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的高超工藝|淺談元青花不可仿製的鐵證!

元青花鑑定一直困擾收藏界多年,而一直爭論不休,其實元青花鑑定算是很簡單了,由於青花青料的特殊性,根據水、火、土的結合,又歷經五、六百年的物理變化,目前仿者是仿不可及的。

元青花的高超工藝|淺談元青花不可仿製的鐵證!

鑑定瓷器真偽,科學的方法是宏觀斷年代,微觀斷真假,已成為藏家的共識,我們不僅用眼學看畫功造形及胎骨的時代特徵,還要用用100到500倍顯微鏡來分辨出用肉眼分不清的真偽特徵,抓住瓷器造假無法達到的特徵,就是抓住了瓷器真偽的絕對特徵。

元青花的高超工藝|淺談元青花不可仿製的鐵證!

在網上交流大家看到的照片一般都是宏觀特徵,對開門新或開門老的,一眼就能分辨出真假,做出的判斷還算靠譜,但大部分由於不是一眼開門。

元青花的高超工藝|淺談元青花不可仿製的鐵證!

由於出土器物在各種環境下存放,會有著不同的表面現象產生,比如:海澇的,出土的,出土又分幹坑與溼坑的,還分老坑與生坑的,有毒氣體坑的,城市地築工地的,黃土坑的,黑土坑的,北方出土的,南方出土的,窖藏的表象都不一樣。單憑照片鑑定就違反了微觀定新老,宏觀斷年代的原則,就回到了純眼學憑宏觀斷新老的老路上。

元青花的高超工藝|淺談元青花不可仿製的鐵證!

元青花的高超工藝|淺談元青花不可仿製的鐵證!

景德鎮出土的元青花瓷片和它的微觀老化痕跡(網狀紋)

萬物一旦成熟就開始老化,這是自然界無法改變的定律,那麼古陶瓷歷經幾百年到千年,也一樣會老化,雖是歷久彌新,但是也有它的老化規律和老化痕跡的,只要能科學的去撐握老化物理變化痕跡,就能很客觀的找出古陶瓷不可仿造的依據來。根據多年的經驗,下面將倍受藏界關注的元青花微觀典型特徵歸納一下,供藏友們參考。

其一:

蘇麻離青黑色矛頭狀晶簇,這也是蘇青料的一大指紋特徵,這並非元青花瓷器燒出來就有的特徵,是歷經幾百年形成的一種自然變現象,這種矛頭狀晶簇只有在元青花和明早期用蘇料的鐵鏽斑中普遍存在,用100倍以上顯微鏡看的很清楚。

元青花的高超工藝|淺談元青花不可仿製的鐵證!

元青花的高超工藝|淺談元青花不可仿製的鐵證!

元青花的高超工藝|淺談元青花不可仿製的鐵證!

《上圖看就象一粒粒豎起的水晶簇,是由多種礦物質歷經幾百年形成的物理現象》

二、網狀紋:

元青花的高超工藝|淺談元青花不可仿製的鐵證!

元青花的高超工藝|淺談元青花不可仿製的鐵證!

《以上是用顯微鏡側光與正光下拍下的老化痕跡網狀現象圖》

其三:

固相二次結晶,出土瓷器在地下穩定的條件下,要二次礦化還原,從不穩定狀態到穩定狀態是礦物演化的普遍規律,這一現象也稱為亞鈣化現象。如有藏品想送拍諮詢可聯繫福羲彭先生:壹叄玖,零貳叄零,零肆零捌,其他勿擾,在釉中或凸出釉面還原成原來的礦物晶體結構,一般有白色、黃色、褐色,成放射狀、絮狀、團粒狀結構,呈斑塊連體狀結構。

元青花的高超工藝|淺談元青花不可仿製的鐵證!

元青花的高超工藝|淺談元青花不可仿製的鐵證!

元青花的高超工藝|淺談元青花不可仿製的鐵證!

元青花的高超工藝|淺談元青花不可仿製的鐵證!

《釉下青花部位由於受青料礦物質的影響,在顯微鏡下呈現多種結晶斑塊和鈣化斑塊》


其四:

蘇料矛頭狀晶簇下面的鐵褐斑,通常稱為典酒斑,不是每個晶簇下面都有,但這種晶簇下

元青花的高超工藝|淺談元青花不可仿製的鐵證!

面的複合特徵很常見。

元青花的高超工藝|淺談元青花不可仿製的鐵證!

面的複合特徵很常見。

元青花的高超工藝|淺談元青花不可仿製的鐵證!

面的複合特徵很常見。

其五;

破口泡、變色泡現象,由於釉面釉層中的氣泡熱漲冷縮比例與釉面不同,經過幾百年幾億次的熱漲冷縮,氣泡自然破裂受沁的原故,產生不同顏色的變色泡和坑點斑痕。

元青花的高超工藝|淺談元青花不可仿製的鐵證!

元青花的高超工藝|淺談元青花不可仿製的鐵證!

元青花的高超工藝|淺談元青花不可仿製的鐵證!

元青花的高超工藝|淺談元青花不可仿製的鐵證!

《在顯微鏡下釉面氣泡的老化痕跡,側光鏡下清晰可見自然變形的氣泡和坑點》

其六:

霧狀斑與釉下變色斑

元青花的高超工藝|淺談元青花不可仿製的鐵證!

綜合以上的微觀物理變化現象,就很容易區分出自然老化與人為做舊的痕跡,撐握了科學的老化現規律鑑別元青花的真偽當然是件很輕鬆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