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道歉!涉事4S店关门!女车主和解内情曝光!

出乎意料之外,一个小小的维权事件,能引起如此轩然大波,

西安女研究生买奔驰被逼哭,事件持续发酵。

从刚开始一家4S店的问题,上升到对奔驰中国的责问,从发动机漏油到不清不楚的金融服务费,揭露的不仅是奔驰一个品牌的傲慢,甚至带出了整个汽车行业的潜规则。

而近几天,包括央视和人民日报在内的各大官媒也纷纷发声,惊动的不仅是西安当地的执法部分,甚至连税务局和银保监会都开始介入。

奔驰道歉!涉事4S店关门!女车主和解内情曝光!

奔驰道歉!涉事4S店关门!女车主和解内情曝光!

这样的局面,是这位女车主一开始怎么也想不到的!

以一己之力,撼动了整个汽车销售行业的根基!

达成和解协议

而目前最新的消息是,昨天晚上,在市场监管局和各方媒体的参与下,达成最终和解协议。

女车主和西安利之星奔驰4S店达成和解协议:接受奔驰道歉,换一台新车,退还金融服务费,补过生日,十年VIP等

和解协议主要内容包括:

1、更换同款的奔驰新车,但依旧是以贷款的方式购买;

2、对该车主此前支付的1万余元“金融服务费”全额退款

3、奔驰方面主动提出,邀请该车主参观奔驰位于德国的工厂和流水线等,了解相关流程;

4、赠送该车主十年“一对一”的VIP服务;

5、为女车主补办生日,费用由对方全额支付;

6、双方对原车辆发动机机油渗漏问题的分歧全部得以解决。

奔驰道歉!涉事4S店关门!女车主和解内情曝光!

奔驰道歉!涉事4S店关门!女车主和解内情曝光!

虽然奔驰的解决方案得到了女车主的认可,

但是这件事情并不算完,

据了解,涉事车辆有关质量问题已进入鉴定程序,该事件涉及的涉嫌违法违规问题,仍将依法依规进行调查处理。

奔驰方面相关负责人再次向车主道歉,并表示会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调查工作。

西安利之星落得关门的下场

4月16日,在上海国际车展期间,戴姆勒中国区主管唐仕凯(Hubertus Troska)在展会期间接受彭博社采访时回应表示,就中国客户投诉梅赛德斯金融部门一事表示道歉。

唐仕凯称,客户事件的调查正在进行中,公司正配合有关部门的调查。对目前情况他还透露,涉事经销商已经被暂停资格,并可能是永久性的

同样是在上海车展期间,

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倪恺(Nicholas Speeks)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再次为西安女车主的遭遇公开道歉。

奔驰道歉!涉事4S店关门!女车主和解内情曝光!

而始作俑者,西安利之星的下场自然也好不了!

16日晚,北京奔驰发布第二封官方声明

北京奔驰声称,公司代表与西安车主进行了沟通,并协调其与相关授权经销商达成了谅解共识。对工作流程上所存在的问题吸取深刻教训并将立即采取整改措施,对经销商网络进行合规审计。

即日起西安利之星奔驰暂停运营,如调查结果显示该经销商的销售行为存在不合法不合规的经营行为,其销售运营授权将被终止。

奔驰道歉!涉事4S店关门!女车主和解内情曝光!

当然,这份声明也有明显“甩锅”的味道,

几乎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了经销商,甚至用

“汽车厂商不得干预经销商自主经营活动”来彻底撇开与经销商的关系,而所有的处罚也是针对经销商,一出活生生的“舍车保帅”。

要问的是,好好的一辆奔驰新车,为啥会漏油?奔驰官方不解释一下吗?

另外,是给消费者“换车”还是“换发动机”,奔驰中国完全没有决定权吗?

“金融服务费”水落石出

另外,对于销售过程中出现的“金融服务费”问题,

调查也有了结果!

奔驰道歉!涉事4S店关门!女车主和解内情曝光!

16日晚间,据央视新闻报道,税务部门的工作人员介绍,西安女车主所交的“金融服务费”,是女车主与4S店的第三方签订的垫资服务协议,女车主要在银行贷款,银行贷款需要一段时间和过程,第三方则替车主向4S店进行垫资、担保,产生的费用。

金融服务费实际上是第三方陕西元胜公司派驻在西安利之星4S店的工作人员收取的

而在这份维权女车主与陕西元胜汽车贸易有限公司签订的垫款服务协议上,显示获批的贷款为419160元,其中3%,计12575元,为车主向元胜公司支付的报酬。

元胜公司只留贷款金额的1%,另外2%打入西安利之星汽车有限公司的账户。而西安利之星汽车有限公司以信息技术服务的服务费为名,为陕西元胜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开具发票。

也就是说,西安利之星与第三方公司协作,收取贷款3%服务费,利之星获得其中2/3

目前,

银保监会已要求奔驰汽车金融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对其经销商是否存在类似违法违规收费问题进行排查,并进一步加强对经销商的管理,明确要求经销商不得以为汽车金融公司提供金融服务的名义收取费用。

奔驰道歉!涉事4S店关门!女车主和解内情曝光!

金融服务费,显然不是西安利之星一家店的问题,也不是奔驰一个品牌的问题,据车主们反应,基本上是行业的潜规则,这样不规范的做法能一直延续,难道仅仅是消费者维权意识不强?是否也反应消费者

在购车过程中的被逼无奈,或者是投诉渠道的不畅通?

这件事件的热度会很快退去,

但这可能是汽车消费史上最具“里程碑”式的事件,

影响深远!

以往车企的傲慢和4S店的横蛮,该收收了!

为防失联,新号上线,多一个人关注我们,我们就多一份呐喊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