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州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近年来,大理州以基层党建与民族团结进步“双推进”为契机,狠抓巩固提升,加快项目建设,强化宣传引导,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狠抓巩固提升,全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围绕到2020年基本建成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目标,积极探索创新,在全省全国率先制定实施《大理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评估指标体系》,并完成中期评估。构建各部门合作共建机制,将加快示范区建设纳入州委、州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州人大常委会、州政协专题调研、将新修订的《宗教事务条例》学习贯彻列为州政协专题调研。将示范区建设纳入州纪委监委执纪监督工作的重点。将示范区建设纳入州委党建工作重点和年度党建工作考核的内容,在全州1425个基层党组织实施基层党建与民族团结进步“双推进”,打造一批“基层党建﹢民族团结进步”典型示范。通过法治手段保障民族团结、宗教和谐、社会稳定。

加快项目建设,全力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典型标杆。打造新特色新亮点,培树示范区建设新典型,在大理州全州范围内深入开展学习推广郑家庄经验,培树打造像郑家庄一样的新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典范。目前,全州各县市共上报拟培树的新示范点21个,正在加快推进各项工作。积极争取,加快推进“十百千万示范创建工程”建设。2019年中央和省下达我州第一批和第二批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民族宗教专项资金共计8702万元,资金主要用于创建“十百千万工程”实施示范县1个、示范乡镇5个、示范村51个、示范社区1个和阿昌族、布朗族人口较少民族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全力推动全州12个世居少数民族特色示范村建设,在2018年实施第一批7个村的基础上,2019年州级财政投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资金1113万元,实施大理市云溪傣族村、宾川县小松坪拉祜族村、南涧县下大湾苗族村等8个民族特色示范村建设,目前项目建设正加快推进。着力做好“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地区脱贫攻坚工作,分别在宾川县钟英乡唐古地村委会唐古地、利哩、大春树、利哩箐傈僳族村及云龙县宝丰乡庄坪村委会栗子箐傈僳族村实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促进傈僳族聚居区脱贫步伐。

强化宣传引导,统筹推进民族文化教育发展。始终坚持“基础在工作、宣传来提升”的思路,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创建工作的主线和衡量标准,将示范区建设纳入全州宣传工作的重点,积极开展由州委宣传部、州民族宗教委与新华网共同组织的《五朵金花的故乡·民族团结的典范》大型系列主题宣传活动暨大理州民族团结进步专题新闻发布会。深化“七进”创建活动,不断提升创建内涵质量。同时,认真落实2019年列入省十件惠民实事中“世居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抢救保护”和“百名人才扶持发展”项目实施工作,2020年度共申报39个民族文化项目、申报资金1055万元。积极举办全州第二个“民族团结进步日”活动、第六个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月启动仪式、“大理十大最美人物”——“最美民族团结进步带头人”评选等活动,开展全州2019年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和宗教工作专题培训班,落实州民族中学“世居人口较少民族高中班”、州内五所中高等职业学校世居人口较少民族在校学生补助政策。

原标题:我州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审核:字丹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