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二比较难,如何能记住?

中医学者


中药学二比较难,如何能记住?

我来回答你的这个问题:

我虽然是教师,但我有过一段学医经历,拜学过老中医,确切的说,是老中医看中我的好学上进,善于钴研,吃苦耐劳的精神了,那一年我16岁,高中刚毕业,因学校“预考”被赶回家,没能参加高考是我此生的遗憾!

这位老中医看到我是个人才,想把他的医术传授给我,这个老中医是我的表哥,姑姑家的孩子,当时,他在沁源中医医院当院长。

我走的是传统学中医的路子:

首先,背药性,寒热温平四类药耍熟背如流,这点其实并不难,只要你肯下功夫,肯吃苦,没有捷径可言。

其次,背汤头,就是现在的药方,也就是,什么病用什么药方,都是熟背传统的名药方,什么小柴胡汤啦!麻佛散啦,还有什么丸啦剂啦之类的,现在大都忘了。这一步也无捷径可言,所不同的是得会变通,根据不同的人,不同的病加减剂量。

第三步:背脉诀。这个是最难的,但背的时候一样,也是死记硬背,共有28种脉象,难就难在应用中,号脉时,寸关尺得找准,而寸关尺中又分别有寸关尺,这个太难掌握了。另外,哪个部位对应哪个脏器,都得记下来,实际操作中很难很难,决非一日之工,得仔细摸索,细心体会才行,这一关是决定一个医生好坏的关键!然后还得与四诊法,望、闻、问、切联系起来,再结合五行学,阴阳说,就越来越难了,学无止境!

不过,中医博大精深,魅力无穷,真值得研究,值得传承,据听说,这次“新冠肺炎”最终还是被中医征服了。

你能选这个专业,很了不起,祝你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