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茸城之光】95後志願者何儀:從“社區守門人”到“國門守護者”

【茸城之光】95後志願者何儀:從“社區守門人”到“國門守護者”

【茸城之光】95後志願者何儀:從“社區守門人”到“國門守護者”

在我們身邊有無數松江人正為生活而努力,他們平凡而又可愛,普通而又美麗。

他們或許充滿愛心、常常助人為樂;或許見義勇為、誠實守信,只為守護心中的正義;或許在一個行業默默奉獻幾十年;或許孝老愛親、血脈情深。

或許他們不是個體,而是一群為愛堅守的勇敢者。或許你甚至不知道他們的姓名。

這些故事、這些人所綻放的光芒成就了大愛松江。

為了讓這些故事傳播得更廣,留存得更久,即日起,“文明松江”聯合松江區融媒體中心的報臺網平臺共同推出【茸城之光】“點贊松江好人故事”專欄,與你共同感受松江的身邊好人。

【茸城之光】95后志愿者何仪:从“社区守门人”到“国门守护者”

曾幾何時,眾人口中的“90後”“95後”成了新時代青年的標籤,他們是父母眼中的懂事的孩子,是師長眼中的優秀的學生,是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新生力量。

如今,在抗擊新冠肺炎的戰役中,他們義無反顧地承擔起屬於自己的那份責任,當稚嫩的肩膀承擔起戰疫的重量時,他們選擇迎難而上,以堅持不懈的精神和細緻入微的態度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潤江居民區的何儀就是這樣一位社區工作者,他從社區防控一線跨前到機場防控的前線,從社區翻譯志願者到機場翻譯志願者,陣地不同,但防控疫情的責任感卻沒有減少一分,何儀發揮自己的所長來做好志願服務。

一個“意外”,讓他成為翻譯志願者

在疫情防控期間,何儀曾去外地看望親人返滬而進行居家隔離觀察,當他從居委會工作人員那裡得知自己所在的社區有兩名非洲友人,由於語言交流不暢,相關工作人員與外國友人的溝通陷入僵局時,何儀主動表示願意承擔翻譯工作,做好居委會和返滬的非洲友人之間的“溝通橋樑”,本就因無法為大家分擔繁重的疫情防控工作而懊惱的他,下定決心幫助防控在一線的工作人員分憂解難,做好翻譯工作,讓返滬的外國友人理解配合現階段的防疫措施。於是何儀通過電話與兩位非洲友人取得了聯繫,瞭解了相關信息,完美解決了社區工作人員的燃眉之急。

通過這次契機,何儀正式成為了社區翻譯志願者,通過電話、微信等多種方式,做好溝通和反饋,幫助到了更多的外國友人和居委會工作人員。

翻譯志願服務的成功給了何儀更大的信心,讓他更加堅定戰勝疫情的信念:同舟共濟,沒有邁不過去的坎;齊心協力,沒有攀不過去的山。近期,由於新冠肺炎在全球蔓延,上海市加強了入境人員管控,3月5日晚上十二點,何儀接到了要去虹橋機場擔任翻譯志願者的緊急通知,由於機場人員進出複雜,風險也更大,但是他明白做好入境管控是防控病毒擴散的關鍵,於是他義不容辭的開啟了機場防控的新徵途。

【茸城之光】95后志愿者何仪:从“社区守门人”到“国门守护者”

一場招募,讓他變身為“國門守護者”

當何儀和其他區縣的志願者夥伴們到達機場後,穿上厚重的防護服,才明白自己肩負的是一份什麼樣的責任。駐點組、接機組、護送組、應急組 ,經過有序的分組和培訓說明,都踏上了各自的崗位,接受新的挑戰。其中令何儀印象深刻的是遇到一對年輕的韓國夫妻。原本來接機的丈夫打算帶著歸來的妻兒一起打車回家,但因為防控疫情的需要,規定只能由私家車進行接送,其餘人員將統一安排大巴送到松江城區的指定地點,再讓所屬街鎮的相關工作人員將入境人員專車帶回。當這位韓國先生提出要陪同一起乘坐大巴時,為了所有人的安全,為了避免交叉感染,何儀與其他志願者拒絕了他的要求,這位先生雖然著急但是更配合機場防疫的工作,這讓何儀深受觸動。人情與原則,有時難以兼顧,但是在非常時期,有了原則才能讓更多人的生命健康得以保障。後來經過大家商討後,大巴在九亭站停靠,為旅客提供了更多便利。

這樣的故事,在這段特殊的日子裡,每天都在機場上演著。何儀同其他翻譯志願者們毫不鬆懈地堅守在機場陣地,每日12小時的工作,雖然辛苦,但更值得。何儀原本是一位年輕的社區工作者,但在疫情防控的工作中,他“搖身一變”,

成為了“國門守護者”,守護著大家的一方平安

現在的“90後”“95”後已經成為有責任有擔當的新時代青年,他們的面龐依然透露著稚嫩,但是他們的肩膀已然扛起應履行的社會責任。何儀作為一名95後的社區工作者,在疫情防控的工作中,完成了從社區翻譯志願者到機場翻譯志願者的無縫切換,他用自己的語言能力解決了一個又一個的問題,所及之處,皆是愛與奉獻。何儀用自己朝氣蓬勃的青春書寫著“95後”青年的使命和擔當。

快評

作為一名“95後”的社區工作者,何儀在防控疫情的工作中,積極響應組織號召,不畏困難,迎難而上,堅守在戰疫一線,用自己的語言能力為社區、機場的防疫工作做出了貢獻,如果說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大考”,那麼何儀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來源 | 泗涇鎮報送

【茸城之光】95后志愿者何仪:从“社区守门人”到“国门守护者”

徵集對象

發生在松江的好人故事

徵集時間

全年

徵集要求

1.內容可涵蓋“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等多種類型,可以是單人,也可以是多人做一件或多件好事。

2.每個故事字數1000字以內,有相關照片的,在附件中附照片原圖(1M以上),並做好備註。

3.體裁不限,詩歌、散文、隨筆、紀實故事等均可,體現一定的文采和感染力。

4.對故事的有效性、真實性,故事中所涉及到的人物、數據進行核實後投稿。

稿件一律以電子版word文檔報送,相關照片以jpg或jpeg格式原圖(1M以上)附件報送。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郵件名格式:“茸城之光”投稿+姓名+所屬單位

稿件末尾須註明作者真實姓名、所屬單位、聯繫電話等。

作品展示

“文明松江”微信公眾號會擇取內容生動感人、具有可讀性的故事優先予以發佈。松江區融媒體中心的報臺網平臺將擇優進行深入採訪和刊播。

特別提醒

茸城之光 尋找你的光亮

【茸城之光】95后志愿者何仪:从“社区守门人”到“国门守护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