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两场硬仗” 内江县区在行动

市中区:

两手抓 两手硬


投身“两场硬仗” 内江县区在行动

市中区四川华玉车辆板簧有限公司已全部恢复生产。记者 王斌 摄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市中区坚决落实“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全区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医务工作者、疾控工作人员日夜奋战,公安民警、民兵预备役人员闻令而动,人民群众众志成城,村、社区干部坚守岗位,志愿者真诚奉献,各部门、各镇(街道)尽职尽责,社会各界积极作为,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纷纷捐款捐物。市中区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经济社会发展有序恢复。


全区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复学。各类企业(电影院、网吧等经营场所除外)全部复工复产,65个续建重点项目全部复工,19个计划开工项目全部开工,72所中小学校全部按期复学;出台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18条措施,大力实施“311”干部帮扶行动,为589户企业减免税费323万元,帮助中小微企业融资贷款1.23亿元;大力开展就业“春风行动”,帮助7.7万人顺利安全返岗,开展线上招聘53次,新增就业1250人,吸纳贫困户就近就地务工3645人;积极推动餐饮住宿、文化旅游等行业复苏,发放线上促销引流补贴27万元,兑现限额以上餐饮住宿企业房租补贴53万元,把公职人员误餐补助转化为消费券派发67万元。


目前,市中区依旧力度不减、尺度不松、热情不退,加快建设高品质城市主城区、开放型经济示范区、休闲度假旅游样板区、服务全市大局先行区,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东兴区:


“一点两线” 激活“三产”


投身“两场硬仗” 内江县区在行动

东兴区市民展示通过支付宝领到的餐饮消费券。记者 黄正华 摄


“三产”在东兴区占有重要的地位,面对今年疫情,东兴区在抓好防控、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有力有序推进商贸企业复工复产,努力促进“三产”回暖。


东兴区39家限上餐饮业企业,已复工37家。区相关部门积极与市上进行对接,掌握了解全市“千万消费券”筹备进展情况,组织锦江酒店、大千酒店和甜城故事等10余户重点餐饮企业参加阿里巴巴-内江“千万消费券”启动仪式发布会,动员辖区内餐饮企业主动报名参与消费券活动,与消费者形成互动,全面激活被疫情抑制的消费需求。


为尽快推动美食消费,带动经济消费,东兴区积极引导做好“2020万达金街新春美食嘉年华”复工复产工作,指导企业做好疫情防控、食品安全预案、应急预案、展会备案等相关工作,不断带动周边餐饮、住宿、交通、农特产品等消费。


同时,重点打造“一点两线”夜市布局。一点即以前期引进的重点项目十二生肖电音剧场、万达广场、万达金街、龙湾半岛美食群、大商兆信特色街为“重点”。两线即从内江新坝大桥沿沱江河北岸到东兴老街为一线,其中的重要节点是龙湾半岛、师院、大佛寺、兴盛路美食群,大千公园、东兴老街;从内江新坝大桥到万晟城天幕街的汉安大道为一线,重要节点是北京华联、传化广场、天成商圈、万晟城天幕街,其中天幕街是其主要特色街区。围绕着这“一点两线”,推动区域夜市经济圈打造,打造内江夜市经济新地标,成为内江夜市经济高端名片,带动夜市经济相关产业。


隆昌市:

“五一推进法” 助推工业经济提质增效


投身“两场硬仗” 内江县区在行动

隆昌华蜀动物药业开足马力生产。 记者 李忠福 摄


“在做好疫情防控基础上,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工业企业,助推工业经济提质增效。”4月26日,隆昌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说道。


随着疫情形势好转,隆昌大力推进复工复产,加强对规模工业总产值、工业投资、技改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的动态监测,尤其是重点行业骨干企业的监测力度,关注疫情期间工业运行变化,通过“大数据”对相关指标认真研究分析研判,分析指标数据变化及原因,提前会商研判,增强全市工业运行调节的前瞻性和精准度。


