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國際會展城如何綜合規劃發展破局?官方迴應來了

2019年10月24日,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發佈關於《深圳國際會展城綜合規劃》(草案)

公示的通告。


根據對《深圳國際會展城綜合規劃》(草案)內容的解讀,與草案藍圖相比較,發現地區商業發展新困難分外突出,老舊廠房無法適應現行的產業升級,急需快速解決,以備國際會展城快速順利建設。


深圳國際會展城如何綜合規劃發展破局?官方回應來了


為此,市人大代表黃爾春建議,從寶安區整體格局來看,全區創新型發展空間應該更集中佈置以形成有效的空間集聚,提升空間品質,引進先進企業,實現產業、空間雙升級。需要圍繞高端產業,智能製造,智能產業的需求進行重新佈局。


圍繞會展中心周圍以會展服務及功能延伸重新規劃改建,形成聚集效應,創造巨大價值,形成智能產業的“華強北”;如服務智能製造的商貿集聚、創新孵化、核心元部件供給及交易、論壇交流、人才交流的聚集區。


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近日透露,正處理《深圳國際會展城綜合規劃》公示意見,本次唯一新增的新型產業用地佈局於國際會展中心東北側,具體位於截流河以東、錦程路以西、沙井南環路以南、沙福路以北的區域。


深圳國際會展城如何綜合規劃發展破局?官方回應來了

2019年11月4日,國際會展中心首次開展


國際會展城周邊現狀

片區新型工業與老舊廠房不匹配


隨著國際會展城的發展與建設,寶安區福永、福海片區營商環境產生較大變動,地區產業升級與轉型,新型工業與老舊廠房的不匹配,研發、中試等空間品質低下,聚集度不足等問題,致使整體商業發展遇到新的困難與挑戰,不少企業遭遇發展瓶頸。


根據對《深圳國際會展城綜合規劃》(草案)內容的解讀,與草案藍圖相比較,地區商業發展新困難分外突出,急需快速解決,以備國際會展城快速順利建設。


隨著深圳產業升級、地租成本上升,一般製造業外遷、高端製造升級是長期趨勢。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是福海街道的主要製造業產業,據統計,2019年福海街道前三季度產值降幅較大。究其原因,除了國際貿易爭端等宏觀因素外,主要內因是街道企業“騰籠換鳥”形勢不佳。由於整體成本上升和舊工業園品質不高,2019年街道缺乏新增重點產業項目引進。


另外,老舊廠房無法適應現行的產業升級。


一是生產高度機械化、智能化致使街道大多數標準廠房不適宜現代化生產,以大族激光為例,激光設備智能化生產空間為首層淨高11-14米,基本可以實現“無人工廠”,徹底擺脫因員工因素而導致的綜合成本(宿舍、交通、配套等)問題。


二是研發、中試等空間品質低下、集聚氛圍不夠。目前很多企業將研發、中試利用現有廠房空間留在福海,但是空間佈局分散,形不成有效的空間集聚,政府部門也難以較快的配套服務。客觀上導致外地客商對企業的不信任,且難以招募對生活、工作環境有高要求的中高層員工。“騰籠換鳥”換出來的舊廠房,場地根本不適合未來產業的發展,使用效率非常低,成本非常高,規劃者必須有前瞻思維、現代意識,才能適應福海的轉型發展。


市人大代表建議

打造智能產業的“華強北”


為此,市人大代表黃爾春建議,從寶安區整體格局來看,全區創新型發展空間應該更集中佈置以形成有效的空間集聚,提升空間品質,引進先進企業,實現產業、空間雙升級。需要圍繞高端產業,智能製造,智能產業的需求進行重新佈局。


圍繞會展中心周圍以會展服務及功能延伸重新規劃改建,形成聚集效應,創造巨大價值,形成智能產業的“華強北”;如服務智能製造的商貿集聚、創新孵化、核心元部件供給及交易、論壇交流、人才交流的聚集區。


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回應

將加強對工業園區升級改造


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介紹,已會同寶安區開展《深圳國際會展城綜合規劃》(以下簡稱《綜合規劃》)的編制工作,該規劃已形成規劃草案,並於2019年10月24日至11月22日向社會公示,目前正在進行公示意見處理工作。


