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教学如何让缺乏“活力”的薄弱学校翻身?


案例 | 人工智能教学如何让缺乏“活力”的薄弱学校翻身?

人工智能正在掀起一场关于未来教育的学习革命,传统教育模式和环境都必须升级,才有可能成为面向未来的终身学习者。那么,对于人工智能+教育抱有无限期待的教育者们,该如何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改变教学,促进教育的变革呢?

在广州市的荔湾区有这样一所学校,它是典型的薄弱学校,为了提升教学质量而开设第一个人工智能教学实验班。

经过两年的实践,全班28名学生的学习成绩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更重要的是这些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看不到希望的孩子,在新教学模式下,学习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变得爱学习了。这所学校就是广州市陈嘉庚纪念中学

到底人工智能教学是如何让薄弱学校翻身的?不妨跟着高老师一起去了解一下他们的故事。


案例 | 人工智能教学如何让缺乏“活力”的薄弱学校翻身?

如何改变一所缺乏“活力”的薄弱学校

2014年,杜校长初到陈嘉庚纪念中学时,这所初中只有几百名学生,且大部分都是“学困生”,教师平均年龄达到46岁,“学生学习没动力,老师工作没干劲”。

之后,杜校长开始在陈嘉庚中学尝试组建社团班级,实施分层教学。“我们也取得了一些效果,如解决了学生的兴趣爱好问题,培养出了一些特长生,但学生整体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仍然严重。”杜校长坦言。

到底该怎样做,才能改变学校的学习活力,让老师的教学更加吸引学生,让学生的学习更加主动积极?杜校长开始多方位的努力探索。

案例 | 人工智能教学如何让缺乏“活力”的薄弱学校翻身?

引入AI教学,为学生量身定做学习计划

伴随人工智能技术衍生的教育应用产品,陆续被引入到教育实践过程中。想要革新的杜校长带领陈嘉庚纪念中学的师生们决定勇敢尝试一下人工智能教学,组建3种形式的班级进行智能教学试验。


学校最终选择八年级英语水平最差的E班,开展英语教学实验;初一年级的一个社团班,开设数学智慧课,每周安排1~2节;此外,还在全校范围内通过自主报名,抽调30名学生组成课后学习班,利用放学后的时间开展教学。

班级确定好之后,在每个班级正式开课前,先利用量表系统对学生进行学习能力测评和分析,并且根据结果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做详细的学习计划,实现了“一生一课”。

刚开始时,学生的学习数据不足,需要教师手动派课。即教师根据测量结果、课堂观察记录和学生的线上线下学习任务、家庭作业完成情况,为每位同学安排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并通过互联网派发到学生的电脑终端。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系统搜集到的学习数据不断增多,便能够自动生成学习任务。

此外,系统还能不断搜集每位学生的学习反馈,并详细记录其学习轨迹,及时调整之后的学习内容。如学生解答一道问题用了多长时间、错了几次等信息系统都会记录。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教师就要适时、适度介入,辅助其完成学习。此外的大部分情况中,他们只需巡视课堂,观察记录每个孩子的学习状态,并在学生有疑问时,通过与学生平等对话,找到症结所在,并从旁点拨,引导学生自己得出正确答案,以及发现规律。

案例 | 人工智能教学如何让缺乏“活力”的薄弱学校翻身?

案例 | 人工智能教学如何让缺乏“活力”的薄弱学校翻身?


智能教学助力师生状态发生明显改变


AI系统所使用的教材并不与国内任何版本的教材同步,但其尊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6大学习能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学生们的变化明显。


八年级英语E班的15名学生曾是同年级英语水平最差的,实际英语水平只能勉强达到小学四年级的水平。一个学期之后,在广州市荔湾区组织的统一考试中,他们的平均成绩已经非常接近区平均水平。其中进步最快的学生在区统考时的排名较之前提升了47位。


但杜校长更为看重的是,学生和教师的状态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以往在传统课堂上,许多“学困生”进教室都是磨磨蹭蹭的,上课迟到、刚上课就盼下课更是常态,一节40分钟左右的课,他们的有效学习时间最多只能达到15分钟。


使用AI系统之后,孩子们会早早地跑到电脑室等待上课,甚至下课了也不愿意走,还围着老师和同学讨论问题。


另外一方面,教师们的状态和教学方式也有了明显的改变。


案例 | 人工智能教学如何让缺乏“活力”的薄弱学校翻身?

陈嘉庚纪念中学担任AI系统实验班班主任的伍老师在一份总结中写道:面对学生的错误,以前她会毫不留情地给予否定,或者马上归因于学生不听讲、不用功。现在,她更理解孩子们的个体差异会导致其接受知识的速度不同,会理解和告诉学生“你不是做不到,只是暂时有困难”。


在教学中,伍老师也改变了以往直接灌输的教学方式。


如在学习yell这个单词时,班里好几个学生读起来都有困难,伍丽青就组织几个孩子一起讨论,引导他们想一个自己认识的Y字开头的单词。孩子们很快就想到了yes、year,发音就有感觉了。


整个过程中,伍老师没有领读,也没有给学生作示范,而是引导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帮自己搭建一个“脚手架”,一步一步解决问题。


“最后,几个孩子高兴地拍着手,喊着Yeah,很开心。”伍老师在总结中写道。

案例 | 人工智能教学如何让缺乏“活力”的薄弱学校翻身?

案例 | 人工智能教学如何让缺乏“活力”的薄弱学校翻身?


从陈嘉庚纪念中学的案例中可以看到,人工智能技术不仅能够改变教学形式,还更加精准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自识力、自信心、专注力、独立性、思考力、积极性等6大核心能力方面,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动能。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学生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能解决传统大班教学中存在的痛点,实现个性化的教育管理与教学,帮助教育实现更为本质的价值:使学生人格更完整、知识更全面、能力更突出、身心更健康、阅历更丰富以及获得更强的独立创新能力。


当前,新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也很多,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教学应用产品也很多,但导致学生、教师负担沉重的本质问题是教育生产力的不足,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需要从本质上去解放教育生产力,才能是真正有效地提升教与学的质量。高木学习刘瞻认为:对于知识学习而言,AI应该做的是教练的工作,与教师相辅相成,形成“人机共教”。“人机共教”是新时代解放教育生产力的关键。

案例 | 人工智能教学如何让缺乏“活力”的薄弱学校翻身?

高木学习“人机共教”课堂


回复“试用”,可免费申请试用高木学习人工智能教练“AI Tutor”

案例 | 人工智能教学如何让缺乏“活力”的薄弱学校翻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