苻堅的錯誤

前秦帝國的皇帝苻堅,任用平民出身的王猛為相,統一了中國的北方,是個頗有作為的帝王。淝水之戰失敗後,前秦帝國迅速瓦解,他被後秦的姚萇所殺,結束了其轟轟烈烈的一生。

苻堅是個心地善良,胸襟開闊的人,他對人從不猜忌,即便是那些投降或被俘的帝王將相,他也以禮相待,從不殺戮。甚至如鮮卑親王慕容垂,羌部落酋長姚,他還引為知己,授予高官和賦予很大的權柄。

王猛生前曾勸諫苻堅說:“皇上與人為善,也不能不分敵我。國家的死敵不是晉帝國,而是雜處在國內的鮮卑人和差人。更讓臣擔心的是,他們的首領都在朝中身居要職,有的更握有兵權,一旦有變,國家就危險了。”

苻堅堅信只要誠心待人,對方一定能誠心待我,有此觀念,他並未把王猛之言放在心上。王猛死後,他對這些人更是信任不二,寵愛日隆。

苻堅的錯誤

淝水之戰後,苻堅逃到洛陽,那些尚未到邊淝水的大軍也聞風潰散。鮮卑籍大將嘉容垂見有機可乘,遂起反叛之心。他藉故黃河以北人心浮動,自請苻堅派他前去宣慰鎮撫。符堅對他毫無防範,不僅痛快答應了他的請求,還親自向他致謝。慕容垂渡過黃河後,立即號召前燕帝國的鮮卑遺民復國,建立了後燕帝國。

其後,遷到關中的鮮卑人,又在慕容泓的領導下,建立了西燕帝國。苻堅命他的兒子和羌籍大將姚萇征討西燕,結果大敗,苻堅的兒子陣亡,姚萇畏罪逃到北方,後又叛變,建立了後秦帝國。

鮮卑人和羌人的反叛使前秦帝國陷入了滅頂之災。不久,首都長安被困,苻堅突圍西行,在五將山被後秦兵生擒,送到後秦皇帝姚萇的手上。

苻堅的錯誤

苻堅至此,仍懷有生的希望。姚萇二十年前犯罪當誅,在綁赴刑場處斬時,時為親王的苻堅見他英武不凡,遂動了惻隱之心,將其救下。有此大恩,苻堅深信姚萇自會感恩圖報,放他一馬。

萬沒想到,姚萇先是向他索取傳國玉璽,繼而百般汙辱。荷堅萬念俱灰,大罵姚萇忘恩負義。姚萇不待他多言,就把荷堅活活縊死。面對如此慘劇,後秦將士都忍不住流下了眼淚。

【歷史百科】

苻堅的錯誤

苻堅(338年—385年10月16日),字永固,小字文玉,略陽臨渭(今甘肅省秦安縣)人,氐族。十六國時期前秦第三位國君(357年—385年在位),惠武帝苻洪之孫、丞相苻雄之子。

在位前期,勵精圖治,重用漢人王猛,推行“休養生息,加強生產”政策,實現國力強盛,接著以軍事力量消滅北方諸國,成功統一北方,攻佔東晉的蜀地,形成南北對峙局面。建元十九年(383年),揮師南伐,發動淝水之戰,意圖消滅東晉,一統天下。最終敗給東晉謝玄率領的北府兵,導致社會矛盾激化,陷入混亂局面。

建元二十一年,為後秦武昭帝姚萇所害,終年四十八,諡號宣昭皇帝,廟號世祖。

【結語】

人心不古,世態炎涼,往往使人悲觀氣餒,甚至棄善從惡。從這一點看,那些奸惡之人,天生未必就是個壞種子。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社會大環境對人的影響是重要的。在壞人當道、好人遭殃的封建專制時代,自然會使那些是非不分、根基尚淺之人,產生這樣的錯覺。與其為善,不如為惡。

這雖和聖賢的教誨相悖,可他們一旦嚐到了為惡的甜頭,誰又會真正在乎那些勸世良言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