根據公示的規劃草案,規劃立足於粵港澳大灣區,面向全球和未來,按照國際標準全面完善會展產業與配套服務等主導功能,大力發展會展經濟、海洋經濟和都市文旅產業,完善新城市中心生活及公共配套職能,提升宜居環境品質,加快高端人才集聚,期望將國際會展城片區打造成開放引領的國際會展門戶區、創新共享的灣區科技新引擎、高效複合的西部城市中心極核、產城融合的綠色生態城區,建設宜居宜遊宜業的國際化綠色生態新城。該片區的發展目標、功能定位、用地佈局和產業發展方面的內容與代表的意見基本一致。


目前,深圳正處於加快構建高質量現代產業體系的重要窗口期,要搶抓新技術為先進製造業帶來的新機遇,加快培育世界級先進製造業集群,這可能會成為深圳搶佔未來經濟和科技發展制高點的重要途徑。而對深圳來說,產業空間又是先進製造業集群培育的關鍵要素,關係到產業集群發展的水平和格局,全面謀劃好空間佈局,推動打造一批先進製造業集群至關重要。


同時,工業園區是先進製造業集群的重要空間載體,針對深圳工業園區存在“小、散、亂”等問題,加強對工業園區升級改造的政策引導勢在必行。基於此,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已開展“優化空間佈局,加快培育世界級先進製造業集群”相關研究,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表示,將積極吸納上述研究成果內容,並融入《綜合規劃》。


規劃

嚴格控制工業用途改變功能


國際會展城片區地理位置優越,產業基礎較好,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先進製造業領域的企業眾多,並誕生了大族激光等國際知名企業。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也認同代表“國際會展中心周邊不僅應發展服務業,還要大力發展先進工業”的判斷。


在《綜合規劃》編制工作中,寶安區將緊密圍繞優越的產業基礎,按照產業發展規劃和《深圳市工業區塊線管理辦法》相關規定,嚴格控制工業用途改變功能,保障工業用地和優化產業發展空間,並以產業鏈為紐帶,著力推動相關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製造業、生產性服務業等產業項目與現有工業園區集中佈局,支持生產、研發相互協調發展,促進產業集聚發展。同時,寶安區也將加強日常監管,並對未經批准擅自改變建築物使用功能的行為予以處理。


人大代表提出的新型產業用地應在片區北側集中佈局的建議與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的規劃思路高度契合。自2017年以來,深圳加強新型產業用地的管理,嚴格控制普通工業用地調整為新型產業用地。2018年8月,深圳印發《深圳市工業區塊線管理辦法》,明確要求對新型產業用地予以嚴格管理。


通過更新,升級為新型產業用地


因此,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與寶安區在編制《綜合規劃》時,將“集中佈局、少量新增”作為新型產業用地的規劃管理原則,結合“雙島三區多廊”總體結構,地理位置、交通條件、航空限高和產業發展等因素,將本次唯一新增的新型產業用地佈局於國際會展中心東北側,具體位於截流河以東、錦程路以西、沙井南環路以南、沙福路以北的區域。該區域位於國際會展城片區的核心功能區,與國際會展中心、會展島組團和海洋新城聯繫緊密,形成良好的東西向聯繫,可以吸引優質產業項目和創新資源集聚發展。


根據《深圳市工業區塊線管理辦法》,寶安區區塊線內新型產業用地面積原則上不超過轄區區塊線中工業用地總面積的20%。目前,寶安區區塊線內新型產業用地面積約為3%,鳳塘大道兩側與松福大道以西的工業園區若需升級改造為新型產業用地,後續可通過城市更新予以實施。


著力培育“現代會展+”生態圈


本次《綜合規劃》緊密圍繞國際會展中心,結合現狀河涌系統,沿主要城市道路,構建了“雙島三區多廊”總體結構,形成多條集生態、景觀、文化與生活配套、生產性服務業於一體的綜合性走廊,實現新城市中心功能向老城市腹地的輻射延伸,以此帶動寶安北部城市、產業雙升級。主要包括新沙路生活服務走廊、南環-沙福路綜合服務走廊、鳳塘大道創新服務走廊、福州大道交通服務走廊等。


同時,著力培育“現代會展+”生態圈,吸引與會展產業密切相關的要素集聚,形成多層次、寬領域、全產業鏈的會展組織體系,積極發展高端酒店、商業設施、文化娛樂等功能,打造集會展、商貿、購物、文娛為一體的“24小時活力”會展經濟圈。鼓勵現狀工業用地自我升級和創新、產業規模化和鏈條化運作,淘汰低端汙染型工業,引進高新技術產業,全力打造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先進製造業的集聚高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