指导企业制订复工复产方案和应急预案,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和各项措施,确保疫情防控达标后有序复工复产。同时,加强对103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生产引导和监测监控,保证重点企业不停产、重点项目不停工、资金链不断裂,坚定企业发展信心,力争企业满负荷生产。


按照“五一推进法”,培育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加快推进年产80000立方米环保型外墙保温板生产线、年产5000万平方米功能性涂层材料生产线等54个重点项目建设,对美术陶瓷公司细陶生产线扩能改造项目等新开工项目,完善开工手续,确保早开工、快推进;对年产600套精密汽配模具及后视镜零部件生产线等续建项目倒排工期,加快建设进度,确保早竣工、早投产;对年产100万平方装配式建筑项目等储备项目及时跟踪,做好服务,确保早落地、早达效。


资中县:

十八条举措 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


投身“两场硬仗” 内江县区在行动

资中县血橙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记者 黄正华 摄


记者从资中县政府办了解到,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逐渐好转,资中县出台十八条举措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


文件指出,要积极支持复工复产,引导企业科学有序复工复产,鼓励企业转型升级,支持重要疫情防控物资生产储备企业争取适当补贴,支持快递企业物流配送争取适当补贴。


在支持复工复产之际,要减轻企业负担。文件指出,疫情防控期间,对受疫情影响不能按期办理纳税申报的,及时准予延期申报;符合延期缴纳税款条件的,及时准予延期缴纳税款。针对受疫情影响发生重大损失、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受到重大影响的企业,依法办理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困难减免;对纳入疫情防控生活必需品应急保供企业库和疫情防控餐饮保供企业库的企业,按国家政策规定予以疫情期间增值税、所得税等税收减免。对承租国有资产类经营用房的中小企业,适当减免疫情防控期间房租;对租用其他经营用房的,倡议业主(房东)为租户减免租金,具体由双方协商解决,可对减免租金的业主给予适当补贴。对经营肉菜等生活必需品的超市及社区生鲜店,疫情期间正常营业的,按规模给予不同额度的补贴。对参与生活物资保供的商贸流通和防疫药品、医疗设备、物资器材等疫情防控相关生产的中小企业,给予30%电费补贴。


文件提出,对企业融资提供支持,加大各银行机构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稳定企业续贷和展期贷款利率不增长,引导中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使用LPR,确保降低融资成本;用好用足用优货币政策,优先满足中小微企业以及疫情防控的再贷款需求;开辟绿色通道,用好政策性担保,提高保障性金融服务水平。


该县还通过实施援企稳岗政策、发放就业补助资金、提供职业技能培训补贴、优化创业担保贷款等举措,稳定职工队伍。


威远县:

一企一策一专班 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投身“两场硬仗” 内江县区在行动

威远黄老五食品有限公司电商物流中心正组织发货。记者 王斌 摄


4月26日,在四川利弘陶瓷有限公司,工人们熟练地将生产好的外墙砖堆码整齐并装入包装箱。旁边,生产流水线正在满负荷运转。


“现在我们每天能生产约9万平方米各类瓷砖。”公司负责人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县委、县政府领导多次到企业指导并协调了大量防疫物资。在完善疫情防控举措后,公司于2月26日正式复工,经过调试磨合后5条生产线全部满负荷运转,生产经营秩序已回到正轨。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威远县全面推行“一企一策一专班”,县级领导带头走访企业、各镇各部门遍访企业,指导帮扶企业科学有序复工复产。全县73户地面规上工业企业已全面复工,21户农业龙头企业、113户限上商贸企业和规上服务业企业全部复工复产。加大对困难行业和中小微企业的帮扶力度,兑现财政补贴补助2182万元,减免税费344万元,缓缴税费1821万元。


