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過山河之間,旅行是否具有意義?

才情者,人心之山水;山水者,天地之才情。使山水與才情判然無涉,則司馬子長何所取於名山大川,而能擴其文思、雄其史筆也哉?

--(清)李漁

有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學問除了來自書本、來自課堂上老師的傳授外,出外旅遊參學也能增廣見聞,甚至以此將書本所學的知識與生活的體驗連接起來,知行合一,行解並重。因此,現代旅遊風氣興盛,這是值得鼓勵的好事。

佛光菜根譚

多聞不如多見,多言不如多行,

多疑不如多問,多慮不如多防。

人生短短數十寒暑,在有限的歲月裡可以借旅遊增長見聞,廣結善緣,充實知識,擴大我們的生活領域。旅遊時應該抱著尋師訪道的心情,才不會有"如入寶山,空手而回"之憾。

跨過山河之間,旅行是否具有意義?

旅行的意義有什麼呢?以下四點提供:

一、增益對地理環境的瞭解。在各地旅遊,首先一定要熟知當地的地理環境,如氣候、生態、交通等,如此在旅程當中就能對當地有深刻的認識,融入到內心裡。到美國玩過,美國即在我心裡,到過歐洲度假,歐洲也在我心裡,遊歷的地區愈豐富,就愈能開闊我們的心靈視野。

二、增益對歷史文化的探索。當我們旅遊時,除了身心得到舒解,心情愉悅外,還要進一步獲得知識。除了外在的景點,還可以增加一些內涵,做一些歷史文化探索,看出文化的價值,看出歷史的意義。比方這個建築是3000年前,它歷經什麼樣的朝代……能進一步賞析其歷史文化,那我們的生命就跟它連接了。

三、增益對風景古蹟的感知。不論是本地旅遊或是出國觀光,沿途欣賞風景,聽聽鳥叫蟲鳴,看看青山白雲,可以激發活力,擴大視野,無形中讓我們感染大自然美的氣息。再看看世界的各大奇觀,尋訪名勝古蹟,能引發吾人思古之幽情,讓我們如置身古代,回到過去,體驗當年的榮耀。

跨過山河之間,旅行是否具有意義?

四、增益結伴參訪者的聯誼。有人歡喜三五好友結伴自助旅行,走到哪裡,都是悠閒自在。也有人歡喜參加旅行團,在一個團隊裡認識許多不同的成員,有老有少、有男有女,來自不同家庭,有不同性格,大家一同外出旅行,彼此尊重,互相友愛,隨眾作息。你若能與任何人相處都可以安住,表示有隨緣隨喜的性格,一定能廣結許多的朋友。

跨過山河之間,旅行是否具有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