018年,竞争多么激烈,今年有8000人报考这大学的在职硕士,教育部给这个学校发证书的名额,不可能暴增8倍,顶多从800增长到1600张证书,上面还要搞关系才拿到这个数字,这也才是20%的毕业率。

当然,中国的事都是循环往复、周而复始、曲线救国的,比方100人中有50人终于获取到了报名资格,最终有5人成功了。这就是各行各业各种事情的事实,不仅仅是个在职硕士。你做生意,去办各种环保证、教育证、卫生证、消防证,等等,也类似,只是你一直上学和上班,你不知道而已。

到了这里,你就会明白,当你考驾照的时候,十有八九是要被教练骂的,骂你都是轻的。

为何读MBA等在职硕士,就是“拿钱买罪受”?因为,一,工作后考研,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身体比较受罪,二,最终很有可能白费劲了,拿不到证书,心受罪。

告诉你,不仅仅MBA是坑,其实人生到处都是坑,你不在这个小坑里,很有可能你已经深处另一个大坑中,只是你还不知道而已。

实际上,正是因为好处多,才更难获得,这天下就是这个道理,好处和难处两者是正相关性。

这就是社会,你心别受伤,且行且珍惜。

关注头条号职场处世风云,带你领略高阶人生!




老参谋


唯一认可的就是你是否具备相关职业技能,除此与学历什么的关联不大。如果有关联仅作为敲门砖而已,是,否真的有价值,在今后工作中会进行检验,因此,注意自我提升是王道!!


Thinkings


这是一个靠实力说话的年代!

拿到研究生文凭,证明你读过研究生,而且已经毕业,真正证明你实力的唯有能力!

所谓“认可度”,我认为只是你找工作时的通行证,真正给你带来发展空间和机会的还是靠实力,靠知识转化为工作能力,靠成果,靠业绩,靠你给单位、给同事、给行业、给社会带来什么!

你是在职研究生文凭,你不光有理论知识,你一定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实际能力,愿你能充分发挥你的聪明才智,结合你多年工作好的实践经验,带动同事,助力领导为企业创造利润,为社会创造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祝你工作顺利!



六六马哥


很高兴与你一起分享求职经验,关于你的问题,我的个人观点是:可以。不过有几点要注意一下。

第一、学历不代表能力,高学历不一定代表高薪,用人公司会根据简历和面试来评定你的能力。

第二、目前工作与在职研究生专业的相关度。

相关度越高对于你求职新岗位越有利,相关度低或者差别比较大,自己就需要放平心态,把自己当成应届毕业生就好。

第三、要考虑清楚换工作或者换行的目的,不能盲目。有句话:换行穷三年,到一个新的行业需要了解、适应、熟悉很多东西,当然这个时间长短因人而异,但在决定之前,要有足够的准备。

不管作何决定,都建议:

1、做好当前评估

2、对未来一段时间做个规划

爱学习的人都备受企业喜爱,祝你未来更美好!


Best百爱诗


我也很想知道这个问题,因为自己总结的没文凭就进不去,机会都没有


Alice156945888


看看全日制研究生的回答,看看对你是否有帮助!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a21a470892604c3daa8cbeece0bbe18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