致力“再造一个产业威远”,大力发展“四新一大”产业,支持川威集团实施《十年规划》,推进钢筋智能加工中心及产品研发等项目,加快建设钒钛钢铁千亿产业集群。推进页岩气勘探开发和综合利用,推动港华燃气LNG项目落地,加快形成新能源产业链条。川南冶金建材物流港、万汇国际商品博览城等项目加快实施,全力推进生猪产业化项目,年底全县生猪规模出栏产能将达47万头以上。


探索开展了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云推介会,网络直播推介页岩气配套和文化旅游两个领域、10个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签约中药材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医药健康产业园区2个项目,投资总额8.5亿元。同时,落实重点项目协调联动、综合推进、定期调度机制,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一季度,县级以上重点项目开(复)工率100%,累计完成投资21.1亿元。


内江经开区:

“火力”全开 工业经济逆势增长


投身“两场硬仗” 内江县区在行动

经开区内江金鸿曲轴有限责任公司物流中心。 记者 王斌 摄


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一季度,内江经开区52户规上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率100%,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7%。


企业是内江经开区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只有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才能帮助企业按下复工复产“快进键”,最大程度减少疫情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为此,内江经开区针对疫情对企业的影响,制定了相应的措施,保证企业渡过难关,实现了一季度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疫情发生后,内江经开区迅速建立“一企一策一专班”,畅通复工“绿色通道”,建立136户重点配套企业名录,摸清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信息,帮助巨腾国际、汇宇制药等10多户企业协调上下游40余户企业,解决了一批原材料供应不足、企业员工无法到岗、产品销售物流不畅等堵点问题,做好巨腾国际、汇宇制药等重点企业和7家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跟踪调度和协调服务,促进8条生产线全部达产。


内江经开区还制定了区领导干部帮扶52户重点企业疫情防控及复工复产联系分工表,深入企业开展走访380余次,帮助企业开足马力生产,抢订单、占市场;同时,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支持中小企业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共渡难关政策措施,出台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十条措施等政策,积极帮助企业发展产业、复工复产、稳定就业、减轻负担。1~3月,发布350余家企业3500余个就业岗位需求,成功为企业在线招工2400余人,为289户企业减免社会保险费2112.01万元,发放企业稳岗补贴、吸纳就业补贴等6项补贴资金327万元,解决5户小微企业担保贷款1500万元。


内江高新区:

推进产业项目提升 积极融入“双城经济圈”


投身“两场硬仗” 内江县区在行动

位于内江高新区的四川乐鸿科技有限公司全面复工记者 韦小梅 摄


4月26日,记者在成渝高铁内江北站看到,内江高新区把疫情防控工作重点落在严防输入上,继续守牢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作为创新的主阵地、高质量发展的“领头雁”,内江高新区深化产业项目提升年行动,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抓好民生、社会事业、安全生产、社会稳定等工作,为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贡献高新力量。


在深化产业项目提升年行动方面,内江高新区出台《内江高新区“领导包片、干部驻点”帮扶企业复工复产工作方案》,建立“4+4+N”(4个区领导+4个街道领导+N个干部)驻点机制,落实“一对一”定点帮扶责任,帮助企业纾解困难、高效开展复工复产。目前,续建项目复工12个,复工率100%;一季度新开工项目2个。其中,四川乐鸿科技有限公司在内江高新区的帮助和支持下,短短10天解决用电问题,成为全区疫情防控期间首家投产企业,实现一季度销售额近350万元。


在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方面,内江高新区依托高新科创城项目,总投资20亿元,规划面积约300亩,建设集总部大楼、科研基地、人才公寓于一体的产融一体示范园,打造成渝重大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加快推进明泰电子集成电路封装测试生产基地、威士凯绿色智能电子元器件生产基地项目、雄富光电智能显示面板精深加工项目等重点项目,打造成渝经济区电子信息产业配套基地;加强对外合作,签订《“泸内荣永”国家高新区产业联盟合作协议》,携手打造成渝经济区科技创新示范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