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致富路!秀洲“稻虾轮作共生”让老百姓吃上生态饭

走上致富路!秀洲“稻虾轮作共生”让老百姓吃上生态饭

现在正是小龙虾苗投放的好时机, 秀洲区实施“稻虾轮作共生”的农户们也开始忙碌起来了,4月9日,记者来到秀洲区王店镇建南村农户魏元五的基地,看到他正将自己繁育的小龙虾苗投放到稻田里。

魏元五是水稻种植大户,每年种植水稻800多亩,单纯的种植水稻,除去机械、化肥等费用后,每亩田净收益大概200多元。从去年开始在区、镇两级农技专家的大力指导与支持下,他开始在稻田里尝试“稻虾轮作共生”模式,在原先单一种植水稻田内套放龙虾进行生态养殖,不用农药、不施化肥,减少农业污染,改善生产生态条件。既提高了龙虾品质,又提高了水稻的品质,极大地增加了农田综合效益。

走上致富路!秀洲“稻虾轮作共生”让老百姓吃上生态饭

尝到甜头的他,今年将稻虾种养面积从去年的65亩增加到了250亩,每亩投放了60斤的大规格龙虾苗。“龙虾预计在4月底就可以上市了,等到5月底小龙虾全部收捕后,稻田里就开始种植水稻,发展稻虾共生。初步估算,今年每亩地养小龙虾两茬净收益可达2800元,加上一季稻子,效益应该很可观。”魏元五喜滋滋地算了一笔账。

稻虾养殖投资小、风险低、效益高、周期短、见效快,既稳定了粮食种植面积,又可提高水稻品质,还可大幅增加经济效益,实现“稻田养虾、虾养稻”的良性循环,真正实现实现一田双收,粮渔双赢。截至目前,秀洲区已累计推广稻渔综合种养面积17500亩,其中稻虾轮作共生模式面积1万余亩,预计带动老百姓增收1亿元以上。

除了“稻虾轮作共生”模式外,近年来,秀洲区通过组建稻渔种养产业协会、出台稻渔种养补助政策、制定区级地方标准、培育稻渔种养主体、壮大稻米加工企业、创建稻渔营销品牌等多措并举,大力推广稻鳖、稻鱼共生等新型农作模式,把水产养殖业和种植业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增产增效的目的。

走上致富路!秀洲“稻虾轮作共生”让老百姓吃上生态饭

秀洲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说,通过稻渔综合种养实现了“百斤渔、千斤粮、万元钱”的目的,拓展了渔业发展空间,在保障粮食安全并有效带动全区绿色高质高效粮食安全生产发展的同时,实现减肥减药和绿色生态发展,有效减轻农业面源污染,促进乡村振兴。

下一步,秀洲区将通过建设苗种繁育设施、培育稻渔种养主体、壮大稻米加工企业、创建稻渔营销品牌,初步形成集苗种供给、生态种养、精深加工和品牌销售于一体的稻渔全产业链条。

(原标题《秀洲“稻虾轮作共生”让老百姓吃上“生态饭”,走上致富路!》,原作者富玲燕、田朋、朱琴燕。编辑黄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