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所上班的臺資鞋廠看企業所謂的績效管理

企業的老闆或最高管理層都喜歡績效管理。為了企業能做好,領導者以為發號司令後,經人事部門一番操作後,公司每個人,做了多少事、創造多少價值、顯示出來了。多好呀簡單、直接。

但從我曾經工作過兩家企業看,在企業的績效管理上,我與理論界的看法不同。

先說我工作的一家臺資企業,2002年我在深圳龍崗的賜昌鞋業,我在公司的倉儲部與管理部都呆過,公司很大,單倉儲部還不包括司機就有270多人,相當於一個規模不小的工廠了。公司在臺灣的總部叫隆典集團。當時全球有12萬員工,在深圳龍崗嶂背與坳背,分佈著兩工廠,每個廠都有1萬3千人,是一家典型的生產型加工製造企業。公司沒有自主品牌,主要做世界著名的運動鞋品牌NB的貼牌。

從我所上班的臺資鞋廠看企業所謂的績效管理

深圳賜昌鞋廠遠眺

工作之餘,我仔細觀察過並分析總結過公司的管理方式,公司沒有采取任何績效管理的手段,而且還是計時工作制,連計件都沒有實行,但我可以負責的說,大家的工作效率都很高。

後來,我在惠東的兩家鞋業做人事經理及行政主任時,一家企業叫鴻鋒鞋業,工廠有兩條成型線,有500多人。一家有叫東光鞋業,有6條成型線,2000多人,均是民營企業。我均負責人力資源。在我沒有來之前,鴻鋒鞋業在前任人事經理的忽悠下,正在做績效管理,那個時候正是績效管理理論風行的時候。但鴻鋒鞋業做得卻非常糟糕,工廠管理層、員工都怨聲載道。我入職鴻鋒,老闆範董事長也讓我做績效管理,但我通過內部人員帶他到賜昌鞋業參觀之後,他改變了主意。

而後,我按照在賜昌鞋業的學到的方法,在鴻鋒鞋業加強流程、制度方面的管理,以及培訓上的改善,從而掘棄了績效管理,效果好多了。同樣的鞋型,原來是一條成型線,晚上需要加班到9點,才能只做到2000雙鞋,後來,經過半年時間的改善,也沒有實行績效考核,一條成型線一天,就算晚上不加班也能做過3000雙鞋。 後來,我在東光鞋廠採取同樣的方法,效果也非常的好。

我又想起90年代在湖南郴州的煤礦,這是一個大型國有企業,六個直屬煤礦,還有六個廠,還有眾多的內部集體工廠,全集團有3萬人職工,當時屬於湖南省人數最多的企業。當時全局基本上是推行計劃管理,也有完善的制度,甚至更多的培訓活動,而且一樣是中國人。但與臺資企業相比,管理的水平卻相差很遠,礦裡的效益不太好,工作效率很低。 ­

這就引發我的一些思考,為什麼同樣的人,同樣制度、同樣的文化,在企業做效益的路上卻相差很遠呢?這就引起了我們對績效的思考?實事求是地說,對績效管理的基本點、一些工具的原理都我比較認同。但從具體的實踐過程和結果來看,卻非常失望。問問我們做績效管理公司的同事,有多少滿意過,使用了績效管理後,又真正地為企業創造出了效益,提升了效率?

什麼原因呢?我仔細分析過,這是多方面的原因綜合而成。體制的、文化的、組織、人的個體的觀念的、方方面面都有,這方面的原因要寫下來,洋洋灑灑恐怕一本書都寫不完。現在,我們來問問企業管理者,為什麼要推行績效管理。我分析了一下:­


從我所上班的臺資鞋廠看企業所謂的績效管理

1、績效管理的真實目標 ­

企業推行績效管理,大家都說是對組織或個人的績效進行評估,同時促進績效的改善,提高個人的效率,進而提升公司的利潤這就是績效管理的目標。

其實,大多數企業之所以要推行績效管理,往往是老闆的意思,總是希望通過各種方式,加強對企業進行有效的控制。從老闆的角度說,自己不太可能有太多時間去關注部門或個人的成長,不可能對部門或員工個人的工作成果進行判斷,所以希望有個什麼好的工具來幫助老闆們達到這個目的。

2、老闆關注企業沒有到位,或者說是自己的懶惰而需要做績效管理

從我個人看來,老闆希望企業實行績效管理,恰恰是老闆的懶惰造成的。從心裡上說,他們在心裡都非常關心企業,希望公司成長為華為、格力、三一那樣偉大企業,也關心下面的部門和人員,希望每個員工都優秀的。但實際上,老闆在具體行動上卻付出得非常有限,他們本身就非常不職業!

老闆們的精力往往都花在政府攻關上,花在和銀行打交道上花在各種社會活動中,對企業內部的運營總是霧裡看花,這裡關注一個點,那裡關注一個點,沒有持續性,這樣的企業,如何才能提高管理水平?如何才能提高公司的績效?因為老闆對企業的內部管理關注太少,才需要什麼績效管理。

我們想想看,假如一家企業,老闆或說得話的高管吃、住、工作都和員工在一起,他們還想要搞什麼績效管理嗎?各部門的運行情況,計劃執行情況,員工和幹部的表現,老闆與高管都非常清楚,這個企業還有必要做績效管理嗎?

這時有人反駁我說,企業規模大了,老闆們不可能有那多時間呆在企業裡面,即使呆在企業裡面,也不能解決績效的問題。那麼,下面引申出第二方面的問題。 ­


從我所上班的臺資鞋廠看企業所謂的績效管理

3、如何推行績效管理?

我的看法是,即使企業的規模再大,也有解決績效管理的辦法。

我所工作過的賜昌鞋業應該是行業中都是大企業了,我也看到過許多大型的企業,物別在臺資和日資企業中多。他們那就是從三個方面入手:抓人才隊伍建設、抓制度管理、抓流程管理。抓人才隊伍建設怕個好理解,招聘優秀的人進公司,做出的事情才能優異。抓制度管理、抓流程管理可能就不好理解了。

我舉出一個例子:我們在賜昌鞋業,由於工廠大,老闆不可能管到底,這時候就授權。生管就是抓流程管理的人,一支鞋子,從客人打樣開始跟蹤、到客人認可樣品、到原材料入庫、到最後出廠,全是生管在負責,生管的權利,他制訂出來的生產計劃,如哪個部門沒有完成,他直接可以處罰部門經理,比如採購和原材料沒有按時到廠,他同樣可以處罰。同樣,生管經理,可以直接向公司最高領導反映情況,可以建議處罰副總級別的人。


從我所上班的臺資鞋廠看企業所謂的績效管理

所以,完善基礎管理,是企業有效提升績效的核心所在!企業管理水平的高低,是通過日常的基礎管理工作來逐步改善的。我們很多從事企業管理的人,不注重公司的日常管理,這是在思想方法和看問題的眼睛上有毛病,一匹馬身上有病,卻偏偏要找一頭豬來治療,這樣可以達到效果嗎?!所以做企業管理,抓住問題的核心才是根本的出路。 ­

最後我的結論是,企業不需要績效管理。如果哪位朋友的老闆還堅持要你們搞績效管理,你就把我上面的話告訴你的老闆;如果他對基礎管理不懂的話,你可以讓他來找我,提供相關諮詢;如果我告訴你們老闆他還不知道操作的話,我可以協助做這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