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上庐山看雪

冬季,上庐山看雪

听说庐山下了雪,三五好友约会庐山脚下赛阳镇,早餐后取索道登顶。

没有风。雪,覆盖着山的肌理。白,是庐山着素衣对古往登山者的怀念或凭吊!

雪后庐山,三三两两的游人像宣纸上滴落的水墨;负重的小树东倒西歪;低洼处的水失去了活泼变得有棱有角、有模有样;从山林中折回牯岭镇屋檐下的麻雀活像春节后回城的农民工,形、神具像。

听说九江没有秋天,是的!你只有在甘棠湖小坝枫树林才能感知到秋的色彩。现在是冬季,却在庐山花径处看到春的影子、捕捉到春的气息。许是一场小雪、或许下雪的时间太短、也许花径是背风处,我们并未看到雪的白。却在花径深处看到端坐在草堂正中央的白居易,发髻、胡须全白了,比雪还白。比起草堂前衣冠楚楚、站立吟诗作对状的白居易石像显得苍老许多。

人是需要朋友的。白居易也曾对政治命运相似、境况相同的朋友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慨叹!邀约趣味相投的伙伴探幽致此,才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惊艳与传奇!

绕如琴湖步行至牯岭街,岁月伴着雪花飘落旧梦。湖面、小径、斑驳的墙体、若有若无的雪,构建起古诗词语境中的千古意象。也体悟到白居易笔下“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温情与惦念!

牯岭街的变化不大,昨天的雪没有止断游人的脚步。中餐在“小城故事"解决。临窗落座,秃顶的中年男子微笑着迎过来:“几位老板好!欢迎光临!点下菜吧,下雪了到处菜都涨价了,不过我这是十多年的老店,追求的是口碑和回头客、讲的是口味和诚信经营,不涨价、好多年都不涨价”!我说我是老客,十多年前就和兄弟来过。同行朋友照菜单点庐山白菜、庐山石笋等几道庐山二字打头的菜。旁边一桌客人大声叫呼:“老板,有没有什么野味"?秃顶男子侧过脸:“这个真没有!见谅、见谅”!“不是讲庐山雪后野味多吗?乍的就没有了呢"?“真没有,前些年确实有过嗟,但近几年随着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意识提高,庐山上没有人买卖野生动物、更没有人敢猎杀,再说法律也不允许嗟”。话毕菜单也开好,“好哩,稍等呵"转身他就钻进了厨房。

一年又一年、客人一拨接一拨,小城故事的味道确实没有变。临别时还不忘提醒我们路滑、下山要小心慢行。这句话让我想起失散多年的兄弟,他曾多次叮嘱我小心慢行、那几年我在福建跑货车!

天黑前下山,没有“跃上葱茏四百旋"的曲折与惊险,只有踏进索道看云天的豪迈。总算看到庐山上的雪,感受到与众不同韵味。庐山的雪是有颜色的,有花径的桃红花黄、有如琴湖的蓝、有古松巨樟常年的绿、有白居易的白,还有雪之上的云海,让人体会到那种盛大和震撼人心的美。

本次同游的有天南的书画老师陈丹青、地北的文化大咖斐然及来自老家的农民诗人吴墨。

2019.12.22冬至日于九江

冬季,上庐山看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