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蒹葭》与古希腊神话原来都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这首诗是为了追求心中思慕之人可望而不可得之作。诗人苦苦追寻,眼看着似乎近了。但终究镜花水月梦一场,伊人依然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可望而不可及。

诗经《蒹葭》与古希腊神话原来都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

小河边芦苇苍苍,深秋的露水已结为白露,我所思慕的姑娘啊,你在哪里?原来就在河水的另一边,我逆流而上去寻找她,道路艰险且长。顺着水流去寻找她,那个姑娘仿佛在水中央,可望而不可及。

河边芦苇茂密,清晨的露水还没有干,我所思慕的那个姑娘啊,你在哪里?原来就在河岸的另一边。我逆流而上去寻找她,道路艰险且难以攀登。顺着水流去寻找她。那个滚姑娘仿佛在水中的沙滩上,可望而不可及。

河边芦苇茂密,早晨的露水还没有全收,我所思慕的那个姑娘啊,你在哪里?原来就在水边的另一头,我逆流而上去寻找她,道路艰险且迂回曲折。顺着水流去寻找她,那个姑娘仿佛在水中的沙洲上,可望而不可及。

诗经《蒹葭》与古希腊神话原来都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

姑娘似乎永远就站在那里,但是每当你觉得靠近了一点,抬头一看,姑娘仍然遥不可及,苦苦追寻也不能靠近一分,如同镜中月水中花。

这让我想到了古希腊的一则神话。坦塔罗斯王因自我吹嘘犯下罪过而遭受惩罚——忍受永远的焦虑和饥渴之苦。他站在大湖中,湖水深及他的下颌,河岸边长着果树,累累果实就悬在他的头顶,仿佛他一低头就能喝到河水,一抬手就能摘到果实。可是当他口渴想低头河水时,河水便退去;当他腹中饥饿伸手摘果实时,树枝便荡开。后又复归原位,如此反复。清泉佳果与他始终可望而不可及。

诗经《蒹葭》与古希腊神话原来都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

《蒹葭》中诗人苦苦追寻,总感觉似乎近了更近了,近到一抬头,她就在眼前。可是抬头才发现,姑娘在不远不近的水中央,遥不可及。坦塔罗斯王也是一样,清泉佳果与他始终可望而不可及。这也说明了目标的切近反而使失败显得更为让人痛苦、惋惜,最让人难以接受的失败是距离成功仅一步之遥的失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