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公民》裡的第十三個公民

當一群人伸長脖子圍觀一個想要輕生的女孩,並且起鬨、鼓掌、直播時,毫無意外地,他們遭到了輿論的強烈撻伐。與此同時,一個殘酷事實也再一次擺在了輿論面前:

在世界文明浩浩蕩蕩發展的今天,很多人卻依然不知道如何做一個公民;和一百多年前留著長辮子引頸圍觀的看客相比,他們並沒有明顯的進步。

那麼,怎樣才算“公民”?

這部電影可以給你啟迪。

《十二公民》裡的第十三個公民

《十二公民》的故事圍繞一樁兇殺案展開。一個富二代疑似確定殺死了自己的親生父親,12位來自不同階層、從事不同職業的人組成臨時陪審團,需要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空間裡、在相對有限的時間內討論得出一個確切的結論,即富二代有罪或無罪。這個結論不能是“少數服從多數”的結果,而是必須要12個人的意見百分之百一致。

可是,天底下哪有百分之百的事啊?除非證據確鑿。

證據來了,主要有三:留在案發現場的一把刀,案發現場樓下老人的證詞,街對面女人的證詞。此外還有網上對這個富二代的評價:從小嬌生慣養,一身臭毛病,成天鬧事。看來,“富二代有罪”是確定肯定以及一定的了。

於是,大夥兒幾乎都認為“嘁哩喀嚓”幾分鐘就能達成一致意見,“咱費這工夫幹嗎”?沒想到,在第一輪投票時,8號陪審員(何冰飾)投了“無罪”,贊成有罪和贊成無罪的人數比例是11:1。

很自然地,其他人開始車輪戰一般試圖說服他。然而,“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不管他人如何說辭,他一律報以略帶歉意卻又不失堅定的微笑:我就是覺得該討論討論。

《十二公民》裡的第十三個公民

“討論討論”,正是陪審團的職責所在,其餘11人於是只好繼續“討論”。“討論”什麼?證據是否可靠,證詞是否可信。

令人意外卻又痛快的是,在一點一點質疑過後,在一層一層抽絲剝繭過後,先前那些堅如磐石的證據居然開始一個個自露馬腳、自曝漏洞。於是,最初投“有罪”的人逐漸開始動搖了,在3號陪審員(韓童生飾)這個最大的“bug”被“消滅”之後,到第七輪投票時,12個人一致認為——“無罪”。

《十二公民》裡的第十三個公民

富二代從必死之地逃出生天,無疑得益於8號陪審員的堅持與努力,他憑一己之力將板上釘釘的局面翻了過來。而他之所以能這麼做,正因為他敢於質疑。

質疑與抬槓不同,它並不以駁倒對方為目的,而是提供不同的思路,給人以啟發,屬於建設性意見或建議。影片中正是在8號的帶動下,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提出自己的“合理懷疑”,從而最終拯救了一個生命。

有質疑,說明有獨立思考。而沒有質疑,自然也就不會有求證。影片中對樓下老人證詞的求證過程,以及所體現出的實證精神,正是日常生活中所稀缺的。進而言之,不質疑他人,於是人云亦云,以致每個月的“闢謠帖”大有成為“姨媽帖”的趨勢;不質疑自己,於是盲目自信,動不動就是“厲害了我的××”。

敢於質疑,也並不是因為8號知道真相,而是因為他懂得尊重:既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既尊重生命,也尊重人格。

《十二公民》裡的第十三個公民

圍觀別人跳樓的看客,不懂得何為尊重;參與網絡暴力的鍵盤俠,不懂得何為尊重;樂於用道德綁架他人的道德婊,不懂得何為尊重。

敢於質疑、懂得尊重,自然也就不會輕易給人貼標籤。人們似乎越來越熱衷於給各種人和事貼標籤,而不願去面對標籤背後具體的人。一提起“耽誤”拆遷進程的住戶,就說是“釘子戶”;一提起年輕美女跟了富豪,就說是“傍大款”;一提起富二代,就說是“遊手好閒、不學無術”。於是,“富二代殺人”似乎一點也不讓人意外了;他甚而至於弒父,那似乎更是人人得而誅之了。

他果真死有餘辜嗎?

影片中的12個臨時陪審員,有出租車司機、小賣部店主、河南籍的大學保安、保險推銷員,也有房地產商、醫生、有多套房的北京土著、檢察官等。他們背景不同、經歷不同、階層不同,一開始對待案件的態度和參與討論的訴求也不同,就像是從我們周圍隨機選出的12個人一樣。

經過幾番論證,他們最終做到了敢於質疑、懂得尊重,不光在這個案子上履行了“公民”的職責,他們相互之間也開始把對方當作“公民”來看待。這就是影片所說的“12公民”。

《十二公民》裡的第十三個公民

不過我以為,影片實際上說了13個公民。還有一個是誰?

是那個富二代。雖然他可能品行不端甚至劣跡斑斑,但他也是一個人,也有基本的人的權利。而他的這種權利,得到了別的12個公民的尊重和捍衛,所以,他也是一個公民。

也是觀影的我們自己。“12公民”的數目,正好對應12生肖的數,可知既是實指影片中具體的12個人,也是泛指影片外的每個人。

曾經我們是“階級弟兄”,現在我們當是“公民”。你,是一個合格的公民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