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沒北京烤鴨有名,但它卻是哈尼人們的精神傳承,你們吃過嗎

在雲南紅河哈尼族自治州,原始的山村裡,一直有一種烤鴨的秘製方法,很多考察團去過,出來之後將這種方法學得,但是終究沒有完全的和村子裡做的一樣。

竹筒燒鴨是哈尼族經典之作,也是哈尼族肉類食物的佼佼者。製作工序可謂是上乘,精選製作道具,精選製作材料。在外人看來那些可能只是普通的東西,但是內涵深厚的文化底蘊,用火的大小、竹節的長短都是經過幾百年來,哈尼族長輩用心血研製精選。

它沒北京烤鴨有名,但它卻是哈尼人們的精神傳承,你們吃過嗎

清晨,哈尼族的老人就會背上一個籮筐,籮筐內放有一個砍刀,徒步走路上山。蜿蜒盤旋的山路走著走著就進了霧濛濛的大山裡,在山上,所有的植物積滿了霧氣和露水。老人到達了目的地,也就是竹子所在地。他拿起砍刀,使用刀背輕輕敲了敲竹子的中間部位分,聲音反饋回來是清脆的聲音則不取,聲音反饋回來是嗡嗡的聲音則取之。

它沒北京烤鴨有名,但它卻是哈尼人們的精神傳承,你們吃過嗎

竹子被砍下,選用的竹節是竹子從根部到頂部的第五節,老人說,這一節的竹子內外厚薄相同,竹節上下由於積水,所以內層的竹壁鮮嫩,再加上用火適中才可以製作上乘的竹筒燒鴨。

老人取回竹節後,下山回家,家裡的人已經準備好了精選的鴨子,進門的左手邊有一堆火,火勢看起來不是很猛,只見老人將竹節去下,在竹節的一面用鋸子去下了一面,使得竹節成了一個剛剛好可以裝下鴨子的盒子。他將竹子在火勢稍微的火堆上來回翻烤,據老人誰,這是先去除了柱子上的細菌,然後在柱子上刷上一層豬油,繼續翻烤竹節,沒有一會兒,竹節就成了金黃色,別以為竹節會被烤糊了,其實不然,感覺更結實了。

它沒北京烤鴨有名,但它卻是哈尼人們的精神傳承,你們吃過嗎

七八分鐘之後,老人的兒子把鴨子拿了過來,放入了竹子之中,接下來就是一堆配料相繼放入裡面,老人一直守在旁邊,他說這個東西的做法需要控制前期和後期的火勢,前期我們要讓火勢儘量微小,因為不內讓鮮嫩的鴨肉和竹子壁沾粘,後期則採用轉烤來讓整個鴨子的水分部分流出,裡面剩下的就是香氣和微乾的鴨肉,火自然要大一些。才打開後的那種香氣流連忘返,飄香十餘里。製作的時間經過了漫長的一個小時十五分鐘。老人取了兩片竹片分別穿過竹子的上面和下面,用竹片提起了竹節,旁邊的人基本幫不上什麼忙,老人的兒子拿過來了一個木質的餐盤。一開始我以為要將燒好的鴨肉取出放在餐盤上,沒有想到的是老人卻將整個竹節直接放在了木質餐盤上。

它沒北京烤鴨有名,但它卻是哈尼人們的精神傳承,你們吃過嗎

老人和在坐的所有人說,一定不能將燒製好的鴨肉從竹節中取出,否則就會失去原有的味道,這一點我們必須要知道。

看了這麼久這一切的製造工序,早已經讓我對著美食產生了無限的好感,我將覆蓋在竹節上的竹片取了下來。一股香氣迎面撲來,這種味道混合了竹子的清香和燒鴨本身的香氣!燒鴨的鴨皮在取出之後晶瑩剔透,呈現紅色,很多地方的鴨子都能做到鴨皮脆而顯紅,但是紅皮而不顯油脂那就很少了!時不時還能聞到竹節被烤糊了的味道,那種味道不會讓人反感,反而會讓人增強食慾。

它沒北京烤鴨有名,但它卻是哈尼人們的精神傳承,你們吃過嗎

我用竹筷子掀起了一片鴨肉,輕輕地放入了嘴中,還是有點燙,由於味道的好,使我使用嘴在咀嚼!第一口咬下去,鴨皮是又脆又嫩,鴨皮在咀嚼下冒出了油汁,那個油汁和之前的配料有密切的關係。除了鴨皮之外,鴨肉也格外的鮮嫩,鴨肉的每一個部分都含有一些湯汁,但湯汁不外露,只有當我們在吃的時候才會冒出來,一下子襲擊你的舌頭,這一點從表面是看不出來的,只有親自品嚐的人才會深有體會。

它沒北京烤鴨有名,但它卻是哈尼人們的精神傳承,你們吃過嗎

吃著吃著,過幾分鐘就見老人端來了兩杯清水,我說我有礦泉水,他說這是山裡的清泉配上這竹筒燒鴨,別有一番風味!山中的清泉,有一股屬於大山的味道,不用加冰塊就已經是冰爽可口,我把一塊鴨肉放入嘴中,然後喝了一口清泉水,本來烤鴨也不膩,只有一點油的香味,喝了清泉之後,瞬間感受到了油汁和泉水的交融,使得嘴巴里甘甜回味。

它沒北京烤鴨有名,但它卻是哈尼人們的精神傳承,你們吃過嗎

越吃到竹節燒鴨的底部,這竹子的香氣就越濃,本身配料已經充分發揮出了鴨子的味道,那種油而不膩的感覺是我久久不能忘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