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文尔雅的八贤王为何在九子夺嫡中一败涂地?原因没那么简单

康熙晚年,太子胤礽被两立两废之后,康熙的儿子们开始觊觎皇位,并展开激烈的争夺,史称"九子夺嫡"。当时分别有大阿哥党、三爷党、四爷党、八爷党。其中八阿哥胤禩呼声最高,可康熙多次公开痛斥老八,直至把他排除在皇储之外。胤禩一直以待人和善、温文尔雅著称,为什么会如此不讨康熙喜欢?让我们今天来一探究竟。

温文尔雅的八贤王为何在九子夺嫡中一败涂地?原因没那么简单

胤禩是八阿哥,他的生母是良妃卫氏。由于母亲出身不好,老八从小就勤奋好学,希望有朝一日成为君王。老八非常聪明,性格随和,所以人缘相当不错。加上胤禩崇尚满人传统的八旗平等制度,因此享有 "八贤王"的美誉。在康熙的众多儿子之中,老八才能最为出色。

温文尔雅的八贤王为何在九子夺嫡中一败涂地?原因没那么简单

胤禩十八岁就被封为贝勒,是当时最年轻的。可见当时康熙很喜欢老八。那到底是什么原因令康熙因爱生厌呢?

温文尔雅的八贤王为何在九子夺嫡中一败涂地?原因没那么简单

第一,势力强大,引起康熙的忌惮。康熙将胤礽一废后,康熙让大臣们推荐太子人选,许多大臣多次一致推荐胤禩,这引起了康熙忌惮。康熙本意是想让大家提议太子胤礽复位。所以,康熙不同意立老八为太子,责备他出身卑贱还觊觎大位。从此康熙就很讨厌老八了。

温文尔雅的八贤王为何在九子夺嫡中一败涂地?原因没那么简单

第二,锋芒毕露,触犯帝王逆鳞。皇帝专制都不能容忍别人动摇他的权力。而老八不懂帝王逆鳞,阵营依然非常强大,不懂掩饰。后来,胤礽被复立为太子,不久再次被废,老八不懂得收敛,蓄势待发争夺大位。康熙晚年在热河巡视,老八派人送来了两只海东青,但海东青奄奄一息。康熙非常生气,觉得老八是咒他早死,不听他解释就与其断绝了父子关系。康熙本意可能就是想借题发挥,断了老八当皇帝的念头。海东青为什么奄奄一息是不是有人陷害老八,根本没调查。

温文尔雅的八贤王为何在九子夺嫡中一败涂地?原因没那么简单

温文尔雅的八贤王为何在九子夺嫡中一败涂地?原因没那么简单

第三,政治上势力颇大,但军事上有短板。老八的心腹阿灵阿、鄂伦岱都是在朝堂上比较有发言权的,但在军事上缺乏心腹。比如胤禛就有隆科多和年羹尧。在康熙去世时,隆科多封锁皇宫,任何人不得随意进出。即使康熙有意传位于老八,他也不得不受制于老四。老八只有十四在军事上有点军功,但却不能掌握皇宫的重要把守。所以只有名望,没有实权。

温文尔雅的八贤王为何在九子夺嫡中一败涂地?原因没那么简单

老八虽然才华出众,但是也是被攻击的重点。毕竟,夺嫡之患的朝代,太突出往往下场很惨。像老四一样懂得韬光养晦才是正道。

老八为什么在九子夺嫡中一败涂地,对此,你怎么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